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三国鼎立》(82)——夷陵之战三方得失

阿铭二哥 2023-03-15 15:53:35

一、(蜀)汉一方完败。

土地、军队遭受重大损失。

夷陵之战前,(蜀)汉与东吴的交界在巫山一带,战后巫山丢失,边界后缩至白帝城。巫山对于(蜀)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江三峡中,起于巫山的巫峡水势相对平坦,进退容易。白帝城面临的是最为险峻的西陵峡,进攻容易,一旦失败,后撤就十分困难。退缩到白帝城,也就意味着(蜀)汉再也无法东出,除非强大到可以确保一出而胜,就像后期的西晋一样,以(蜀)汉国力难以达到这一步。

诸葛亮始终不渝地坚持联吴抗曹,这也是原因之一。

其实刘备是有机会赢的,还不止一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占据秭归打通武陵通道后,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屯兵不前,保持大军压境的态势,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四出骚扰东吴,同时联络武陵土著部落也采取这种骚扰战术。

一方面与孙权讲和,谋求更大利益。孙权本就有求和之意,如长期与刘备僵持不能撤兵,就会担心曹魏乘虚而入(后来果真如此),一定会同意刘备讲和,至于出让多少利益则未可知,但起码刘备可以稳守巫山、秭归,占据地理优势,时时威慑孙权。

能够迫使敌人讲和,又能有效开拓疆土,刘备的伐吴就是取得了成功。上兵伐谋,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明显操之过急。

第二个机会,占据夷陵后,以部分兵力与吴军在猇亭相持,牵制吴军。另外派出一支部队沿澧水流域穿插,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这是毛泽东对此战的分析意见,应该可行。

陆逊担心的也是这点,所以在得悉刘备放弃水军时才松了口气,才认为有了战胜刘备的机会。

刘备的失败并不是因为陆逊的火攻,也不是七百里连营的部署。刘备自己就是个火攻高手,曾经火烧博望坡,击败夏侯渊,这时对防止敌人火攻做了周密的防护,安排士兵在有水的地方扎营,就有便于救火的意图。

七百里连营也是地理环境限制,只能如此。

刘备失败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战线过长;一是时间太久。过长的战线分散了兵力,增大了补给的难度。太久的时间消磨了士气,滋生了倦怠之态,丧失了警戒之心,就像陆逊说的已经不能“精专”,而所有这些都和刘备的战略目标过高有直接的关系。

刘备的失策在于求胜心切以至操之过急,想乘胜全取荆州甚至灭掉吴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夷陵之战并非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双方兵力其实相差无几。孙权上书曹丕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加上刘备后方守护补给线的部队和战略预备部队不会超过六万五千人。

吴军是五万人。

之所以有人把这次战役说成是以少胜多,是因为有记载说吴军消灭(蜀)汉军队八万人。这里面有个误算,是把(蜀)汉军中的民夫也算成了作战人员。(蜀)汉军战线过长,又是在山区,需要大量的民夫来运输粮草军械,按最保守的一比一的比例来算,(蜀)汉军中一半是民夫,这和八万人的说法大致吻合,也就是说(蜀)汉军前线作战人员还少于吴军。

二、东吴一方完胜。

除了与(蜀)汉此消彼长的战果,即将边界扩张到巫山;几乎全歼(蜀)汉入侵部队外(说刘备“仅以身免”有些夸张,但跟随刘备逃回白帝城的只有少量士兵应该是事实),还获得了两个巨大的收获。

第一个是孙权得到曹丕封赐的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封吴王,加九锡的政治地位。

夷陵之战时,孙权最担心的是曹魏趁虚而入,所以将前线指挥作战的使命全权交给陆逊,自己则专注于与曹魏的联系,密切关注曹魏的动向,确保曹魏不会发兵攻吴。

夷陵之战初期,孙权派遣都尉赵咨出使魏国。

赵咨,字德度,南阳人,博闻多识,应对敏捷,是个难得的外交人才。出使魏国时,曹丕故意刁难,赵咨随机应变,不卑不亢,不光化解了曹丕的刁难,还不失时机地讽刺挖苦了曹丕一下。

曹丕问赵咨:“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啊?”赵咨回答说:“聪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问赵咨凭什么这么说,赵咨回答说:“鲁肃还是个普通人时,吴王就接纳了他,这是聪明的表现;把吕蒙从士兵提拔为将军,是明智的表现;抓获于禁但不加害,是仁慈的表现;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智慧的表现;占据三州(荆州、扬州、交州)虎视天下,是雄威的表现;屈身于陛下,是智略的表现。”

曹丕又以嘲讽的口吻问赵咨:“吴王有没有点学问啊?”赵咨说:“吴王有战舰万艘,士卒百万,任贤使能,胸怀大志,只要有空,就会博览史书,探索历史变化的奥秘,从不效仿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当时曹丕的《典论》刚完成不久,正得意洋洋地四处散发,赵咨以此讽刺曹丕只是个寻章摘句的书生。

曹丕又恐吓赵咨说:“我可以征伐吴吗?”赵咨说:“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征伐就尽管来,东吴自有防御你的办法。

曹丕还不死心,直接问:“吴怕不怕魏?”赵咨回答:“吴有带甲百万之众,有长江、汉水为凭,怎么会怕魏呢?”曹丕又问:“吴国里像你这样的人有多少?”赵咨回答说:“比我聪明得多的还有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人,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赵咨频繁出使魏国,魏国人对他很尊重敬仰,孙权听说后很高兴,任其为骑都尉。赵咨向孙权进言说:“魏国不会始终坚守同盟约定的,为今之计,应该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劝孙权称帝。

曹丕紧接着要求孙权将儿子孙登送到魏国做人质,当然是以封官赴任为借口,孙权自然不肯,上书辞封,又派西曹掾沈珩去向曹丕道谢致歉,并进贡奇珍异宝。

史书中又出现了几乎和曹丕与赵咨交谈内容一样的记载,这就有些奇怪了,后世研究历史的人怀疑这是赵咨、沈珩等出使的人为显示自己的功绩而夸大其词。也许有这样的因素,不然曹丕就真的太笨了。沈珩事迹记载了沈珩在曹丕面前离间曹丕与刘晔的关系一事,让人难以相信,自夸过了头,反而露出了马脚。

夷陵之战后,孙权立即派人给曹丕送去捷报,说明缴获了多少印绶、斩杀了多少首级、占领了多少土地等,并为众将士请功。曹丕送给孙权鼲鼠裘衣、明光铠甲、战马,还有自己写的《典论》和诗赋,下诏表彰激励孙权。

整个夷陵之战期间,孙权就这样和曹丕周旋,其目的就是要稳住曹丕,确保曹丕不出兵攻吴,为夷陵之战的最终胜利争取时间和空间,事实证明,孙权的这个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孙权确实聪明。吴军将刘备赶到白帝城后,徐盛、潘璋、宋谦等将领纷纷上表孙权,要求继续攻打刘备。孙权征求陆逊等人的意见,陆逊和朱然、骆统等将领则认为曹丕正在集结部队,表面上是要帮助我们攻打刘备,实际上居心叵测,不可不防。孙权立即下令停止攻打刘备,回军布防,防止曹丕的进攻。

其实不光有曹丕趁虚而入的原因,还有(蜀)汉方加固了防御,孙权没有必胜的把握。刘备败退到白帝城,赵云立即率后备部队从江州火速赶往白帝城救援刘备,布置防御。吴军要想拿下白帝城还是很有难度。

孙权另一个巨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陆逊这个难得的军队统帅。

周瑜、鲁肃相继去世后,东吴统兵主帅只有吕蒙一人。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庆功会上,孙权增加吕蒙的军乐队人数,亲自为其选拔下属官吏,将南郡、庐江(吕蒙亦是庐江太守)二郡的太守仪仗队合并,以盛大的仪式送吕蒙回军营。同时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吕蒙坚决不要金钱,孙权不同意。谁知乐极生悲,吕蒙身体本来不好,此时染病,生命垂危。孙权当时在公安,将吕蒙接到内殿医治,悬赏能治好吕蒙者赐千金。

孙权深知取荆州杀关羽后的严重后果,刘备随时可能兴兵报复,曹操又虎视眈眈,如果没有吕蒙统兵,东吴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孙权对吕蒙的病情非常关心。

想时刻看到吕蒙,又担心打扰吕蒙,影响其休息,就在墙壁上打了一个小孔来观察。看见吕蒙病情加重,就心痛惨慽;看见吕蒙能稍微吃点东西,就高兴,和左右的人一起言笑;看见吕蒙吃不下就叹息,夜不能寐。

吕蒙回光返照时,看上去病好了,孙权为此大赦天下。不久病情加重,孙权亲自探视,见人力已经不可挽回,就请道士在星辰下为吕蒙做法事,想借天之力保佑吕蒙,结果还是回天乏术,吕蒙去世时年仅四十二岁。

吕蒙临死前,孙权曾问过吕蒙由谁来继承他的位子,吕蒙推荐了朱然。

朱然,字义封,是朱治姐姐的儿子,本来姓施。朱治最初没有儿子,在朱然十三岁时,朱治恳请孙策同意将朱然过继为自己的儿子,改姓朱。

朱然小时候和孙权一起读书,是同学,关系很好。长大后在平山越、抗曹操、擒关羽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吕蒙死时,朱然任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孙权假朱然节,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时,孙权并没让朱然统兵,也许是从小一起长大,孙权对朱然十分了解,知道他没有统帅之才,而是任用陆逊为大都督,朱然只是陆逊统率下的一部而已。

孙权启用陆逊需要极大的胆量,要冒极大的风险。此前陆逊只是在平山越和偷袭荆州时略有建树,并没有单独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和经验,现在要把几乎可以决定东吴生死的指挥权交给陆逊,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陆逊和他手下的将领相比,资历浅,年纪轻,丝毫没有优势。手下将军有的是孙策时旧将,有的是公室贵戚,都自大矜恃,不相听从,统率起来十分艰难。

陆逊上任伊始,就采取强硬姿态,召集众将,拔剑出鞘,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都有所忌惮,现在来犯,是强劲的对手。诸位都受国恩,应当和睦相处,共同消灭来犯之敌,报答国家厚恩。我虽然只是个书生,但受命主上。国家之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指挥,是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能忍辱负重。诸位各任其事,不要再多说什么。军令在此,不可冒犯。”

但诸将并不是口服心服,对陆逊的很多战略部属都有异议,甚至反对。安东中郎将孙桓违令出战就是例子。等到最终打败刘备,诸将才口服心服。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陆逊遇到困难都是自己克服,确实做到了忍辱负重,从来不把矛盾上交给孙权。孙权后来听说了军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专门问陆逊:“你当初为什么不把诸将违反你指挥的事情告诉我呢?”陆逊回答说:“这些将领都是国家栋梁之才,我愿意像蔺相如、寇恂那样顾全大局,与他们和衷共济,共同为国效劳。”

陆逊一战成名,成为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江东名帅。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宋人洪迈在其所著《容斋随笔》里,对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江东四杰虚怀若谷、互相推举、惺惺相惜,孙权用人不疑、江山相托,君臣同心同德和睦默契,终成大业的情形赞不绝口。并认为吴之所以能够鼎足三分,绝非偶然,而是和孙权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智有极大的关系。

这里面洪迈有混淆概念、事实之嫌,这四个人中除了周瑜推荐鲁肃自代外,其余的都不是互相推举,鲁肃推荐的是严畯;吕蒙推举的是朱然。

三、曹魏一方是最大的输家。

各位读者也许会觉得奇怪,曹魏并没有参与到夷陵之战中,怎么会成为最大的输家呢?

三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的曹、孙、刘三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或者单独灭掉另外两方,或者联合其中一方灭掉另一方,再来互相对决灭掉剩下的那一方。

三家都有这种想法,三家都以一统天下为终极目标,而以实力论,只有曹魏有能力灭掉孙、刘,就看曹魏能不能抓住机会。前面讲过,曹操夺取汉中后本来有机会攻取益州,将刘备赶出甚至消灭,这样的话就没有(蜀)汉了,可惜曹操没抓住机会。

夷陵之战又给了曹魏一个巨大的机会。

曹操攻取汉中后得到的只是攻取益州这个单独的选择,夷陵之战时,曹丕得到的是可以灭(蜀)汉,也可以灭东吴的两个选择。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曹丕不光是一个也没选,反而还为名义上臣属于自己的孙权夯实了今后称帝的基础。

先看曹丕有没有灭(蜀)汉或者灭东吴的可能。

最早看到这个机会的是魏侍中刘晔。夷陵之战前,刘晔就判断刘备一定会攻打东吴。孙权在受到进攻后再次称臣时,刘晔也判断孙权是假意投降,属于“因难求臣”,不是真心。

刘晔的分析判断都很精准,孙权外有强敌,又怕曹魏趁虚而入,所以才投降。其目的一是使曹魏无进攻东吴的理由,二是可以对外宣称得到曹魏的援助,以此来震慑刘备。

刘晔认为,如今天下三分,我方十有其八。吴、蜀各保扬州和益州,依靠地理形势相守,危急时刻互相救援,这是小国的生存之道。现在他们竟然互相攻击,就是自取灭亡。

因此,刘晔建议曹丕集中优势兵力攻吴,我方渡江攻其内,(蜀)汉顺流而下攻其外,不出一个月,就可以灭亡东吴。东吴灭亡,(蜀)汉即孤立无援,就算割让东吴的一半给(蜀)汉,(蜀)汉也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何况(蜀)汉得到的是东吴的外围,我方得到的是东吴的腹地!”

如此良机来临,曹丕居然说:“东吴称臣投降,我们却去征伐他,这会让天下想来投降的人起疑心,害怕会遇到同样的事情,不能这样做。我一面接受东吴投降,一面派部队袭击(蜀)汉后方呢?”

刘晔回答说:“(蜀)汉远,东吴近,如果(蜀)汉知道我们袭击他后方,立即回军,我们就没办法了。现在刘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听说我们伐吴,知道东吴必亡,一定会高兴地进军和我们争抢东吴的地盘,不会改变计划压抑愤怒来救援东吴,这是必然的。”曹丕不听,接受了东吴的投降。

应该说曹丕君臣看到了这个机会,只是在选择进攻哪一方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曹丕主张伐(蜀)汉,刘晔主张伐东吴。其实伐哪一边都可以,都有胜算。

伐吴的胜算刘晔已经分析了,但他反对伐(蜀)汉的理由并不充分。曹操伐汉中时的情形和这时有相似之处,也是刘备和孙权在荆州对峙。刘备听说曹操取汉中后,以土地换和平,回军来救。孙权并没有尾追刘备,刘备也没来得及赶回成都,曹操都还有夺取益州的可能。

现在曹丕如果伐(蜀)汉,刘备回军,孙权就会尾随而来,刘备不光救不了(蜀)汉,连自身能否保住都是问题。所以,伐(蜀)汉也是可行的。

很奇怪的是,曹丕君臣讨论这个问题时,都没有谈到或者与(蜀)汉联盟伐吴,或者与吴联盟伐(蜀)汉,都是谈的自身单独作战,不明白为什么没想到联盟一方的问题。

回想起曹操死时,刘备派人吊丧进贡,曹丕如果不是因为个人情绪而拒绝并杀掉刘备派出的使者,此时不正好可以联盟吗?或者东吴已经投降,不正好可以利用吗?从曹丕君臣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曹魏并没有实力同时灭掉两方,必须要联合一方才行。

遗憾就在这里,不论是曹丕的伐(蜀)汉,还是刘晔的伐东吴,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实施,痛失灭掉一方的大好机会。

曹丕在得知刘备七百里连营时,曾经嘲笑刘备“不知兵”,在夷陵山地作战,换成谁都只能那样做。曹丕该攻打东吴的时候不打,等夷陵之战结束,孙权收军部署好防御了,却以三路大军伐吴,这才真叫“不知兵”。

再来看曹丕是如何帮助孙权夯实称帝基础的。

孙权投降,曹丕要拜孙权为吴王,刘晔竭力劝阻,认为孙权虽然有雄才,也不过是原来汉朝的一个骠骑将军、南昌侯罢了,官职轻微,势力卑下。江东士民本来有畏惧魏国的心理,不能强迫他们与孙权结为一体,成就孙权的阴谋。

如果非要接受孙权投降,可以提高他作为将军的地位,封十万户侯,不能立即封他为王。王位离天子之位只差一级,有些礼制、服饰都混乱为一体。孙权为侯,江南士民和他没有君臣之义。他本来就是假投降,现在我们相信了,还封他为王,崇高其名位,确定了江南士民和他的君臣关系,这是为虎添翼啊。

孙权接受了王位,等到(蜀)汉军队退回之后,表面上尽礼尽力地侍奉我们,使吴国内的人都知道,实际上采取无礼行为激怒陛下。陛下一旦赫然发怒,兴兵讨伐,孙权就可以告诉士民说:“我委屈自己侍奉魏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魏国还要无故讨伐我,一定要打残我的国家,俘虏我的百姓子女作为僮隶仆妾。”吴国士民没有不相信他的理由,就会因此而愤怒,上下同心,战斗力增强十倍。

可惜曹丕还是不听从刘晔的劝阻,坚持封孙权为吴王,派太常邢贞持节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而其后发生的事情果然如刘晔所料。

孙权亲自迎接邢贞。邢贞见到孙权后,一副骄横跋扈的神情。东吴众臣群情激愤。中郎将徐盛十分气愤地说:“我们不能奋力拼搏,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会盟求和,实在是耻辱!”情急之下,不禁泪流满面。邢贞知道后,对随行人员说:“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丕不但没得利,反而让利,这样的渔翁还真是少见。

夷陵之战的意义在于确定了三国的边界,自此以后,一直到(蜀)汉被灭,三国之间的边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刘备以倾国之力伐吴却惨遭败绩,退到白帝城后,羞愤交加,染病不起,驻跸不行,(蜀)汉政权一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刘备该如何善后呢?下期再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