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甲午战前李鸿章的避战调停路线图(二)

南北镇抚司品茶 2025-01-26 08:53:32

对日本允许沙俄将来可以染指朝鲜的这个承诺,俄国政府显然很是满意,但为了提醒日本不要侵犯俄国的利益,俄国又给日本发了一个照会,表示: 只要日本不撕破“朝鲜独立”的遮羞布,俄国就不会用强力阻止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李鸿章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俄国调停会成为俄日之间的外交交易,俄国在得到日本保证不侵犯俄国利益的前提下,竟然给日本侵略中朝的道路上开放绿灯!

李鸿章最初请俄国公使喀西尼调停时,喀西尼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与中国同心协力压服日本,现在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此,喀西尼是这样给李鸿章解释的:“前此劝倭,彼谓须贼平及善后事确有担保,方可撤兵,经电政府请示,奉电命劝倭将此事与华妥商,倭云,华自拒绝我请后,但约撤兵,别无他议,此时无可再商等语。我劝既无益,须由贵政府另筹良策。”

喀西尼为什么说要清政府“另筹良策”呢?他给李鸿章列举了三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武备水师未能速为备齐;二是俄不要催中国到开仗地步,若俄立允相助,恐中国办事太骤,应先试探,能否讲和;三是俄要使天下皆知不因此机会在韩插手。

李鸿章希望保持和局,不惜违抗光绪帝的谕令,对列强卑词乞和,一再让步。但是,换来的却是俄国人作壁上观,中日开战迫在眉睫。

在俄国人进行了一番虚假调停后,李鸿章并不死心,他甚至以出卖利益作为诱饵,希望俄国能够对日本进行干涉,他向喀西尼建议,由中、日俄三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答应俄国可以和中日享受同等权利。喀西尼在7月3日向国内作了汇报,希望政府能够接受这项建议。

  俄国国内接到喀西尼的电报,态度很谨慎,认为朝鲜形势很复杂,如果接受李鸿章的建议,迫使日本撤军,虽然如李鸿章所言可以得到利益,但是因此得罪了日本,会不会将日本推到英国的阵营,这就将使俄国陷于孤立,甚至有陷入战争的危险。这对于俄国是不利的。

俄国虽然当时也企图积极向远东扩张势力,实现其在远东扩张的战略目标。但在西伯利亚铁路未完工以前,它还不愿打破远东的现状,也知道不能得罪日本,免得日本与英国结盟。况且日本在口头上已经作出保证——对朝鲜“决无侵略领土之意”。出于保护俄长远利益的考虑,俄国政府并没有答应李鸿章的这一要求。

  此时,俄国政府也不断接到驻日公使希特罗渥的电报,指出“日本现在决不可能撤兵,但除非中国直接挑衅,日本在任何情况下,不首先采取军事行动”,并对他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会谈情况作了说明。

希特罗渥在电报中说,伊藤博文承诺“日本毫无夺取朝鲜内政的意图,其目的系在真正保卫朝鲜实际脱离中国而独立,只要获得朝鲜政府能实施必要改革以避免重新发生暴乱与中国再度干涉的某种保证,则日本准备与中国同时撤退军队”。这更使俄国不愿开罪日本。于是,俄国政府电告喀西尼,让他向李鸿章转告俄国的态度。电报最后特地要求喀西尼向李鸿章表明,俄国政府“对中国持有最友好的态度,并将竭尽一切以支持中国的和平愿望”。

  俄国虽然拒绝了李鸿章的建议,但又表现出很支持清政府的姿态,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避免使得李鸿章太失落。

  至此,李鸿章终于明白过来了,感到让俄国人帮助调停的愿望只能是画饼充饥,自己被算计了,大清国被算计了!寄希望于列强帮助化解危机的想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1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5-02-02 01:34

    这个观点是错的。俄罗斯难道比乌克兰更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