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夏装怎么洗怎么收?我都给你整理好了!

春雁评时尚文化 2024-10-17 21:30:35
导语

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变得热闹非凡,整个家里都是我和妈妈忙着换衣服的身影。

春夏交替时,阳光变得柔和温暖,万物也开始复苏,于是我们就会一起把冬天的厚衣服收起来,好好洗一洗,然后放到柜子里去给夏天腾个空间。

家务活本来是我自己分内的事,但每当换季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而然跟着妈妈一起。

而这情况不是我一个人家的情况,很多家庭都有这样换季的习惯,甚至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冬暖夏凉不爱管家务,直到换季的时候才被妈妈叫去干活。

在这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大家都知道衣服换季前要清洗收纳,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全部做到衣服清洗干净。

于是我就专门整理了一些关于换季衣服的清洗和收纳的建议,帮助大家能做到每次换季不走过场,将衣物清洗干净、收纳到位。

我们要担心的污染类型。

我们每个人难免都会每天出很多汗,而汗液本质上就是“污垢”,在我们的理解当中,污痕留在衣服上就是污垢。

但是污垢在衣服上只是表象污染,其实有很多看不见的污染更为严重。

首先,我们从大的方面来说污染,主要可以分为内部污染和外部污染。

内部污染顾名思义就是会残留在衣服内部的污染物,比如说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分、油脂、蛋白质等东西,这些物质会很容易被布料吸收进入内部,只通过简单清洗是清理不掉的。

还有皮肤屑,这种污染在我们视觉上可能看不到,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皮肤细胞脱落,这些细胞会附着在衣物上,这些细胞对微生物来说可是最好吃的食物,只要稍微有一点点潮湿条件,这些细胞上的细菌就能繁殖起来。

由于是微生物,所以我们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在干燥条件下是什么样的,但是只要稍微有一点点潮湿条件,它们就能繁殖起来。

我们再来看外部污染,外部污染主要就是附着在衣物表面的一些东西,比如污土、灰尘、油渍等还有一些其他看得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污染就算看不见也能感受到,比如说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这些东西大多数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吃东西会掉下来的油渍等,所以它们更容易被我们发现并进行清洗。

但是内部污染大多数是靠我们自身带进去的,但是因为它是不可见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就忽视了内部污染,只想着把外部的污秽洗掉就好。

其实内部污染才是损害衣物最大的,因为内部污秽会让衣物受潮变得发霉,严重的话甚至还会滋生。而且因为它们是看不见的,因此即使被清洗,在晾晒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忽视,到了秋冬或者回过年的时候,才会彻底暴露衣物的脏污。

预防微生物滋生。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微生物,这个问题是大多数人们不重视的,但是它其实非常重要。

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当衣服存放了很久拿出来之后它们总是很容易发霉以及异味。

其实这就是那些微生物,在潮湿环境中,它们非常容易滋生,并且还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就是造成衣服发霉以及异味的原因。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将衣服清理干净并且在保存的时候防止它们变色发霉异味,就需要将这些微生物消灭掉。

而且一些寄生在衣物上的微生物还有可能会寄生在我们的皮肤上,这样就可能导致我们感染或者导致皮肤病,这样伤害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我们自己。

所以如何消灭这些微生物呢?

首先,我们需要将衣物尽量弄干,湿度越大,微生物越容易繁殖,因此将衣物弄干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尽量将衣物清洗干净,因为一些微生物是寄生在我们的皮肤上,所以只要我们清洁不到的位置,它们就依然有可能存在。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环境进行控制,尽量让环境干燥通风,并且保持环境本身是清洁的,我们可以定期将衣物拿出来晾晒,让衣物上的水分挥发出去,还能够让阳光照射到衣物上,这样微生物就无法存活下来,还有保持环境清洁也是为了避免污垢为微生物提供食物,因此保持环境清洁也是很重要的。

换季前后怎么处理。

那么换季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夏装呢?

首先,当你发现自己很有可能不再穿着这件衣服之后,就要及时将它清洗干净,再进行其他操作之前,要确保衣服基本干燥,因为在潮湿状态下进行后续操作的话,会导致污垢和水分被锁住,这样很难再清洗掉了,即使衣服干了,也很难完全清洗掉污垢。

因此清洗干净后,我们可以进行熨烫,这样不仅能去皱,更能去除附着在表面的污垢以及细菌泡沫,让细菌失去繁殖条件,从而起到消灭细菌的作用。

熨烫完成后,我们要确定衣服完全干燥了,之后将它们放置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晾晒一段时间。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防止虫蛀的方法,比如说放一些香包驱虫,将防虫剂喷洒到衣服上等,在确保没有异味后,我们就可以将它们收纳起来。

我们要确保收纳环境通风干燥,避免细菌滋生以及虫蛀,还要尽量避免重压,让衣物保持干爽整齐。

结语

换季夏装的洗涤和收纳环节非常重要,不仅关乎衣物的卫生和使用寿命,更关乎我们的健康,因此要做好防范。

0 阅读:0

春雁评时尚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