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9小时到五天八小时,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安安小小姐姐 2025-03-10 14:36:47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落实五天八小时工作制的消息,频频出现在作者的视野中。

缩短工作时间,为何这样受欢迎?无它,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很长。我国2024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小时,这相当于事实上的六天八小时工作制。结合OECD国家的数据看,我国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遥遥领先于包括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和墨西哥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一个显著的规律,那就是:一切不尊重发展规律的做法,早晚会受到规律的反噬。从当前事实上的六天八小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五天八小时,这需要遵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2001年以来,我国真有落实了五天八小时工作制,抑或是六天八小时,只是最近才出现的?

以年度为统计单位的数据显示,这一指标,从来就没低于《劳动法》规定的上限44小时。也就是说,按照《劳动法》的定义,全国至少有一半人的工作时间,是违反《劳动法》规定的,也意味着至少一半的企业主,是在违法用工。一部能够让一半人违法的法律,看起来其存在感并不是那么强。更糟糕的是,在过去十年,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是在持续上升的,并没有随人均GDP的提高而下降。比更糟糕还糟糕的是,这一工作时间,并不包括午休、通勤等时间。通勤加上午休,平均值大约在3个小时。所以,传说中的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和八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与现实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以上信息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劳动效率提高带来的工作时间缩短。进入2025年,哪怕一些企业已经在强制员工在规定的时间离开工作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宏观层面,这一要求也能完全落实到位。如你所知,欧美国家近些年更注重从劳动保障更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采购商品。客观地讲,是欧美更注意商誉的企业,在事实上推动了我们劳动时间的下降。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是宏观层面的战略要求;而降低工作时间,则是终端企业的要求。提高收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有两种方法:一,加班;二,不加班,但提高员工的工资。人社部门也要求,今年所有的省份,都要调整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标准是决定更大范围内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基本依据。从各省实际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间来看,别说一年一调整,就是两年一调整,也有一些省份没法完全落实。或许,让决策部门的收入水平,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能够更积极地推动法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如果你是决策部门的员工,你愿意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五天八小时,每月收入2700元以下吗(上海2690元/月,北京、深圳和广州在2500元/月)?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众所周知的。落实五天八小时,从政策层面而言,或许是很简单的。但五天八小时背后的劳工待遇,或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0 阅读:8

安安小小姐姐

简介: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各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