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猝死青岛之谜:为何喝完一杯橙汁后就七窍流血而亡

天娇动物 2022-10-27 20:22:32

1927年3月29日夜里,身在青岛别墅内的康有为与几名前来拜访他的同乡人正在开怀畅饮。

几人许久不曾见面,如今难得再次相聚,康有为特意摆了丰盛的宴席来招待他们几人。

酒过三巡,众人兴致已尽,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的康有为端起桌上的一杯橙汁一饮而尽,随后便辞别了众人。

在场众人都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见到康有为的最后一面。

因为,就在第二天,康有为突然腹痛难忍,呕吐不止,虽然在紧急治疗后有所好转,但是仍旧在31日凌晨五点七窍流血而亡。

但是奇怪的是,关于他的死因,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调查结果。

康有为

康有为到底是怎么死的?

关于这个问题,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流言猜测口口相传,然而,他的几位同乡却坚持认为:康有为是被人害死的。

因为,就在康有为死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30日的晚上,在呕吐后以为病情略有好转的康有为曾经与几位门生弟子一同登上了别墅的露台。

望着眼前的良辰美景,康有为说了这么一句话:“这里已经不再有我可以立足的地方了,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愿客死他乡。”

这句话从这位声望盛极一时的思想家口中说出,似乎有些意味深长,但是与康有为亲近的人都知道,康有为这么说并不是毫无道理,他的生活,并非是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

康有为与家人矛盾重重的思想家

作为著名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康有为和他的弟子梁启超存在着诸多的不同。这位在史书记载中有着光辉形象的革命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也正是因此,关于康有为此人,一直是存在着许多的争议。

有人说他领导变法,提倡维新,是满腔热血的革命先驱,也有人说他沽名钓誉,欺世盗名,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对于这些说法,康有为从未有过直接的表态。因为对他而言,或许这些说法都不存在错误。康有为的一生,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他出身名门,却仍对钱财、地位有着难以言喻的执着。他自幼聪颖,号称神童,却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名落孙山。他提倡维新变法,却又对腐朽的清王朝忠贞不渝。

梁启超

对于康有为而言,这些矛盾,或许就是他痛苦的根源。从通常意义上来说,康有为是一个俗人。他的居功自傲早在公车上书时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落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国内,引得众多正在北京参与科举考试的仁人志士群情激愤。

此时,康有为站了出来,他偕同其得意门生梁启超,集结了当时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合上书,希望光绪帝可以下达拒绝签署耻辱条约《马关条约》的圣旨。这就是后世留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事件影响极大,对后来的变法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这也是康有为人生中最光辉的时刻。

在后来的自述中,康有为也多次刻意放大自己的功绩,将这一事件的功劳尽数揽于一身。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拿着众多仁人志士的联名书信的康有为,根本就没有把这封书信递交给朝廷。

《马关条约》

也就是说,这次上书运动,更像是康有为利用众人的一腔热血造出来的一场大势。

而在紧随其后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作为名义上的领导人,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在康有为的眼中,戊戌变法,似乎更像是他谋求权力和名望的一个手段,在四处游说的期间,康有为甚至提出了中国领土迁至巴西、中日合并这样一些荒诞不经的言论。

从历史角度上看,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是,身为领导者的康有为,却并未像“戊戌六君子”那样以身证道,悍然赴死。在听闻风声的第一时间,康有为丢下了正在策划下一步行动的盟友,携带着仆人逃往了海外。

在谭嗣同等人站在处刑台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话语时,康有为已经坐上了前往海外的船舶。

被迫出逃海外的康有为并没有落魄,相反,他过得比之前更加的风光。

戊戌六君子

一路上,康有为周游列国,他打着“募资继续进行变法”的旗号,大量从海外的有志华裔手中攫取钱财。但是这些钱财最终的流向只有康有为的腰包。

不仅如此,在日本期间,康有为还又娶了一个日本妻子市岗鹤子。

鹤子已经是他的第四个妻子,在嫁给康有为时,她只有十六岁。

对于康有为而言,婚姻并不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事情。康有为的一生沉溺色欲,而婚姻在他生命中的地位,更像是色欲带来的一个附属品。

因此,康有为一直倡导的都是一夫多妻制,在他看来,婚姻的本质不过是他去养一个女人。

这也促成了鹤子的悲剧,在嫁给康有为后不久,对她失去了兴趣的康有为便时常将她冷落,在康有为对年轻肉体的痴迷散去后,这场婚姻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长期的孤独令鹤子对家庭的依恋也变得畸形,她爱上了康有为的儿子(与另一位妻子所生),并且有了他的孩子。

在怀有身孕后,鹤子离开了这个家庭,回到日本将这个孩子生了下来。她再也没有见过康有为,也再也没有去过中国。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这段不伦之恋和由此诞出的结晶,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对于鹤子的离去,康有为显得不以为然。对于他而言,这段旅居途中意外产生的婚姻,不过是一场意外。

一次失败的复辟

在康有为在海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的时候,国内的形势产生了剧变。戊戌六君子的就义,仿佛点燃了一把烈火。而清政府的统治,也即将被这把烈火焚烧殆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腐朽的清政府连同封建主义一同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然而,听闻这一消息的康有为却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他从来都没想过要推翻清王朝。一直以来,康有为的潜意识里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一个拥护朝廷,一心求变的先进分子,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让清政府变得更好,又或者说,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

辛亥革命

而如今,孙中山的做法显然与他的理念背道而驰,这是康有为所不能接受的。

于是,在1917年,康有为联合了北洋军阀内部的反动派,妄图将被废位已久的溥仪重新推上王位,重振大清。

可是,康有为显然认错了形势,此刻的他,连之前值得为外人道的先进思想都尽数摒弃,他没有看清楚时代的洪流,想要逆势而为。 这使得孙中山对其也产生了鄙夷。

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封建复辟没能掀起半点风浪,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历经此劫,康有终于认清了形势,对复辟封建帝制再无半点想法。他完全摒弃了思想家:革命家等一系列身份,狼狈地流落在上海,用手中剩余的大把早年募集得来的钱财游离于各大风月场所之中。

而这也使得他快速败光了早年间的积蓄,最终狼狈地离开了上海。

溥仪极具争议的死亡

至此,复辟失败,失去了所有政治地位,并且身无分文的康有为在流浪了一段时间后,决意前往山东青岛,在那里,有他早年认识的日本友人相助,康有为的生活也过得颇为滋润。

他买下了一栋别墅,打算留在此地安享晚年。

在康有为买下这栋别墅时,一位日本友人曾经劝阻他,因为这栋别墅的主人,最后的下场都有些凄惨。从风水角度考虑,这栋别墅虽然地理位置和景色都很好,但是唯独其“凶宅”的属性,使得它即便是以极低的价格抛售也一直未能售出。

但是康有为表示并不在乎,他笑着对这位友人说到:“哪有什么凶宅一说?就算真的有,他也镇不住我!”

友人见劝说无效,便也没再多说什么。买下这栋别墅后,康有为隔三差五便会来到青岛享受一段时间。待到手头宽裕了,再回上海极尽风月之事。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上海被国民党完全占领,这偌大的一个城市,再无半分康有为立足之地。

康有为在青岛的别墅

被逼无奈,康有为只得做出决定,永久性地留居青岛。

然而命运无常,定居青岛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便在一场与同乡的宴席之后暴毙而亡,这样的死亡方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在这个时代,康有为的死显得是那样的无关紧要,没有人关心他是怎么死的,只有他的儿女和寥寥数个友人表现了对此事的关切,但是始终没有什么结果。

民间对康有为的死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在早年前被慈禧下了终身的追杀令,数十年过去,终于被杀手找到了他的具体位置所在。

但是这种说法存在诸多疑点,康有为的行踪从未加以掩饰,若是慈禧派出的杀手,何必到现在才动手?

也有人说,康有为是被国民党或者日本人害的,前者是因为国民党一直对康有为这样的迂腐顽固分子有些看不上眼,而后者则是因为康有为曾经在拥护大清复辟过程中与日本天皇产生过利益纠葛。

但是这两者也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去支撑这个观点,因此并不具备太高的可信度。

慈禧

康有为的家人曾经出面解释过,康有为可能只是因为食物中毒而死,并非遭人陷害。但是,这种说法也缺乏实际的调查结果支撑,只是家人一厢情愿的猜想。

有关康有为死亡的真相,距今接近百年仍旧笼罩在迷雾之中。这位一生都活在争议之中的人,就连死亡都是如此的戏剧性,可以让后世为此再度争议许久。

但是,对于康有为而言,对于自己的死亡结果,或许他早已经有所感知。只是他始终不曾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突然到来。

也许,自从当初他背叛了戊戌六君子,只身一人流亡海外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死了。对于他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来说,生与死之间的界限似乎也会变得有些模糊。

没有人知道,在南下的船舶上,望着茫茫的大海,彼时的康有为在想些什么,或许是和临终前夜仰望星空时一样,从那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国家再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无论如何,这位曾经声明盛极一时的革命先驱者,他的死亡实在算不得体面。

他苟延残喘了二十年的生命,终究是在那个晓星沉沉的夜里随风飘散了。而一切有关他的功过是非,至今为止,仍然未能被历史印上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0 阅读: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