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自以为很勤奋却仍旧活在底层,只因还没跨过这道门槛

昊昊聊情感 2023-11-17 16:11:09
疫情之前我每天送闺女上学,回来路过东操,顺便去投投篮,运动运动。 那时候还是夏天,早上凉快,打球也舒服。 每次去的时候,都能见到一个小伙子在那练得汗流浃背。 后来去得次数多了,见面打个招呼,也算脸儿熟,但仍然各投各的。 有一天我正在那投三分儿,手风顺,连中十几个。 等到终于投丢了一个,胳膊腿儿发软,懒得动,就慢慢踱过去捡球。 结果就看小伙一溜烟跑过去,帮我把球捡回来了。 我还挺不好意思,道了声谢。 小伙憨憨地说没事没事,然后就聊起来了。 他说他也想练三分,但总是投不到,说看我投得那么轻松,想请教。 我打量他一眼,得有190出头,20来岁,估计也就是大一大二。 虽然算不上壮,但身体素质也绝不差。 再结合之前瞄了几眼他的中投,心里大概知道他是什么问题。 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又让他投了几个,每次向外一步,大概到三分线往里一步的时候,动作开始走形了。 看明白了,我也就跟他直说了,以我的经验看,你不是力量问题,主要还是动作问题。 你的爆发力不错,但还没有好到能跳投三分的程度。 这玩意虽然好看,但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并不实用。 别看科比跳投美如画,但全世界有几个科比呢? 人家身体天赋摆在那,一般人学不来。 咱们要学还是学库里,也不用飞天遁地,但投出去丝般柔顺,不也是一种美? 小伙子觉得有道理,说我看您动作就挺丝滑,我也想练这种。 我说我也就是瞎投,但咱们倒是可以一块研究研究。 鉴于他跳投惯了,我让他提前出手,脚点地的同时上肢同步起球,然后顶肘,压腕,拨球…… 练了半个小时吧,小伙闹钟响,说要去上课了。 我嘱咐他,回去多琢磨动作,琢磨明白再实践,这样最涨球。 他答应一句,骑着二八大驴飞奔而去。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能遇见他,有时候帮他纠纠细节,有时候也1v1打两个,因为有三分,里突外投,打他基本不出汗。 后来疫情严重,小学改成了网课,清华也封校了,好长一段时间没去打球。 等疫情缓过来点小学复课的时候,已经是深冬,早上零下几度。 有一天我送完闺女手痒痒,于是又去了东操,打算投两个。 没想到去了就看到熟悉的身影,穿着短袖练得满头大汗。 边走边看他投了几个三分,差不多也能连中2、3个,关键是动作顺溜多了。 我过去打招呼,夸他进步挺大。 他还挺谦虚,说还是练得有点慢,本来疫情前一天能练好几个小时,疫情来了,不敢太得瑟,只能悠着来。 那天我们又开了三局,使出吃奶的劲儿,总算赢了一局。 最大的变化就是,之前三分线外我可以放一步防,现在不敢放了,因为人家有三分。 我问他,这大冷天你还天天来练呢? 他倒不以为意,说最近疫情严重自己也有点懒,不敢早起,前段时间练出来的手感,又有点倒退。 我问他几点起。 他说六点。 又问他几点睡。 他说12点。 我让他注意身体。 他说没事,宿舍都这样,自己毕竟还是早起锻炼,比那些早起学习的健康多了。 后来又打了几次,我给他出主意,让他手心空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发力上。 果不其然,这下更准了,我是彻底打不过了。 可惜好景不长,疫情反复,学校又封了,我也就没再见他。 但我知道,他一定还在坚持训练。 对于这样的人,勤奋已经是一种习惯,改不了。 清华里面有的是人才,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我却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是什么呢? 还不只是勤奋那么简单。 他们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勤奋”,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基本操作。 更好的说法应该叫“痴迷”。 能钻进去,在别人看来又苦又累,人家却乐在其中。 如此一来,恐怕也就没必要苦哈哈地“勤奋”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1 阅读:10

昊昊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