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换了Mac Mini M4,性能强,体积小,满足了我绝大部分的需求,尤其是办公和日常使用。唯一的问题就是——存储!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和轻度内容创作者,我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文件。我的上一台电脑是一台Windows平台的主机,卖掉后留下了一些硬件资源,包括1TB的SSD和两个机械硬盘(6TB和12TB)。由于Mac Mini M4的存储空间有限,我需要一个外部存储解决方案来扩展我的存储容量。
方案选择在考虑如何利用这些闲置硬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硬盘盒。市面上有许多双硬盘盒的方案,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然而,便宜的硬盘盒往往配备的电源适配器规格较低,我担心长期使用会对硬盘造成损害。而那些电源适配器规格和硬盘盒材质都较好的产品,价格又相对较高,感觉性价比不高。
于是,我开始寻找其他替代方案。最终,我决定自己组装一台简单的NAS设备。我在二手平台上购买了一块N3160主板,价格仅为50元包邮,并且额外花了5元向卖家讨要了一条8GB的DDR3内存。加上家里闲置的300W机箱电源,一台简单的NAS就这样组成了。

组装这台NAS的过程相对简单。首先,我将N3160主板安装到上上上代的旧机箱中,并连接好上上上代电脑上闲置的300w电源。将8GB的内存插入主板的内存插槽中。接下来,我将两个机械硬盘(6TB和12TB)连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上。最后,我安装了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如FreeNAS,以便通过网络访问和管理这些硬盘。为什么不用现在国内特别火的那款系统呢,因为见过太多的推广文章和视频了,加上这系统目前还没有盈利渠道,这些因素对于隐私保护来说是不太可靠的,加上我也挺反感在同类内容下总见到有账号说其它系统不如xx等言论,哪怕是在这个系统没火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更加让我坚定的不去选择那个系统。
优缺点分析优点经济实惠:整个DIY NAS的成本非常低。主板和内存总共只花费了55元,哪怕你再去买个二手靠谱电源和二手机箱,总成本远低于购买一个高质量的硬盘盒,还能享受NAS系统带来的便利。充分利用闲置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我充分利用了家里闲置的硬盘和电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灵活性高:DIY NAS的配置可以根据个人需求灵活调整。例如,我可以随时更换或添加硬盘,升级内存或主板等。缺点性能有限:N3160主板的性能相对较低,可能无法满足高负载的应用场景,如多用户同时访问、视频转码或高带宽的数据传输。当然我这边不需要用到这些,所以并不影响。维护成本:DIY NAS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来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对于不熟悉硬件和网络存储的用户来说,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外观和体积:DIY NAS的外观和体积可能不如成品NAS设备那么精致和紧凑,占用空间较大。使用体验在实际使用中,这台DIY NAS基本满足了我的需求。通过网络,我可以方便地访问和管理存储在硬盘上的文件。对于日常的文件备份、媒体播放和轻度数据处理,这台NAS表现得相当不错。两块硬盘日常工作于30w功率,属于能够接受的范围。
结论总的来说,这台DIY NAS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存储解决方案,尤其适合预算有限且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通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我成功地扩展了Mac Mini M4的存储容量,满足了日常的数据存储需求。然而,DIY NAS也存在一些性能和稳定性上的局限性,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权衡和改进。对于那些追求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用户来说,购买成品NAS设备可能仍然是更好的选择。不知道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不妨把你的独特见解分享到评论区与大家一起探讨。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如果可以的话帮忙点个赞,转发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们。如果期待后续更多相关数码内容的更新,也欢迎关注我们。这里是思赞,分享数码前沿信息,偶尔写写测评,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