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部经典作品,整部剧色调灰暗,满屏都充斥着沉郁的气氛。偶有晴天户外场景,阳光看上去也没有温度。底层的男孩女孩,遇到工作是“到处玩儿”的富二代,开始了令人窒息的交集。
以下是对电影《燃烧》的十个细节解读和分析。
1.在李钟秀找不到惠美的时候,借宿管阿姨打开惠美租住的房间,看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间,以及始终没有见到他曾喂了很久的猫,开始怀疑这些是否是惠美的谎言。
2.李钟秀在找不到惠美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惠美母亲的小吃店,询问她们惠美小时候掉井的事情是否属实,而惠美的母亲和姐姐的反应十分诧异,一致说没有这件事。
3.电影中李钟秀几次接到了对方不说话的电话,直到他在焦急寻找惠美的时候神秘电话终于接通了,原来是他离家出走了十六年的母亲。
母亲突然出现的理由和这个桥段也十分突然,但她带来了李钟秀最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惠美口中的那口小时候掉进去好几个小时的枯井是真实存在的。
母亲没理由骗他,如果记不清可以直接说不记得,但她的记忆很清晰,也很确定。
从惠美家人的态度来看,她们显然对惠美带有“偏见”且很冷漠,本和李钟秀说过,惠美既不和家人联系也没有朋友,比她表面上看到的更加孤独。一般普通家庭,家人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联系,显然惠美和家人的关系疏离到了不正常的地步,按此推理,她的家人不记得她小时候掉井里的事情便说得通了。
惠美在家里是个不受重视甚至被嫌弃的存在,姐姐的“不还完欠债不准回来”也十分耐人寻味。她何以得知惠美负债了?如果惠美和家里长年不联系,假设真的欠债,也没有可能会向家里去借,因为她知道她们根本不会理她。如果这句话是她姐姐擅自想象出来故意说的,可见惠美在家被排斥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也就是说,她是在一个丝毫没有感受过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的,她的四处漂泊,她去印度旅游的动机,她对心里的“great hungry”的寻找和填补,可能都源自于过去那段没有爱的缺失人生。
4.李钟秀是个底层悲哀人物,父亲有愤怒调节障碍,母亲因为受不了在他年幼的时候离家出走,结果好不容易出现了,却是因为手头太拮据才想到了这个儿子。
在相距多年才见面的场合,注意力却始终在手机上,时不时不专注的笑声刺痛了见到母亲内心激动的李钟秀。
父亲官司缠身,他到处找关系和门路依然回天乏力,一个人苦苦守着只剩一头牛的农舍,一边做兼职一边寻找惠美。
剧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三个人物都有其不幸的家庭背景。
5.惠美如果没有死在本的手里,她的结局似乎也已经注定是场悲剧。
她和本以及李钟秀三人第一次碰面吃肥肠锅的时候,惠美醉着酒说希望自己能像晚霞一样消失就好了,说希望自己从来没存在过就好了。透露出她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无论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精神上的空虚都令她感到折磨。
惠美生活放荡不羁,漂泊不定,喜欢自由,想到处走,去寻找她的“great hungry”。
这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如果底层人民只是单纯为了填饱肚子没有思想的人群,反而还能少受些心灵上的苦。
可是“great hungry”的存在与阶级无关,每个人都在渴望找到除了物质之外的生存意义,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惠美消失后,李钟秀在她的床上幻想她肌肤的温度,对她的思念与日俱增。他的生活是无趣和苍白的,只有惠美的出现带来了一丝情感需索上的满足,他开始放不下她。
6.本又何尝不是悲剧人物。
他的内心住着一头早已失控的怪兽,每过两个月需要投喂一次。他的人生是不断寻找猎物不断满足心里那头怪兽的奴隶之旅。
优渥的生活给了他心中怪兽滋长的条件,还记不记得剧中两次高富帅和白富美来他家的“聚会”?
一群人看着那个底层阶级的女孩像是在看一个跳梁小丑的表演,带着难掩的轻视和嗤笑,而那个女孩在滔滔不绝的述说中却没有任何感觉。
这种形式的聚会似乎像是一场投喂怪兽之前的“仪式”,心思敏感的李钟秀感受到了,第一次他就觉得不适,第二次他看不下去直接走人。也就是第二次,他才彻底看清了本对待这些女孩的态度,她们的存在只是用于寻乐子,只是一个小丑的表演,大家聚在一起观赏这些底层人民的可笑和卑微,仿佛满足了心理上的某种优越感。
为什么说本也是个悲剧人物?
在李钟秀告诉本他爱惠美的时候,本笑了。
他的礼貌中永远带着掩饰不住的轻蔑。
如果说惠美对他来说就是个只适合用来付之一炬的塑料棚,李钟秀又能是什么。
本的悲剧,大概就是,最终他也逃脱不了成为塑料棚的结果。
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傲慢,优越,自卑,压抑,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没有了。
但灵魂深处的卑微,真的用一把火就能彻底烧尽吗?
7.猫。
那是惠美去非洲旅行之前拜托李钟秀喂养的猫。
惠美说这只猫非常害怕陌生人,一有陌生人出现就会躲起来,以至于李钟秀喂养了半个多月都没有见到过它一次。
在怀疑它的存在真实性时,却在本的家里见到以及最终确认了它。如果真像本说的,惠美不告而别突然消失,为何她的猫会在他家里?而且他还骗他说只是一只没有了主人的猫。
惠美是那种去非洲旅行都要拜托别人照料自己猫的人,如果真的要去别的地方,肯定会提前将猫托付给别人,妥善安顿好了再走。如果她真的托付给了本,他就没有理由撒谎和掩饰。
猫的存在,它的出现,它的短暂走失,它的寻回,暗示了惠美不是任性地去了别的地方,而是像塑料棚一样被一把烈火给烧毁了。
8.李钟秀不断寻找那个本说很快就会烧毁的塑料棚,还暗示就在离他很近很近的地方。于是李钟秀到处寻找那个被烧毁的塑料棚,到最后也没能找到。显然,塑料棚是个比喻,本口中的塑料棚并不是真的塑料棚,而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女人。
他说得“离你很近很近的塑料棚”,正是走得很近的惠美啊。
9.唯一一头牛被牵走的场景暗示。
如果说惠美是孤独的,李钟秀又何尝不是如此。
农舍里唯一的陪伴就是那头小牛,他还算乐观,清理农舍时还会哼个歌,父亲的官司最终没能帮上忙,唯一的牛被带走,他的生活笼罩着说不出的压抑和无力。
当一件件一桩桩身处底层的破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对比本富二代骄奢淫逸肆意玩弄底层女孩的生活,作为一个切身体验过那种场景的旁观者,爆发似乎也是注定的。
10.关于李钟秀的写作。
写作从故事开头贯穿到了结尾。
他受过教育,专业修的就是写作,但从一开始他的写作就仅仅是“有在做”“还没有头绪”这种状态里。写作是需要灵感的,然而他自己都对生活充满了迷茫,下笔的时候要写什么呢?本问他想写什么,他回答不出来,只说,世界就像谜语一样。
那时候,恐怕他只希望父亲能顺利出来,牛能保住,惠美能重新出现,以及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工作。生活已经凌乱到了一地鸡毛,写什么呢?迷惑的灵魂要如何握住笔杆,还有始终无法令自己停止思念的惠美,在没有找到她之前,他还能有精力去做什么。
或许,当最后刀子扎进本的身体后,当熊熊烈火燃烧掉那辆保时捷和里面的人之后,他大概能够真正开始他的写作了吧。
只是当他遇到下一个本的时候,不知又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