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变前的最后警告,你一定要读懂!这5类人须警惕肝脏杀手!

凌丝评健康 2025-04-17 12:51:12

2025年3月29日,全网粉丝超800万的网红“面筋哥”程书林因肝癌晚期去世,年仅52岁。他曾因魔性神曲《烤面筋》爆红,却在生命的最后9个月里与肝癌殊死搏斗,他的女友在讣告中写道:“他用最坚强的毅力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

面筋哥早在2018年确诊肝硬化,2024年病情急转直下发展为肝癌晚期,尽管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但病情仍持续恶化。他的经历让人痛心,也敲响了警钟。

五类肝癌高危人群

一定要格外警惕!

01乙肝/丙肝感染者

病毒性肝炎堪称肝癌的最大诱因。在我国,乙肝患者数量众多,他们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0倍。乙肝和丙肝病毒会在人体内持续破坏肝细胞,引起肝脏的慢性炎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就容易形成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最终可能恶化为肝癌。而且,很多乙肝/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不适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

02长期酗酒者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据统计,58%的肝癌与饮酒相关。长期酗酒就像是给肝脏不断施加“酷刑”,使其不堪重负,久而久之,肝脏功能逐渐受损,肝癌的发生风险也大大增加。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是降低肝癌风险的重要措施。

03脂肪肝患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高脂饮食的人群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脂肪肝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脂肪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进而演变为肝硬化,最终增加患肝癌的几率。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对于预防脂肪肝和肝癌至关重要。

04接触黄曲霉毒素者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它常常隐藏在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中。在一些温暖潮湿的地区,食物储存不当很容易滋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人们一旦误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毒素就会在肝脏内蓄积,对肝细胞造成损害,长期积累下来,就可能诱发肝癌。

05有肝硬化或家族肝癌史者

肝硬化可以说是肝癌的“前奏”,肝脏长期处于肝硬化状态,肝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而家族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肝癌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肝硬化男性,由于代谢功能下降、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患肝癌的风险更高。

早发现是战胜肝癌的关键。对于肝癌的早期筛查,有2种检查方法值得推荐。

肝脏B超

肝脏B超是一种无创检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肝脏的形态、结构,能够发现肝脏内的异常肿块。这种检查方法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对人体没有损伤,是肝癌筛查的常用手段之一。

甲胎蛋白(AFP)检测

甲胎蛋白(AFP)检测则是通过抽血来完成的。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胎儿时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蛋白质,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甲胎蛋白含量非常低。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甲胎蛋白的合成会增加,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水平也会升高。因此,甲胎蛋白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肝癌。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40岁起就建议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而对于上述5类肝癌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开始筛查,并增加筛查的频率。只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肝癌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扫码测健康指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