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说说中国海军航空兵,以前那叫一个“落后”。想当初,主要任务就是守着海岸线,装备也比空军差远了。直到这几年,海军发展快了,海军航空兵才算有了点盼头。可这装备更新,比起空军还是慢半拍。
你想啊,九十年代后期,海军航空兵主力还是歼-7、少量歼-8DH,攻击机也就是强-5,那玩意儿就只能扔扔普通炸弹。可同期,空军都装备了上百架苏-27、苏-30,歼-10、歼-11也搞出来了,一线部队都换上了新装备。 到2010年,空军第四代战斗机都超过400架了,海军航空兵却还缺着呢!好不容易2004年,引进了24架苏-30MKK2,这才勉强算入了第四代战斗机的门,但这数量,杯水车薪啊! 海军航空兵还得指望九十年代初就研制的歼轰-7,这性能,你懂的。一直到2005年,歼轰-7A才算有点现代化对地攻击能力,海军航空兵又采购了一百多架。可这玩意儿空战能力弱啊,海军航空兵急需提升对空作战能力,但经费有限,只能买些歼-10AH和歼-11B/BH。直到2017年,才把老旧的歼-7EH和歼-8DH全换掉,这速度,你说急不急人?
空军那边,歼-10B/C、歼-16、歼-20都装备了不少了。可海军航空兵呢?想买歼-20?一架8个亿,维护成本还高,海军还得花钱造航母、军舰、潜艇、舰载机,哪还有那么多钱给海军航空兵?就算买,也就一个团的量。而且,歼-20对海攻击能力不强,也不适合海军航空兵这种多任务需求。 歼-35舰载隐身战斗机也快出来了,要是再买歼-20,那不就意味着要同时装备两种隐身战斗机?这经济和后勤压力,谁扛得住?所以,海军航空兵只能在歼-10C和歼-16里选。歼-10C不错,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地/海打击能力都有,和现役的歼-10AH兼容性也好,价格也不算太贵。可它是单发战斗机,海上飞行风险大啊。 歼-16载弹量大,作战半径远,雷达也好,对地/海打击能力更是现役战斗机里最强的,但价格也不低,一架6个亿!空军对歼-16的需求量也很大,沈飞产能有限,海军航空兵想换装,至少要等到2027年以后!
那海军航空兵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用老装备吧?没办法,只能升级现役的歼-11BH/BSH和歼-10AH了。这方法省钱,见效快。2016年,海军航空兵就开始给歼-10AH装作战吊舱和激光制导炸弹了。但歼-10AH数量少,升级意义不大。主力还是歼-11B/BS,这玩意儿主要就是制空,对地攻击能力几乎没有,更别提反舰导弹了。 要想升级,就得用歼-16的技术,换上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升级电子战系统,换上更强劲的发动机。这升级后的歼-11B,对空能力能赶上歼-16,对地/海打击能力也比歼轰-7A、苏-30MKK2强多了。
可升级一架歼-11B要7000万,这成本虽然比新造歼-16低多了,但海军航空兵的任务和空军不一样。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是反舰能力,升级的核心就是这个。升级后的歼-11B对空能力接近歼-16,对地/海攻击能力也比歼轰-7A强,但远程作战时,单座歼-11B不如双座的。
不过,随着航母越来越多,未来十几年,中国将有3艘弹射型航母和2艘滑跃型航母,舰载航空兵规模将超过岸基航空兵。歼-15舰载机的性能也相当于歼-11BH,弹射型歼-15性能相当于单座版歼-16,还有歼-35要来了。空军也加强了海上作战训练,所以,海军航空兵没必要再搞那么多陆基战斗机了。现在,海军航空兵的陆基战斗机基本都转给空军了,只保留一些反潜机和支援飞机,岸基战斗机力量实际上已经走到头了。
海军航空兵岸基战斗机力量的没落,也是中国海军发展壮大的体现。海军航空兵完成了转型,从海岸保卫者变成了远洋空中作战力量,这波操作,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