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
“车厢里亲切熟悉的方言,和着车轮与铁轨摩擦声,混响成一首怀旧的歌谣……”
近日,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语文老师王杨军分享了初三学生张潇冉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旧轨还乡》,视频收获了过百万点赞,相关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
这一篇《旧轨还乡》到底写了什么,它靠什么打动了那么多网友?
“看哭了”的作文
源于寒假返乡的真实记录
“我没想到会引起大家这么多的共鸣和讨论。”现实中的张潇冉不似视频中朗读作文时的沉静模样,看起来更加活泼。
张潇冉(中)和她的同学们。
张潇冉出生在杭州,但在这位少女心中,故乡依然是那个有着草原的地方。“我家的亲戚都在内蒙古,我爸骑马超级帅!”她的朋友都品尝过她带回杭州的家乡特产——奶酪和牛羊肉。张潇冉平时喜欢写作,最喜欢的作家是史铁生。张潇冉说,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特别的构思,她只是如实记述了寒假回乡途中看到的情景和感悟。一对乘坐火车的爷孙的互动触动了她,她就记录了下来。
正是这种“真实”,打动了语文老师王杨军。他印象中的张潇冉是一个文静腼腆的小姑娘,却不乏个性。“她对文章有自己的判断,有些文章她一看就说,‘太假了,太矫情了’。”这次作文中写火车上的爷孙俩,张潇冉也专门跟王杨军强调,“真的是亲身经历”。
“我一点都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没有观察真实生活,是写不出来这些文字的。”从事语文教育多年,王杨军一眼就能看出作文里故事有没有“水分”:“这篇作文里面有很多细节,爷爷为孙子蜷缩在卧铺尾部,孙子掀开窗帘看外面,尤其是爷爷因为一句‘孩子爱吃’就买下乘务员的商品这些细节,都很打动人。”
王杨军决定让张潇冉在课上做分享,请全班聆听这份真情。
网友: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
视频在社交平台发布后,网友们同样被真实的文字和透过文字传递的真挚情感打动:“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写得太真实”“听哭了,我想起了奶奶”……
来源:潮新闻(记者: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