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德国商人捞到唐代沉船,要价4000万美元卖给...

文与史的传奇 2024-11-05 04:43:41

上世纪九十年代,德国一位名叫沃特法的水泥厂老板无意间听手下工人提及在印尼婆罗洲与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底沉没着大量珍宝。

沃特法听了十分动心,隐约觉得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为此他直接遣散掉水泥厂里的工人,又将水泥厂卖掉,用这些钱买来了一艘打捞船以及船上的装备仪器等物品。

待一切准备妥当,沃特法即刻带领团队一起前往了印尼那片“埋藏珍宝的海域”,梦想着借此大赚一笔。然而想从海底打捞到宝藏并非易事。在海上,沃特法和他的团队经历了重重考验,结果却只打捞到了两艘小型沉船。船上的文物大多只是一些普通瓷器,其整体价值并不高。

就在团队成员极为失望,都想着沃特法可能要打道回府时,不料他却组织团队再度对海底进行更深更广的打捞。事后证明沃特法的决策是对的,因为这次打捞的结果将令世界为之震惊。

这场打捞发生在一九九八年八月,沃特法打捞团队竟意外在勿里洞外海海域的一堆黑色礁石中发现了一艘古沉船,沃特法团队将其命名为“黑石号”。其实这艘古沉船乃是一艘中国的唐代沉船。根据史书记载,我国在唐朝时便与阿拉伯人通商频繁,而“黑石号”则是其中一艘商船。

只可惜在一次远航货运中,黑石号不幸触礁,沉入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并最终在千年之后被打捞上岸。经沃特法团队对沉船上文物进行整理后,总计清理出六万七千多件金银玉器、陶瓷、象牙等珍贵文物。

消息传开后,沃特法并没想过将这些文物归还中国。为此我国诸多博物馆只好向沃特法表示了购买意愿。沃特法毫不客气地开出了四千万美元的购价,约合当时三亿多人民币。面对这场天价买卖,我国也只能选择放弃。

不久后,这批沉船文物就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被新加坡买走,被展览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中。时至今日,这些中国文物依旧只能和国人隔海相望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