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不是华人后代,为何还要起中文名?

墨香书卷浓 2025-01-08 15:56:03

1786年大清的乾隆皇帝收到暹罗(泰国的古称)一封国书,上面写着:“我叫郑华,是上任国王郑信的儿子,我父亲死了,现在由我继承王位,请求陛下给我封号。”

乾隆皇帝看到丰盛的贡品,再加上子承父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大笔一挥正式封郑华为暹罗国王。

然而乾隆皇帝不知道的是这位自称的郑华的人,只比他的“父亲”郑信小三岁,天下哪有相差三岁的父子?

谋朝篡位

郑华的本名叫通銮·却克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暹罗贵族,和华人基本上没什么关系,非要扯点关系,就是她的母亲有一部分华人血统。

但这部分华人血统到通銮这里已经无法追溯到姓氏了,毕竟那个时候一直以父亲的血统来分辨这个人的国籍身份。

而通銮信中提到的郑信是自己的发小兼好兄弟,也就是说通銮认自己的发小为爹,这倒不是他精神有问题,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权更加合法化。

通銮在青少年时期就遇见了郑信,一直是郑信最信任的好兄弟和下属,可惜他却背叛了自己的好兄弟。

郑信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华裔,他的父亲郑镛在雍正年间前往暹罗讨生活,就此定居在暹罗。

按理说郑信华裔的身份很难有一番作为,但他命好,被当时阿瑜陀耶王朝的财政大臣收为义子,且颇受重视。

文武双全的郑信在义父的推荐下,很快在朝堂上崭露头角,不到三十岁就任甘烹碧城的城主,甘烹碧是当年暹罗很重要的一座城池。

1767年缅甸军攻占阿瑜陀耶城,当时的国王和王室成员大部分都被抓到缅甸,据说国王还在了路上。

郑信也在此时展现了自己天选之子的能力,他率领500亲卫突破缅军的围攻,并用六个月的时间大败缅军,重新夺回王城。

由于此前的国王已死于叛军之手,带领士兵夺回王城的郑信自然成了新国王的人选。

1767年12月28日,郑信正式上位成为新国王,他建立的王朝也被称为吞武里王朝。

郑信在位期间四处征战,使暹罗的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辽阔,他也因此被称为郑信大帝,位列泰皇五大帝之首。

由于郑信的主要心思都放在对外开疆拓土上,忽略了自己国内的反对势力。

1782年的某一天,郑信如往常一般在宫内处理政事,忽然一位将军闯入房内,将刀架在郑信的脖子上,要求他赶紧退位。

而此时郑信手中的部队正在前往高棉的路上,此前高棉发生叛乱,郑信命自己的好兄弟通銮带兵平乱。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郑信几番思考后还是答应部下的退位要求,他趁机逃到寺庙中当起了和尚。

郑信不是真的想出家,他只是想用僧人的身份暂时保全自己的性命,毕竟在那个年代,僧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郑信一边做和尚,一边等着好兄弟通銮带着大军回来救自己。

很多天后郑信终于等到通銮和他的大军,只不过通銮并不是来救他的,而是来要他的命。

通銮见到郑信就将他抓到麻袋里,一刻也没有犹豫,生怕郑信反应过来逃跑,也生怕有别人来营救郑信。

郑信被抓进麻袋后,一直在大声咒骂通銮,可骂声能解决什么呢?通銮根本无所谓郑信怎么骂自己,反正自己是最后的赢家。

由于泰国一直有传说国王的血不能流出来,所以通銮没有选择用刀剑杀死郑信,而是用木头砸死郑信。

郑信死后,通銮正式登上王位,史称拉玛一世,他建立的王朝也被称为却克里王朝,这个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通銮杀死郑信后,暹罗境内的郑信心腹也基本都被他赶尽杀绝,但最大的问题是大清还没有承认通銮的政权。

为了节省不必要的麻烦,通銮心生一计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那么他继承父亲的王位不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成大事不拘小节

一般人肯定是不会做出认仇人为父的举动,毕竟认了别人为父就代表着违背自己原来的祖宗,还得改名换姓,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屈辱。

可通銮不是一般人,他看重的是权力和地位,才不在乎认谁为父亲,只要能得到大清乾隆皇帝的册封就行。

当时的消息传播虽然不像现在这么迅速,但乾隆皇帝也未必真的不知道暹罗境内发生的动乱。

只是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谁当暹罗的国王对他的影响也不大,只要这位暹罗国王按期朝贡,服从大清的领导就可以。

至于通銮是不是郑信的儿子,乾隆也懒得去分辨这些血缘上的事情。

但对于通銮来说,他自己做贼心虚便一直用郑华这个名字,甚至还要求他的子孙后代也要取一个姓郑的中文名字。

后面大清虽然亡了,但取郑姓中文名的习惯已经变成泰国王室的传统,就如现任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的中文名就叫郑冕。

这个传统估计也会一直流传下去,也许流传到最后,大部分人真的以后泰王室都是姓郑的华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