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纵有千军万马,也不得不依附于门阀士族

梦沉古道 2021-04-14 23:46:12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创造了以个人名义统一北方的奇迹(其余统一北方者都是大一统王朝或者割据政权)。但曹操也是很可惜的,就是到了曹家的第四代,苦苦打下的基业,被司马氏篡夺了。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被后来称帝的次子曹丕追尊为魏武帝,靠汉朝末年起兵,拥有了一片天下。但宦官养子儿子的身份,让他始终遭受鄙视,一些汉朝旧臣始终不愿意接受其掌控大权的事实。这也是后期荀彧等汉臣与曹操决裂的缘由。

那么问题来了,掌握兵权的曹操就不能强行依靠武力逼迫不服从的世族大家屈服呢?曹操虽然是盖世英雄,但他真解决不了世族以及后面的士族对权力的掌控。不仅他做不到,很多历史上的雄主都做不到,历史真正做到脱离世族大家影响的可能只有刘邦和朱元璋。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是皇权和相权竞争,皇帝千方百计地巩固权力,却不敢也不能彻底消灭相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门阀,相权开始膨胀,并形成了权臣和权臣家族对于朝政的影响,皇帝逐步被架空,成为傀儡。

刘邦之所以比较干净的摆脱门阀的影响,是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原来是贵族的六国打成了平民,秦末的起义把老秦贵族也变成了平民,造成了天下几乎没有贵族,而新的贵族还没有形成。刘邦在清除对自身有威胁的功臣后,实现了对皇权极度的掌控。这也是在王莽篡汉之前,汉朝皇帝即使面对权臣威胁,也能扭转局面,重新掌握权力的原因。

但随着刘邦去世,吕后专制,开始出现了外戚和豪强,虽然西汉的几位帝王一直在打压权臣,但架不住昏君多。汉朝出了一个昏君汉成帝,出了一个把婆家的天下一点一点给娘家侄子的王政君后,西汉灭亡了。进入了15年的王莽新朝,王莽进行了一系列不符合历史条件的改革后,天下大乱,刘秀取得了天下。刘秀作为西汉宗室中兴了汉朝,但东汉与西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那就是东汉出现了门阀政治。由于自身实力的原因,实际上东汉是由刘秀在南阳和颖川世族的支持下建立的,随着刘秀的胜利,世族豪强明显增强,大肆兼并土地,威胁汉朝廷的安危。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的抑制措施,引发了豪强的反抗,虽然最终被刘秀镇压下来,但刘秀看到了豪强对汉朝廷的影响。

如果刘秀不缓和矛盾,将容易导致东汉王朝崩盘,被迫对豪强进行了妥协。豪强没有根除,等到后面外戚和宦官的兴起。而汉代实现的选人制度:察举制、征辟制、任子制。每一项制度都是让豪强家族获利,也进一步助长了豪强的气焰。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是一个分水岭,由于起义的声势浩大,影响非常大,已经动了东汉王朝的根基。为了镇压起义,东汉失去了对豪强世族最后的威胁,汉灵帝选择了下放军事权力给地方州牧。这个时候,汉朝的地方豪强不仅有私人武装,也利用官家的权力,补充力量。

如果没有汉灵帝下放权力,曹操就不可能募兵,成就一番事业。曹操在取得了官渡之战胜利了,开始主宰北方,也开始和汉朝的旧臣发生矛盾。这些旧臣大部分出身汉朝豪强家族,对于存在接近400年的汉朝,还是不舍的。因为汉朝是他们祖上建立功业的时代,留下汉朝,他们还可以是四世三公,还可以是名门望族。曹操想打破这种局面,刘备也想打破,孙权也想打破。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都不是当时朝廷的名门望族。曹操父亲的养父是宦官,这让当时和后世的很多人借机贬低曹操。刘备虽然属于宗室,但是和刘秀并不是一支,只不过同为汉景帝后裔,身份可以被定做破落地主阶层。孙权之父孙坚的家庭出身存在争议,有人说是渔民家庭,有人说是没有文化的此等士族。更多的史学家倾向于孙坚出身低微,为了表述准确,我们姑且把孙坚当作半个士族或者加强版的庶族。

三国被看做庶族挑战和权力的一次尝试,其代表人物就是曹操,曹操倚仗的就是颖川世族比如人们熟知的荀彧。双方的联合是当时荀彧等人认为曹操是要匡复汉室的,这符合他们的政治利益、家族利益甚至礼法利益。因此双方的合作,还算很愉快,曹操的事业进展也很顺利。慢慢地,荀彧等人发现曹操也是“野心家”,和他们的利益已经对立了,逐步分裂、决裂。从这个过程看,一代枭雄被东汉的世族大家看做是恢复汉室天下的工具,没看透曹操雄心壮志的荀彧选择了合作,而后来的主角司马懿干脆就直接鄙视曹操,远离曹操。后来,曹操采取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才就职。一个鄙视你的人,让他对的后人、对你打下来的江山忠诚,真的很难。

曹操试图打破世族豪强对权力的干扰,采取了唯才是举的方式,选拔了一部分自己需要的人才,这已经触怒了豪强家族的利益。反曹延缓了曹操的统一大业,这也是赤壁之战后,曹魏几乎没有采取南下的行动。曹操始终也没有胆量称帝,和出身也有很大关系。曹刘孙努力几世的基业,最终为士族出身的司马家获得。司马懿兄弟八人并称司马八达,算是一种巧合吧,颖川荀氏家族,在荀彧父亲这辈,兄弟八个并称荀氏八龙。大家族成材率这么高,和占据制高点有很大关系。天下的人才和大人物几乎都是世族豪强,曹操想不用,就会面临无人可以的尴尬局面。这些历经多少代形成的世族豪强对朝廷的把控。

曹丕即位后,实行九品中正制。本来曹丕的想法就是想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朝廷,让皇帝控制人才的选择。控制住人就掐死了世族豪强控制朝廷的基础。而这个制度对人才评价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项,曹丕的想法是好的,但不不能存在已久的世族豪强,家世条件逐步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九品中正制不仅没有限制那些大家族持续做大,反而逐步形成了士族门阀,成为士族控制朝廷的工具。司马懿家族抓住了曹魏政权的空当,成功上位。司马懿家族开始依靠家族势力稳固天下,没想到的是出现了八王之乱,导致短暂统一的西晋灭亡。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士族逐步壮大,并形成了关陇集团(北周)、山东豪强(最初北魏,后北齐,最后北周)、江南文士集团(东晋、南朝),尤其关陇集团,北周、隋、唐三朝的皇帝均来自于这一大士族内部,直到武则天时才彻底结束对权力的控制。

士族门阀政治是从三国开始到隋朝之间一段特殊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原来士族地主阶层开始没落,庶族地主开始走上舞台,扮演重要角色。而开头说的皇权与相权的斗争,随着宋王朝的建立,作为臣子的范质等人在朝堂上的座位被赵匡胤取消,也预示着宰相等臣子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局面结束。皇权开始全面压倒相权,宋元明三朝均是亡于外部,内臣基本没有实力左右皇权。清朝已经进入近代,情况比较特殊,但大部分时间皇权还是很牢固的。

曹操虽然文武盖世,均难以摆脱当时已经布好的局,即使雄兵百万也不能撼动豪强地主对权力的掌控。赤壁一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雄心。曹操的一生,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宦官养子儿子的身份给他的事业减分不少,并最终影响了他的统一大业。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