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宣告灭绝!专家曾人工养殖,但最长只养了29天

灵韵诗画香 2024-11-28 15:11:56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1.5亿年,这是一个足以让人类文明史黯然失色的时间尺度。

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长江白鲟见证了地球的沧海桑田,经历了生物界的兴衰更替,最终却倒在了21世纪的门口。

这个曾经与恐龙共存的古老物种,这个中国特有的“活化石”,它的消亡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遗憾,更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敲响了长江生态危机的警报。

——【·长江白鲟灭绝·】——

长江白鲟的灭绝,是一个复杂而沉痛的故事。它并非简单的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多重人为因素叠加的恶果。

梳理其灭绝的过程,如同解剖一个时代的伤疤,触目惊心。

首先,不可忽视的是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的致命打击。20世纪70年代,长江流域的渔业活动进入了疯狂的增长期。

利益的驱动下,许多渔民开始采用“电毒炸”、“绝育网”等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

这些破坏性的捕捞方式不仅对白鲟成鱼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也使得白鲟幼鱼和鱼卵无法幸免,直接斩断了白鲟种群的未来。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长江中还能捕捞到体长超过7米的白鲟个体,而到了70年代,白鲟的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下降。这种断崖式的数量下滑,足以证明过度捕捞对白鲟种群的致命冲击。

其次,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白鲟灭绝的重要因素。随着长江流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导致长江水质急剧恶化。

水体富营养化、白色污染、水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破坏了长江白鲟的生存环境。

长江白鲟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它们需要清洁、流动的淡水环境才能生存和繁殖。而日益恶化的水质环境,无疑是对长江白鲟的慢性毒药。

再者,食物链断裂和食物短缺也是压垮白鲟的最后一根稻草。长江白鲟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处于长江流域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顶层。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长江中其他水生动物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导致长江白鲟的食物来源日益匮乏。食物短缺使得白鲟的生存更加艰难,也加速了其种群数量的下降。

此外,水坝建设对白鲟的洄游和繁殖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最后,人工繁殖的失败也宣告了白鲟最后的希望破灭。长江白鲟的自然繁殖条件极为苛刻,对水温、水流、底质等环境因素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而人工繁殖的尝试也屡屡失败,即使是存活时间最长的个体,也仅仅存活了29天。

这与中华鲟的人工繁育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凸显了长江白鲟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种种因素交织,最终将长江白鲟推向了灭绝的深渊。

——【·科研人员的努力·】——

长江白鲟的灭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以危起伟博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试图挽救这个濒危物种。

危起伟博士是中国白鲟研究的第一人,他几乎将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了长江白鲟的研究和保护上。

多年来,危起伟博士及其团队坚持在长江上进行科学考察,搜寻白鲟的踪迹。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期盼着奇迹的发生,却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归。

2003年,一尾受伤的白鲟被放归长江后,从此杳无音信。这成了人们最后一次见到长江白鲟的活体。

尽管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希望,但在长达几十年的努力无果后,危起伟博士最终不得不承认现实。

2019年12月23日,危起伟博士在《整体环境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正式宣布了长江白鲟的功能性灭绝。

202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正式将长江白鲟列为灭绝物种。这两次官方确认,如同两声沉重的丧钟,宣告了长江白鲟的最终命运。

危起伟博士的经历,展现了科研人员在物种保护工作中的艰辛和无奈。

他们的努力,虽然最终没能挽救长江白鲟,但却唤起了更多人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关注。

——【·长江生态保护·】——

2021年1月1日,长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这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长江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年禁渔”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多年酝酿和实践的成果。早在2003年,长江就开始实行定期休渔制度。

2019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行全面禁捕,为“十年禁渔”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十年禁渔”的核心目标是恢复长江的生态功能,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通过禁止捕捞,让长江的鱼类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

禁渔政策实施以来,长江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长江鱼类资源量有所回升,一些珍稀鱼类的数量也开始缓慢恢复。

例如,中华鲟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三峡水库的生长状况良好。

2019年,一位村民误捕了一条体长超过3米的中华鲟,这表明长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具备了孕育大型鱼类的能力。

除了禁渔之外,长江流域还开展了大规模的鱼苗增殖放流活动。

每年,相关部门都会向长江投放大量的鱼苗,其中包括“四大家鱼”、“长江三鲜”以及中华鲟等珍稀鱼类。

这些人工增殖放流的鱼苗,将为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提供重要的补充。

长江生态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还有常年坚持自费购买鱼苗投放长江的个体,他们的行动虽然微小,却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长江生态的修复。

——【·总结·】——

长江的未来,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长江的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未来的长江,不仅能够重现“千斤腊子,万斤象”的盛况,更能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长江白鲟的灭绝,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铭记这个教训,开启新的征程。

参考资料:

作别白鲟:苦追十九载,难逃悲剧;水生物种,频亮红灯 2022-07-28 19:00·南方周末

这一次我们多希望有漏网之鱼 2022-07-22 10:04·光明网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被认定灭绝 2022-07-22 17:30·上观新闻

拯救中华鲟:自然种群延续之艰 2022-07-23 19:13·新京报

白鲟倒在了黎明之前 2022-07-22 10:54·光明网

每周奇趣掠影丨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马来西亚破获史上最大象牙走私案 2022-07-23 08:04·界面新闻

长江白鲟正式宣布灭绝,已存在地球1.5亿年 2022-07-22 09:18·京城新闻

#MCN首发激励计划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