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简单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形成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和认知,科学家在陨石中分析了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太阳的起源能够追溯到50亿年前,它发生于一个巨大分子云的引力崩溃,也就是所谓的星云。根据这个星云理论,太阳是由大量旋转的尘埃和气体云组成的,称为太阳星云。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个巨大气体云团的崩溃是由它附近的超新星爆发所引起的,这导致了星云的减少,当星云崩溃时,其热量增加,尘埃颗粒蒸发,最终导致云团在其中心受到压缩,当星云崩塌时,一个大的碎片和它分离,并形成了一个太阳系,太阳是从星云中心最大的质量集合中出现的,星云中心的压力,可能引起太阳的核反应,随着星云 的尺寸减小,它旋转得越来越快,并被压平成一个圆盘,因此,围绕太阳的质量被聚集,并且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盘,另外,扁平圆盘内的颗粒相互碰撞并合并,形成小行星形状的物体,称为星子,这些行星中的一些,已经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行星,其余的已经变成了卫星、流星、彗星和小行星等,在发生爆炸以后,太阳出现了。
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质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0.14,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看出太阳的质量非常大,太阳系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星系,曾经有科学家表示,将0、3、6、12、24、48、96这些数字加上4,然后除以10,就是太阳系内各行星的排列,难道说这是巧合吗?这是18世纪,天文学家探索太阳系时的一个惊人的发现:提丢斯-波德定则。这个定则是一个用于计算太阳系中行星轨道半径的经验公式,它的基本内容是:取数列0,3,6,12,24,48,96……(从第二个数字开始,后面一个数字是前面数字的2倍),然后将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可以得到以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天文单位)为单位的各个行星到太阳的近似距离。
例如,水星对应第一个数字0,天文单位,这个数值和水星实际到太阳的平均距离0.387天文单位比较接近;金星对应3,天文单位,和金星实际距离0.723天文单位也较为接近。这一定则帮助人们发现了小行星带。按照定则,火星之后应该有一个行星对应数字2.8天文单位,但当时没发现,后来在这个位置附近发现了大量小行星,人们推测这里本来可能有一颗行星,后来解体形成小行星带。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个规则是如何发现的?在1766年的时候,德国的约翰.丹尼尔.提丢斯在翻译查尔斯.博内的《自然的沉思》时,注意到了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似乎存在某种规律,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
之后他将太阳到土星的距离分为100份,之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就是4,金星就是7,地球是10,火星是16,木星是52,土星是100,将这些数字整理以后,提丢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从3开始,后一个数字正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如果说太阳系真是按照这个规则,火星和木星之间,也就是在28这个位置处为何没有行星呢?提丢斯认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一定存在着一颗行星,不过这颗行星好像被粉碎了,目前变成了小行星地带,后来到了1781年的时候,赫歇尔有了一个不起的发现,他在土星的外围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天王星,这个发现将太阳系内行星的数量增加到了七颗,同时让人们有了一个验证提丢斯波德定则的机会,就是这颗行星,是否也遵循提丢斯波德定则。
最后天王星所在的位置与提丢斯波德定则计算的位置,几乎没有差异,通过这次验证,人们开始慢慢逐渐信任这个定则,为什么我们的太阳系会遵循这个定则,难道说我们的太阳系是被高级文明精心设计出来的?从人类走出地球之后,人类就一直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外星文明,科学家认为在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一定还存在外星生命,地球之所以能够诞生生命,是因为地球满足了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水资源、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等,如果说其它行星能够满足这颗行星,那么其它行星诞生生命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生命的种类是多样性的,除了地球生命之外,一定还有其它类型的生命。
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地球并不是宇宙中最早诞生的一批行星,在宇宙大爆炸10亿年后,宇宙中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批行星,如果说这批行星上面诞生了生命,按照生命的进化速度,到现在为止它的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人类,它们的强大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能源利用上,它们能够驾驭远超现在人类想象的能源,像利用恒星能源的戴森球,这是一种围绕恒星的巨型人造结构,能够捕获恒星的绝大部分或者全部能量,用于文明的发展,在空间探索方面,高级文明或许能够实现星际旅行。轻松跨越星系之间巨大的距离,并且掌握虫洞技术来构建跨越时空的通道,比如说虫洞能够瞬间从一个星系到达另一个星系。
在科技水平上,高级文明也许拥有操纵物质基本结构的能力,能够随意组合原子创新物质,还可以实现意识上传和下载,使生命形态以纯能量或者虚拟形式存在,不再受肉体束缚,在对宇宙的认知上,高级文明能够完全理解宇宙的运行机制,包括暗物质、暗能量等,从理论上来说,高级文明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如果一个文明能够达到对物质、能量以及基本物理规则随心所欲的掌控程度,那么它就具备创造新世界的潜力,不过想要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客服很多困难,首先是物质与能量的巨大需求。创造一个世界需要海量的物质来构建星球、恒星等天体。即使能利用星际间的物质,如何高效收集、运输并将其转化为构建世界所需的材料是个问题。同时,需要足以支撑整个过程的能量,像启动恒星形成过程的核聚变反应,就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输入。
其次是物理规则的设定。要创造世界,必须深刻理解并能操控物理规则。例如,引力的精确控制至关重要,要确保新形成的天体有稳定的轨道,避免碰撞或混乱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且,对基本物理常数如精细结构常数、引力常数等的调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需要精准把握这些改变带来的全部影响。再者是生态系统构建。设计一个能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很难。需要考虑生物多样性,从微生物到大型生物的生存条件,包括合适的大气成分、温度、湿度等众多环境因素,还要保证各物种间的平衡和相互依存关系,就像地球生态经过漫长时间才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目前人类科技来说,根本不可能实现,毕竟人类的文明等级还不到一级文明,现在只有0.7级文明。
如果说一个文明的等级能够达到3级文明以上,那么它们就有能力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来,科学家在宇宙文明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文明、二级文明、三级文明、四级文明,一级文明就是能够利用本星球上所有的资源,二级文明就是能够利用恒星系中所有的资源,三级文明就是能够利用银河系中所有的资源,四级文明就是能够利用宇宙中所有的资源,人类离到达三级或四级文明还差的很远,如果说我们的世界都能够被数字量化,那么我们的世界很有可能就是高级文明设计出来的,那么提丢斯波德定则真的百无遗漏吗?在1846年的时候,人们在天王星的外围发现了海王星的存在,而海王星的位置和提丢斯波德定则预测的位置差异很大,也就是说,在海王星的位置上这个定则失效了。
所以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提丢斯波德定则不一定是自然规则,它只是一个经验公式,并不是定律,像木星和天王星的卫星中,虽然不是提丢斯波德定则那样间距2倍的排列,但是也存在它们自己的间距规则,除此之外,在太阳系之外,其它行星的排列中,天文学家也发现了同样的间距规律,所以不管是自然规律还是经验规律,他一定有着某种原因,使得行星之间的间距有了规律,不过这个规律到底遵循什么?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的研究当中,也许我们的宇宙整体来说都是遵循一个复杂的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法则,只不过这个法则到底是不是高级文明制定的?目前科学家还在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当中,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解开这个奥秘。
宇宙浩瀚而神秘,在宇宙中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的奥秘,人类现在对宇宙的探索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这个范围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围,它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到底有多大?现在科学家还在积极的研究当中,不过科学家相信,在宇宙中除了人类文明之外,一定还存在外星文明,毕竟宇宙中的行星和恒星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在银河系中,就存在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400亿到1000亿颗行星,这么多的恒星和行星,难道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家一直都相信宇宙中存在高级文明,只不过人类还没有找到它们而已,如果说人类能够飞出太阳系,那么人类找到外星文明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不过现在人类还无法飞出太阳系,曾经在40多年前,科学家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已经飞行了几十年,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飞出太阳系,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按照它们的飞行速度来计算,想要完全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上万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上万年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所以人类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一定都在进步,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巧合,存在必定是真理,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就应该想想假如“神”存在的宇宙又会不会是虚拟的?这是一个无尽的逻辑循环,
太阳系不完整了,地球和火星之间还有一星球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