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义被曝殴打村支书,抢占公共田,强收过桥费,舆论不翻车?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7-13 14:24:12

黄德义修桥收费被判刑之事持续被社会关注,而且历史不断被深挖,剧情不断反转,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吉林省白城洮南市农民黄德义等人,于2005年开始,未经政府同意在当地的一条河流洮河上面修了一座桥,然后收取过桥费,后被人举报非法修桥非法收费,经水利部门多次通知自行拆除未果的情况下,被法院强制拆除,并以寻衅滋事罪将18个涉案人员判刑,其中黄德义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这件事情是黄德义本人首先发布的消息,称自己本来是想做个好事,既为了自己过河种地方便,又可以为其他村民提供方便,收费不高,而且自愿,认为自己没有错误,而法院的判罚把自己的整个生活给毁了。而且称他造桥之前河里淹死了多人,拆桥之后政府并没有再修桥,导致不断有人溺水。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纷纷为黄德义鸣不平,自费建桥自愿缴费,何罪之有?指责地方法院判罚不公,指责地方政府部门懒政惰政不作为,连人民日报和农民日报也对当地政府提出批评。

就在大家期盼着Y为黄德义等人洗清冤屈、解除处罚、还其公道之时,开始有各路大神不断深挖各种资料,采访关键人物,事情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7月9日,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抵达洮南市瓦房镇振林村,采访了举报黄德义等人非法修桥收费的当事人和部分村民,举报者直言,“个人建桥收费就是违法的,他们靠这个浮桥赚了不少钱,这都是损人利己的事儿。”“水利局前些年来过很多次,都让他拆,是他在水利局来的时候拆,走的时候又建上。”“现在大家都有车,绕行80公里都无所谓。”而其他村民则大多数反映修桥之后确实方便了,对本村村民没有强制收费,非本村的人经过必须要交钱。

举报人的言论让许多人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黄德义是屡次被责令拆除却没有执行,被强制拆除似是理所应当,但并没有让舆论彻底反转,多数网民认为修桥是利己也利人的行为,认为绕80公里无所谓的说法不合情理,举报者是“损人不利己”。

7月10日,海报新闻和澎湃新闻公布了采访记录。当事人黄德义表示,2015年到2017年期间,他和家人每年向洮南市水利部门交1万元罚款,之后自行拆除了浮桥。同时,海报新闻还公布了一个当年的举报信,称:在没得到任何部门评估和批准的情况下,在洮儿河上建了一座横跨河面七十米的钢制浮桥,可通行载重30—50吨货车,通车伊始,敛财每天达2000余元。也有村民反映,黄德义非法修桥行为违法、危害公众安全、属于非法收费的行为,而且危害公众安全,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但是网上舆论仍然坚持黄德义自费建桥没有错误,大家都自愿缴费通行,更说明这个桥修的应该,是真的为群众提供方便,还有人质疑既然人民群众如此需要,为何政府部门却迟迟不修。

7月10日,大河报豫视频发布了采访村支书的视频,视频中的村支书称,黄德义在网上所讲的话都是假话,黄德义在河对岸非法占用了90亩田地,带人打伤村支书致其耳朵缝了二十多针,还故意挖深了附近便于过河的变道逼迫大家走他的桥强制收费,还有人说他们一年收入几十万。

看到这里,似乎黄德义俨然一个地痞村霸,这个人设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崩了。但是没有想到,网络舆论仍然是挺黄者居多。纷纷认为,村支书在夸大其词,不认可黄德义涉黑的说法,感觉似乎是有人在“洗白”。

最新的消息又出来了,秦州融媒于7月12日发布了在该村的采访记录。村民的口径出奇一致,认为不管怎么说修桥是好事,浮桥确实是为大家带来了便利,一次五块十块的收费合情合理,拆除之后大家感到极不方便。甚至有人认为,举报者是为了拉客赚钱。

现在回过头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各路媒体纷纷介入,采访村民和乡镇干部,感觉“剧情”在不断“反转”,黄德义在“善人”与“恶霸”之间不断变换角色。故事的情节一直在不停的反转,但奇怪的是网络声音却一直没有反转,挺黄的人似乎越来越多。

为什么大家对黄德义等人如此执着的力挺?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第一,修桥客观上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算是利人利己。第二,以不高的价格收费,而且自愿缴费,绝对算不上恶霸黑势力。第三,举报人是心理扭曲,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第四,政府不作为是造成问题的根源,最终却让黄德义等人来背锅不公平。

据说黄德义已经上诉了,希望官方能够尽快发声给予定论。更希望当地政府能尽快把桥修好,还群众一个方便。据说是修桥的勘察设计工作已经开始了,如果黄德义网上热议事件能够促成桥的尽快建成,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您说是吧?​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连续删除。​

0 阅读:0

长江岸边吹小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