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农村的春天耕作季节里,远远望去是一片壮观的梯田,能听到到处都是犁田和耙田呦呵声,哟呵牛加快耕田的速度,牛在前面,人在后面。
也经常能听到大叔、大伯们的山歌声: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自己的家乡,仿佛对该年的丰收充满信心,比以往的产量收益更多。
直到现在,牛在农村已经很难见到了,想不到的是大量耕地已经搁荒了,耕田只能留下的是儿时的回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往大城市靠拢,也许是社会进步了。
心里有一个想法:如果房产不向四线城市发展,农民就会被迫进城。农村中,上一辈鼓舞下一辈进城,实际上搞粮食生产的农民将会越来越少,这样形成一个非常不经济的活动。
也因此会越来越多的农民,除非在各种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用支付过多的劳动力才肯继续从事粮食生产,否则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大面积出现了弃耕撂荒。
在农村天气好的时候,用无人机拍摄下,可以看到以往最适合粮食生产的地方,越来越多出现大量的荒地。
以前水稻收完种小麦油菜,自从不让烧以后我们这里大多数就种一季水稻了。
最适合粮食生产的地方都种上了高楼和厂房[汗]
做一天工可以买一担谷子,种一亩田除了各种现金投入还有操不完的心,时不时要花工管理,到最后还不一定有收获(天灾什么的)。
高产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的,而不是大规模机械化。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