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虎毒不食子”。这个女人曾经还卖掉了自己亲生儿子。
2025年2月28日,一个让无数人揪心的日子,余华英——那个拐卖了17名儿童的恶魔,终于被执行死刑。她的罪行让17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无数父母在绝望中度过余生。
观看相关视频:这一天,正义的枪声响起,不仅是对余华英的终结,更是对那些受害家庭的慰藉。杨妞花,这个曾被余华英拐卖的受害者,在得知消息后激动得关掉了直播,她的姐姐也难掩兴奋,直言“盼这一天盼了很久”。

余华英的伏法,不仅是法律的胜利,更是人性的胜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起惊天大案的始末,看看这个恶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余华英,一个本该安享晚年的女人,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残忍,提前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她的故事,从一个普通的母亲开始。
1984年,她与丈夫王加文结婚,生下了一个女儿,生活虽然平淡,但也算安稳。1992年,丈夫因盗窃入狱,余华英的生活开始崩塌。

她外出打工,认识了情夫龚显良,两人同居并生下了一个儿子。谁能想到,这个儿子竟成了她拐卖儿童生涯的第一个受害者。
为了钱,余华英亲手卖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尝到甜头的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1993年到2003年,她和龚显良、王加文一起,在贵州、重庆、云南等地流窜作案,拐卖了17名儿童。

他们利用邻居的信任,伪装成善良的陌生人,用糖果、冰棒诱骗孩子,甚至直接抢夺。这些孩子被卖到河北邯郸,价格从3000元到12500元不等。
余华英的罪行不仅让17个家庭骨肉分离,还让许多父母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耗尽家财,甚至郁郁而终。她的行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母亲”这一角色的认知,也让她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恶魔”。

杨妞花,这个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余华英案的象征。1995年,年仅5岁的杨妞花和父母住在贵阳,余华英是他们的邻居。
余华英利用邻居的身份,经常串门,赢得了杨妞花一家的信任。一天,她以“买织毛衣的签子”为借口,带走了杨妞花。从此,杨妞花的噩梦开始了。
在被拐卖的路上,杨妞花受尽了折磨。她被打骂,在大冬天被丢在门口盯梢,甚至被迫用开水洗头发。
最终,她被卖到了一个聋哑家庭,养父对她苛责,让她早早辍学打工。她的童年,充满了痛苦和孤独。

而杨妞花的父母,自从女儿失踪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寻女之路。他们走遍全国各地,花光了所有积蓄,却始终没有找到女儿。
最终,杨妞花的父亲郁郁而终,母亲也在绝望中离世。这个家,只剩下杨妞花的姐姐一人。

2022年,杨妞花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她一眼认出了余华英,这个让她恨之入骨的女人。
在她的指认下,余华英终于落网。杨妞花的坚持,不仅为自己讨回了公道,也为其他受害者带来了希望。

余华英的落网,只是正义的开始。在法庭上,她多次翻供,试图将责任推给丈夫和情夫。她声称自己只是“从犯”,甚至辩称“是龚显良提出的拐卖计划”。铁证如山,她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
2023年9月,贵阳中院一审判决余华英死刑。她不服,提出上诉。2024年10月,案件重审,她再次被判处死刑。

2024年12月,二审维持原判。2025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她的死刑。在执行前,余华英会见了自己的女儿。
这个曾经卖掉自己儿子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想起了那些被她毁掉的家庭?我们不得而知。

余华英的伏法,不仅是对她个人的惩罚,更是对17个受害家庭的慰藉。杨妞花在得知消息后激动得关掉了直播,她的姐姐也难掩兴奋。代理律师更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
余华英的伏法并不能完全弥补那些家庭的伤痛。许多被拐儿童至今下落不明,他们的父母仍在寻找。余华英的罪行,不仅毁掉了孩子们的童年,也让无数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她的死,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帮助那些仍在寻找孩子的家庭。
余华英的伏法,让我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但也让我们意识到,拐卖儿童的罪行依然存在。每一个被拐的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我们不能只靠法律的惩罚,更需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悲剧的发生。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看好自己的孩子,教育他们不要轻信陌生人,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家人的爱中长大。
余华英的死刑,是对过去的终结,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愿天下无拐,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