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临床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病人,因为腹部不适、腹胀、大便不通畅来就诊,有的时候感觉肚子疼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游走性,有的时候感觉肚子有包,包又会自行消散。做了各种检查又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是这种不适总会时不时来侵犯患者,感觉隐隐不适,却找不到原因。
其实,如果这些患者曾经做过腹部手术,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目前的微创腔镜手术,都或多或少会导致肠粘连的情况。
那么肠粘连是什么情况呢?
肠粘连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发生的不正常黏附。以下是对肠粘连的详细解析:
一、病因肠粘连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
先天发育:如肠旋转不良等肠道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肠道在腹腔内的位置关系不稳定,容易发生粘连。腹部外伤:严重的腹部撞击、刺伤等外伤,可能造成肠管破裂、穿孔或腹腔内出血,进而形成粘连。腹部手术:手术过程中,对腹腔脏器的操作如牵拉、切割、缝合等,会损伤腹膜和肠管的浆膜层,破坏其正常的光滑表面。术后,机体在修复这些损伤部位时,纤维蛋白渗出,若不能被及时完全吸收,就会形成纤维性粘连。腹腔内炎症:如阑尾炎穿孔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胆囊炎、盆腔炎等,炎症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会使肠管之间相互粘连。此外,结核性腹膜炎等慢性炎症也会促进纤维蛋白的生成与沉积,进而导致肠粘连。二、症状肠粘连的症状与粘连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
腹痛:患者可以表现为隐隐疼痛,如果加重则疼痛比较剧烈。一般情况下,通过休息可以缓解。但如果腹痛通过制动、休息不能缓解,甚至进一步加重,应及时到医院治疗。腹胀:患者可能感觉莫名原因出现腹部胀痛,有时吃点东西也感觉腹胀加重。这可能与肠粘连导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关。恶心和呕吐: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说明肠粘连是完全性肠梗阻,此时通过保守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其他症状:如发烧、肠坏死等。肠粘连进一步加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烧等症状。如果肠粘连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导致肠管坏死。三、治疗肠粘连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不完全性的粘连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患者应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并配合肠内营养粉剂、肠内营养液减少排便。同时服用润肠、缓泻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以缓解病情。如果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则需要静脉输入营养液。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形成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手术需要十分慎重,因为肠粘连本身就可以由外科手术引起。手术可以解除粘连,但也有可能再次引起粘连。中医治疗:部分中医、中药治疗可以配合保守治疗、外科手术缓解患者症状。中药、艾灸、针灸等治疗都可能有缓解肠粘连的作用。四、预防预防肠粘连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医生方面:进行腹腔手术时,应尽量采取微创手术的方式,术中尤其注意对肠道及腹腔脏器的保护,手术应轻柔操作,以避免对肠道产生过多刺激。如果手术范围比较大,甚至需要切除大网膜时,应使用防粘连膜预防肠粘连。患者方面:术后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再次发生肠粘连。同时,注意调节饮食,少食多餐,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综上所述,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预防肠粘连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