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邓小平经过南京,直接找来肖永银:永银,你恐怕要离开南京了

空白充斥黯淡 2022-10-13 14:41:20

1975年,邓小平经过南京,在中山陵九号下榻。刚一到南京,他就对身边陪同的人说:“去把肖永银找来,我有事跟他说。”

得知老首长点名要见自己,肖永银也是一脸疑惑,不过他并没有深想,而是迅速整理好自己,坐车来到了中山陵九号。

在中山陵九号,肖永银见到了老首长邓小平,此时的邓小平正在和客人聊天,看见肖永银前来,邓小平赶紧招呼肖永银坐下。

那天他们聊了很多,从大事聊到小事,聊得不亦乐乎,而且当时肖永银还特别汇报了军队目前的状况,尤其在提到十二军的时候,他更是神采奕奕。十二军的前身是刘邓大军的第六纵队,这支队伍骁勇善战,曾跟随刘邓打过不少胜仗,所以它在邓小平心中是特殊的存在。

当邓小平听说昔日带领的队伍如今依旧威武不凡,他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回顾往昔,正是有像肖永银这样的战士在前线拼搏,才换来了如今和平的大好局势。

图 | 邓小平

说到肖永银,他在邓小平心中的分量是相当重要的,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其他方面,肖永银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很多事情交到他手中,都会让人产生一种靠谱的感觉。

聊着聊着,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正当肖永银准备回去的时候,邓小平对他说:“永银,你恐怕要离开南京了。”听到这句话后,肖永银停下了脚步,他很快就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有些为难地说道:“不走行不行?”

这时邓小平笑着说:“还是走吧,这样更好。”肖永银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其实邓小平所说的离开南京,指的是肖永银的岗位发生了变化。

第二天,肖永银果然收到了军委发来的调令,要肖永银前往成都军区任职,担任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都会感到好奇,肖永银到底作了怎样的贡献,能让邓小平如此重视,看完这篇文章,我们将会领略到一代猛将的风采。

1917年6月,肖永银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河南新县)箭厂河乡肖家湾,因为是在寅时出生,所以肖永银的父亲便给他取名为肖永寅,后来在参军的时候,登记人员听错了,把肖永寅写成了肖永银,他便一直都用这个名字了。

图 | 肖永银

小时候,肖永银的日子十分艰苦,因为家里穷,肖永银从小便非常懂事,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日子虽然过得苦,但一家人至少是在一起的。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打破了这个家庭的美好局面。

那时肖永银才刚刚五岁,他的母亲因为常年劳作,积劳成疾,生了一场大病。对于当时的穷人来说,最害怕的就是生病,第一是因为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第二则是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高,很多病都治不了。

肖永银的母亲在床上躺了一段时间后便去世了,母亲的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那段时间,他们整天都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中。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他们一家人不得不重新振作精神,努力把日子过得红火。几年后,革命的火焰在全国各地燃烧,肖永银的家乡也不例外,肖家湾成立了村委会,肖永银的父亲就是村委会委员。

那段时间,肖永银的父亲每天晚上都要去开会,没有时间陪在肖永银的身边,不过肖永银并不会感到孤单,因为他也有自己的革命组织,那就是童子团,而且他还是童子团的团长。

1930年的一天,肖永银正在水田里面插秧,这时远处走来了一群人,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就将肖永银带到了学校,等到了学校后,肖永银才知道,父亲的缘故让他被学校开除了,而且在那之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父亲了。

父亲出了什么问题,他不清楚,他只知道要好好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一天,没学上的肖永银在路上四处转悠,走着走着,他来到了邻村。在那里,他看见了一群人正围着几名红军,出于好奇,肖永银便凑前查看。

经过一番查看后,肖永银才知道,原来是红军正在招兵。他记得以前听别人说过,要是真的没有路可走,就走红军路。肖永银待在原地想了很久,最后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他扒开人群,挤了进去,对负责招兵的红军战士说:“我想要参军。”

一名红军抬头细细打量着肖永银,几秒钟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肖永银说道:“不错,身体健壮,是一个好苗子。”听到红军的话后,肖永银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那名红军又说:“你叫什么名字啊?”

肖永银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叫肖永寅。”红军战士点了点头,在发名册上写了三个字“肖永银”。原来,那名红军战士听错了,所以把“寅”写成了“银”。

刚来到红军部队的肖永银成为了一名号兵,那个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肖永银拿着一根铜号在那里练习,由于表现出色,肖永银在一年后成为了司号排长,之后又被调到了红军总医院担任司号排长,后来由于红军总医院减员,肖永银就被编到了红十师三十三团。

那个时候,蒋介石调集大量的兵力围剿中央红军,中央红军所承受的压力异常巨大,为了支援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放弃了已经建立了两年之久的川陕根据地,前往支援中央红军。国民党川军得到消息后,一直紧追不舍,想要拖住红四方面军,让他们没有办法前去支援。

图 | 红军

那个时候,三十三团在江油西边的大岗山阻击了八天,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敌人又如潮水一般涌来,情急之下,肖永银对团长张昌厚说:“团长,你将队伍借给我吧,让我把敌人打回去。”团长听到肖永银的话后,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声地说:“你以为这是在过家家吗?这是在打仗。”

这时,肖永银异常坚定地说:“团长,现在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你就让我试一试吧,万一真的成功了呢?我向你保证,一定能完成任务,如果没有完成,你可以枪毙我。”

张昌厚想了好久,最后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将两个连的战士交到了肖永银的手中,并告诫他一定要平安归来。就这样,肖永银带着两个连的战士冲了出去,犹如猛虎下山,直奔敌营。

在打法上,肖永银还是有一定的战略,他将这些士兵分成了多个小队,从各个地方攻击敌人。当时在战场上,最耀眼的还属肖永银,只见他端着一挺机关枪,向敌人扫射而去,敌人犹如割麦子似的,一片片倒下。

那个时候,正在山上用望远镜观察战局的张昌厚看到后,也不由得大呼一声:“这小子打得好啊!”就这样,在肖永银等人强大的火力下,敌人最终还是退了回去。但就在这个时候,一颗子弹朝着肖永银飞来,击中了他的左肺。

图 | 肖永银

张昌厚大喊一声:“快将肖永银带走,一定要治好他。”通过这一仗,张昌厚看到了肖永银的作战能力,那个拿着机关枪疯狂扫射的形象在他心里久久挥之不去。

战斗结束后,张昌厚便来到了肖永银的身边,而肖永银也因为得到了及时救治,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此时的他依旧很虚弱,需要慢慢养伤。

看见团长前来看望自己,肖永银很高兴,本想着起身迎接,但只要一动,就会引来剧烈的疼痛,张昌厚见状后,赶紧按住肖永银,告诉他说:“你好好躺着,不用迎接我。”听到张昌厚的话后,肖永银才重新躺好。

躺好后,肖永银立刻问张昌厚:“那场仗我们打赢了吗?”张昌厚高兴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打赢了,多亏有你,这场仗才能打得如此顺利。”

此次战斗后,部队就需要转移到茂州。那个时候,为了加快行军的步伐,上级决定,团级以下的重伤员就地安排在附近的老乡家疗伤,等伤势好了后再出发寻找部队。这个命令一下来,张昌厚就想到了肖永银,根据这项命令,肖永银需要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

可肖永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张昌厚实在不舍得把肖永银留在这里,所以那段时间,张昌厚一直都是闷闷不乐,一方面是不可违抗的规定,一方面又是自己的私心。

不过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当时许世友看到张昌厚整天闷闷不乐,便问他:“你怎么了?”张昌厚将自己心里的困扰告诉给了许世友,许世友听到后,也觉得肖永银是一个人才,将来的成就肯定不可估量,于是他对张昌厚说:“舍不得就抬着走啊!”

图 | 许世友

就这样,经过上级的考察后,肖永银最终跟在了长征队伍后面。一路走,一路停,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肖永银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恢复后不久,肖永银就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并且多次出色完成了任务,他也因此成为了军部交通排排长。

后来,红四方面军到达岷县山脉,想要通过岷县山脉,就必须经过腊子口,腊子口是岷县山脉的一个隘口,此地山势险峻,两边有陡峭的悬崖,中间一条腊子河贯穿其中,河上有一座木桥,这是红军队伍通过唯一道路。

在这以前,红一方面军占领了腊子口,顺利地从这条河上渡过,但是自从红一方面军走后,敌人又派来了一支队伍重新占领这里,所以想要通过腊子口,就必须击败这支队伍。

当时,红四方军把占领腊子口的任务交到肖永银的手中,一天晚上,肖永银带领四十多名战士离开部队,前往腊子口,他们翻越一座山,于第二天清晨到达了腊子口附近。

由于并不清楚腊子口这个地方,敌人的一些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所以获取情报是肖永银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辆牛车,牛车上坐着一位当地的老百姓,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前往腊子口集市赶集。

于是肖永银迅速赶上前去,他对那位老乡说:“老乡,请问腊子口就在前面吗?”那位老乡停下了牛车,仔细打量着肖永银等人,见他们是一群军人,不由得有些紧张,颤颤巍巍地点了点头说:“腊子口就在前面不远。”

图 | 腊子口老照片

看见老乡有些害怕,肖永银立刻解释道:“老乡,您不用害怕,我们是红军,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会伤害你的。”听到红军二字后,老乡激动地睁大眼睛,他知道红军,并且以前还见过红军。

老乡变得不紧张了,甚至还和肖永银讲述自己以前见到红军的场景,气氛变得越来越融洽,这时肖永银抓住时机问:“老乡,您知道腊子口里有多少敌人吗?”老乡回答道:“镇子里好像有个保安连,不过他们好像并不清楚红军要过来。”

听到这句话后,肖永银很是激动,和老乡寒暄几句之后,便带着队伍前往腊子口,走的时候还在老乡那买了几块饼吃。

很快,肖永银等人就来到了腊子口集市上的一个山坡,从这个山坡往下望去,可以将整个腊子口收入眼底。肖永银对战士们说:“等会儿把队伍分成四队,一队和四队到达集市口立刻分散开来,二队和三队跟着我进入集市,大家听我的号令,一起动手。”

安排好了之后,战士们便各司其职,有序准备着,肖永银也带着二队和三队的战士混进了集市中,他们迅速找到摊位隐藏好自己,随时观察保安连的动作。

就在这时,一声哨响,敌人全部来到了一个院子,通过观察,肖永银才知道原来是敌人正在开饭。只见他们将手中的枪毫无顾忌地放在墙根,然后前去领取食物,丝毫没有觉得这样做是危险的。看到这里,肖永银知道机会来了,他对身边的战士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冲进院子里,对敌人发起了攻击。

早早就分散在集市里面的一队和四队也听到了枪声,他们将整个院子包围起来,不放走任何一个敌人。这时,保安连连长也反应过来了,想拿出枪进行反击,但是肖永银眼疾手快,一枪命中了保安连连长,保安连连长应声倒地,剩下的敌人见状,纷纷举手投降。

过了一会儿,三十军的大部队也赶了过来,看见他们这么快就结束了战斗,首长很是高兴,对肖永银夸赞了一番。

1946年9月的一天,邓小平找来干部开会,会上,邓小平掷地有声地说:“这一仗,我们打不打?不打的话,就直接回太行山去。”说完后,全场鸦雀无声,见没有人说话,邓小平接着又说:“如果撤回太行山,敌人肯定会前来阻扰,这也是一个问题。”

这时,王近山主动打破尴尬的局面,他说:“我主张要打,并且已经和政委商量好了,由我们纵队打。”

这句话一说出后,全场肃静,大家都知道,一个司令员说出这样一句话,代表着立下了军令状,要么将敌人全部歼灭,要么全部都战死,一旁的邓小平听到后很激动,大声说:“好,就由你来打。”

接着,他又带着众人来到了地图面前,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王近山听到后,也点了点头,十分认可这套方案。

图 | 王近山

当天晚上,王近山回到指挥部后,赶紧找来了肖永银和李震,他想要让十八旅的战士出兵打仗。看着眼前的地图,王近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一仗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刘邓大军的命运。

当时赵锡田所率领的整三师都在大杨湖,这是一支号称“能守又能攻”的劲旅,实力不俗,万万不可马虎轻敌。王近山看向肖永银,问道:“打不打?”肖永银回答道:“让我打,我就打。”最后,王近山决定由十八旅发动攻势。

战斗一开始,肖永银就组织战士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随着战斗深入,五十二团占领了几间房子,但这个时候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五十二团虽然抢占了几间房子,但根基并不稳固。

于是,五十二团团长于振和赶紧给肖永银打了电话,他将自己现在所面临的情况上报给了肖永银,肖永银听到后说:“你赶紧派出一部分的兵力去攻击他们,就算是攻不动也要攻,因为你不攻击它,它就会来攻击你们。”

说完这句话后,肖永银又补充道:“另外,赶紧在房子里弄出枪眼,所有人都进去打。”刚解决这边的问题,又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五十四团团长卢彦山,他对肖永银说:“旅长,五十四团正在遭受敌人的两面夹击,要么请求支援,要么准备好担架。”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面临的情况十分危急,但当时并没有空闲的队伍能去支援,肖永银也是焦头烂额,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向了大杨湖附近的小杨湖,那个地方还有两个营的战士,并且小杨湖的战斗还没有打响,说明这两个营是可以调动的。

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驻扎在小杨湖的两个营是为了牵制小杨湖的敌人,如果让他们前往支援五十四团,势必会引出小杨湖的敌人,这对战场是非常不利的。不过如今五十四团已经腹背受敌,战场上瞬息万变,根本就没有完美的计策,所以肖永银下了命令,让驻扎在小杨湖的两个营前往支援五十四团。

下完这道命令后,肖永银赶紧给王近山打了一通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明了目前所处的形势,王近山听到后,赶紧给肖永银派来了两个团以此支援。

这两个团到达战场后,十八旅的战士明显感觉到压力变小了,但是仅靠这些兵力,是不足以打下大杨村的,于是肖永银又给王近山打了一通电话,请求他再派来一个团支援,王近山没有迟疑,兵贵神速,他赶紧又派去了一个团。

就这样,肖永银等这些战士全部到达之后,发起了总攻,最后击败了赵锡田的整三师,攻克了大杨湖。

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开来了,这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而肖永银也得到了邓小平的赞扬和重视。

1947年8月17日,刘邓大军开始跃进大别山,而肖永银所在的十八旅则冲锋在前,担任前卫的工作。那个时候,肖永银来到了汝河北岸,望着滔滔的江面,竟然没有一架桥,他顿时也犯了难,最重要的是,目前还不知道南岸的具体情况。

就在这时,有位士兵对肖永银说:“旅长,对面好像有情况。”肖永银听后,拿出望远镜,看到大量敌人正在南岸集结,于是他赶紧对身边的战士说:“赶紧抢占大小雷岗。”大小雷岗是汝河附近的两个制高点,其重要意义不用多说也能明白。

图 | 汝河争夺战老照片

就这样,一场关于汝河的争夺战就此打响。一天,肖永银正在北岸的临时指挥部讨论战情,这时,有个士兵前来通报,说是刘邓首长来了,肖永银听到后赶紧起身迎接。

刚来到门口,就撞见了刘伯承和邓小平等人,邓小平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你这边了解多少情况?”肖永银将最近的情况如实上报给邓小平等人,说完后,只见邓小平让李达对当今形势作全面介绍。

当肖永银听完李达的介绍后,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他对邓小平等人说:“你们还是不要从我这里过吧,我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危险。”邓小平听到后说:“你是一员猛将,我们跟着十八旅一起走,很安心。”

既然邓小平已经这样说了,肖永银便不再推脱,他积极指挥战士战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一切,最后成功将邓小平等人安全护送过去。

之后,肖永银在战斗中不断显露自己的能力,很快就受到了邓小平的格外关注,他说肖永银是一员猛将,是难得的将才。

1955年,我国第一次授衔仪式上,肖永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

1975年,邓小平途经南京,给肖永银带来了调令,之后肖永银便成为了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直到1978年1月,肖永银又调到武汉军区,担任武汉军区的副司令。

肖永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他忠诚于我们的党,是一位猛将,难得的将才。

0 阅读: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