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这是毛主席最气愤的决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坚定向彭老总下令,要全歼一支部队,让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仅是毛主席,就连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军侵略者,听到这个部队的名字后,都要绕着走!
这个部队就是西北地区,曾经最凶悍的一支军阀,马家军。彭老总与其交手三次,前两次都我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全军覆灭。
最后一次,彭老总是怎样完成了毛主席的命令,全歼了马家军了呢?
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步入到了战略决战的阶段,解放军南渡长江,蒋介石气急败坏,因为他手下的精锐部队,几乎都已经被歼灭,剩下的不成气候。
面对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气势,国民党军也已经失去了奋战的精气神。与此同时,西北地区,还有一个令毛主席担忧的存在,马家军这支军阀部队,还没有被消灭。
马家军成立的时间比较久,早在清末时期,因为当地回民爆发叛乱,马家军的势力就已经开始发展壮大了起来。
马家军的首领和成员,也都是甘肃、河州的回族人,最重要的是需要姓马。最高权力的继承,也顺应了封建继承方式,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只不过,马家军的势力,发展壮大到民国时期,已经分成了三个军阀势力,分别是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领导的军阀集团。
凭借着武装势力,这“西北三马”领导的马家军,是可以跟蒋介石安排在西北的中央军,相互进行抗衡的。
后来,马家军就成为了国民党领导下的一支有力的“宝刀”,马家军掌握着西北地区的势力,而西北的战略位置,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我党当时制定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将革命斗争的大本营,给安置在西北地区后。于是,一场针对西北地区的争夺之战展开了。
与马家军交手最多的,便是彭老总了,第一次交锋的时间,是在1935年红军长征中。毛主席、彭老总,领导着已经整编过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行动,在艰难的长征途中,部队仅仅只留有了7000多人。
此时蒋介石看准了,红军在长征之后,大都是身体虚弱不已,这时他若是乘胜追击,或许能实现他的野心。
于是在陕甘支队来到陕甘苏区西部的时候,蒋介石派出了“宁夏王”马鸿逵带领的马家军,以及让东北军何柱国也前来支援。
这第一场的正面交锋,让疲惫不已的红军部队,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毕竟马家军在多年的发展中,因为自身带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强化。
马家军有着很高的机动性,且主要是以骑兵为主的,面对着战力十分强悍的马家军。彭老总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对手。
与此同时,毛主席开始思考,该如何与马家军作战的计划,后来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他也看到了马家军的凶悍。
但再凶悍的兵,若用周密的战略技术,进行抗击的话,也不是不能打败的。所以毛主席想要利用当地的多山地的地形优势,采取伏击作战的办法,彭老总来亲自指挥。
谁知结果出乎人意料!
1949年,彭老总率兵进兵西北,出发前毛主席特意点名消灭一支部队,并下令务必全歼不许投降,只因这支部队曾对我军,做出了大屠杀的惨烈行为,造成1.49万多人的伤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1935年,毛主席、彭老总带着陕甘支队,来到吴起镇之时,遭到了身后马家军,以及何柱国带领的东北军,步步紧逼的追杀。
蒋介石准备在实现他一举“歼灭”的野心,毛主席将局势进行分析之后,决定利用地形的优势,让彭老总打一场伏击战。
当时的目的,是只要将后方追敌给打退,不让他们进入到我方根据地就可以了。彭老总经过勘察后,就将伏击地给定在了吴起镇西边的五里沟。
此时的红军人数,仅仅只有7000多人,彭老总将其兵分三路,准备对追敌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
谁知,那时情况紧急到,我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后边马家军的第35师,也就是马培清所带领的那一批人马就已经早早赶来。
马培清很是狡猾,似乎意识到他是跳进了包围圈中,于是当即率领部队,立即进行撤退。这一战,红军也是歼灭了一部分的追兵,借助着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了有利的打击。
获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这第一次的战斗,也是彭老总与马家军的第一次交手。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第二次的交战中,我方的西北野战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差一点全军覆灭。
当时的情况十分惨烈,时间来到1947年初,解放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国民党军队,开始了对我党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由于敌军的火力太过于猛烈,中共中央立即选择从延安撤离,而彭老总则是作为解放军西北战场的军事统帅。
再次展开了与马家军的生死较量,主要战场就放在了西北,那时国民党派出的总指挥是胡宗南。
眼看解放军乘胜追击,将西兰公路切断后,蒋介石、胡宗南不得不派出增员部队,进行新一轮的进攻。
为此,胡宗南派出了两路大军,其中就有“青马”马步芳之子马继援,所率领的马家军精锐部队,整编第82师。
胡宗南这支部队确实是强悍不已,采用了迂回穿插的战术,偷袭我军部队,造成重大损失。而马家军狡猾得很,又开始了前后夹击的战术。
我军是一败再败,伤亡不断下,也没能阻止马家军的继续前进。此时西北野战军在宝鸡,已经没有办法固守了,彭德怀一声令下。
我军进行了仓皇的撤离,后来,马家军用最擅长的骑马战术,将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给围困在了屯子镇,这里狭小拥挤,让部队的作战施展不开,最终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眼看整体歼敌的形势不利,彭老总只能带领部队撤退,此战,让彭老总带领的西北野战军,第一次被元气大伤,损失巨大。
也是因为作战失败,彭老总对自己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且一直寻求最后将马家军击溃的决战。终于到了1949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彭老总有了这次的机会。
1949年彭总进兵西北,毛主席点名消灭一支部队,并下令务必全歼不许投降!1949年初,解放军已经接连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胜利之态已势不可挡,蒋介石看着国民党的有生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心有不甘。
尤其是我军力量,开始向着西北地区,进行了层层缩进后,蒋介石立即下令,让“青海王”马步芳、“宁夏王”马鸿逵,组成了“宁青联合兵团”。
企图阻止解放军的解放步伐,可即使如此,彭德怀解放大西北的雄心壮志,却是不能忽视的。更重要的是,毛主席那时得知将近一万多的战士,在马家军的手下,死的死、伤的伤之后,心中早已留下了决定。
一定不能放任马家军在西北为非作歹,当地百姓长期遭到马家军的残酷统治,也期待着解放军的到来,能够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于是,兰州战役打响,谁知在还没有与解放军真正交战之时,“二马”自己就内斗了起来,这也是蒋介石的“功劳”。
他总是担心地方势力增强,于是他们互相牵制着,还让马步芳、马鸿逵二人,分别担任了西北军政长官、甘肃省主席。
在兰州之战中,毛主席跟彭老总明确提及,打马家军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战役,一定要慎重。有了先前的作战经验后,彭老总先是集中兵力击退,马步芳在兰州死守的马家军兵力。
马步芳之子马继援,声称兰州是一座攻不破的铁城。毕竟他们在这里经营多年,借助易守难攻的地势,还修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确实是不太好打。
可最终还是在彭老总的分析下,将重点之地南山给攻下,攻城之战就更轻松了,马家军被得节节败退,没想到几年不见,解放军的实力如此之强。
很快,其主阵地就沦陷了,在9月28日,我军在河西走廊的追击作战,却了全胜。而马家军的主力被全部歼灭,这也是毛主席早就预料到的一件事。
马步芳、马鸿逵二人携带着家人,跑到了台湾去。只不过二人并没有在台湾待很长时间后,就相继离开。
马步芳死在了沙特,马鸿逵病死在了洛杉矶。马家军曾经的主要领导人物都落得个凄惨的结局。
彭老总也用兰州一战,为死去的战士们报仇雪恨,一雪前耻。
参考资料:
彭德怀、张宗逊解读马家军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x0sJsLzXXbiW51NFsLmpORKD6EoRQJyrJC3NOMfqVNusvJ2Ol57M7NN0wT0evmV4BocXrMYcXiAo9sXdWoerLMGaEF6m_c5rKXa_YhbM2VNePrCptFwwSxag7XusaK6giKu4kkXixZSrjJY9CWyZtifn_ACOzqGaUDWOfdNxN-mUKXYAWIhlj0eFTq0vHWvr&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人民网: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上)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12/c85037-19556592-5.html
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下)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23/c85037-19678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