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自15世纪航海时代开启,黑奴贸易就成为了欧洲殖民者敛财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这段历史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一时期,还存在另一段鲜为人知的悲惨篇章,那就是白奴贸易。
在这过程中有无数白人女性被剥夺自由,沦为奴隶。
那么像如此罪恶的交易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白奴贸易的兴起说起黑奴贸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它是航海时代的产物,主要是由欧洲殖民者为了开拓疆土,探索新的贸易路线而买卖劳动力的一种方式。
期间随着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陆续参与进来之后,黑奴贸易逐渐成型并壮大。
这些黑人的到来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但对于非洲来说,黑奴贸易的盛行给其带来了“灭顶之灾”。
不仅导致大量人口的流失、人权的沦丧,还使得传统文化被迫衰落、经济社会倒退,成为了当地一段惨痛的记忆。
可甚少有人知晓的是,在黑奴贸易盛行的同一时期,白奴贸易也悄然兴起,且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
它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期间持续了将近300年之久,直到18世纪左右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买卖情况来看,克里米亚汗国算得上是白奴交易的发起地点之一。
随着1237年克里米亚汗国被蒙古人征服后,鞑靼人便在此地繁衍生息,他们在皈依伊斯兰教后,和奥斯曼帝国建立了盟友关系。
当时正逢黑死病在该地带肆虐,导致奥斯曼帝国的劳动力人口受到了严重下降,出现了人口危机。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斯曼帝国开始大规模地购买奴隶。
再加上当时奥斯曼帝国将伊斯兰封为国教,但其势力范围内的一些地区却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基督教教徒。
他们大多地位低下,位于社会的最底层,很少有人关心其死活,于是奥斯曼便将劳动力的来源锁定在了这些基督教白人身上。
而这一情况引也起了巴巴里海盗和鞑靼人的注意,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盟友,他们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为了实现从中获取好处,他们决定共同联手,组成海盗集团,专门在地中海一带活动,靠打劫欧洲商船和沿海地区,掳掠人口贩卖为奴。
而这就是白奴贸易最初的产生过程。
期间鞑靼人贩卖了大量的信仰基督教的斯拉夫人,是奥斯曼境内奴隶市场的主要经销商之一。
而巴巴里海盗则利用靠近几个重要海上通道的北非港口作为据点。
主要负责劫掠欧洲大陆沿岸城镇和乡村的白人,以及俘虏基督教徒获取利润。
根据统计,经由他们卖出的奴隶,光是一个健康的男性白奴就能达到35磅的价格,年轻的女性则在25磅左右。
这样高额的利润自然让很多海盗和奴隶贩子都趋之若鹜,也让白奴贸易迅速崛起且成为了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
而在白奴贸易最为兴盛的时期,一个传统的阿拉伯市场,每天收售的白奴人数甚至能达到多如牛毛的数量。
并且由于这些白奴的来历纷繁复杂,掌握的技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全然不同。
可在这巨大利益的背后,却是充斥着白人奴隶们的血和泪,也是对人类尊严和权利的严重践踏,
交易下的罪恶与苦难在白奴贸易中被贩卖的奴隶,其命运可以说是各有不同,相对来说待遇比较高的是拥有特殊技能的男性奴隶。
比如说一些在医术、工匠技艺或者军事上,具备一定才能的白人奴隶。
他们都是被买来充当建设城市的劳动力,十有八九都是被分配到军队或者工厂。
尤其是前者,更是被很多白奴当作改变命运的“捷径”。
因为在入伍之后,如果他们表现优秀,就有机会并入到首都军队为皇家服务,更有甚者还能摆脱奴隶身份,成为贵族成员。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年轻女性,她们因为肤色、文化背景以及生育能力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价格高昂。
因此基于她们的价值,奴隶主对待其方式也会较为缓和。
不过这些情况都是少之又少的,作为社会最为底层的白奴,实际上的待遇是极其严苛的。
就拿居住环境来说,白奴们通常会被奴隶主集体关押在地下牢房里。
并且为了节省开支,每个房间基本都会容纳两位数以上的白奴,唯一的光线和空气来源就是屋顶上的小铁栅栏。
特别是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日子更是十分难熬。
比如说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倒灌进牢房,而碰到高温时,房间就会变得潮湿温热,生活环境之艰难,可以想象。
除此之外,在饮食方面白奴的待遇也是难以想象的简陋,基本上是靠一个馊了的饼子维持一天的热量,忍饥挨饿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被关押的白奴往往由于免疫力低下,身患重病,最终不治而死。
而幸存下来的白奴也没什么好结果,只是被当作商品一样,带到奴隶市场上贩卖。
其中年轻女性的结局大概都是沦为生育工具和性奴。
在被售出前,她们会被奴隶主在公开场合剥光衣服调戏,并且被迫加入伊斯兰教,然后被看中的买家买走。
期间但凡有人拒绝改变信仰,就会受到残酷的惩罚,比如说用蜡烛灼烧全身,或者用融化的铅水灌入肢体中,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年长的女性白奴由于年龄限制,最终归宿则大多都是后厨一类的地方,过着辛勤劳作的一生。
而另一边,男性白奴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有一技之长还好说,但要是没有什么技能,那就是充当各种劳动力的最佳人选,他们往往会被买走每天从事超过18小时的体力劳动。
如果有所反抗或者不顺从的念头,轻则被暴打一顿,重则直接处死,可以说是毫无人权可言。
那么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真的就没有一个白奴产生过反抗的心思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但可惜的是,由于奴隶主的镇压,例如制造阶级矛盾,赋予黑奴和黑白混血奴隶更高地位等等,有效削弱了白奴的团结和反抗意志。
此外还有生存上的压力以及宗教和生活上的安抚等手段,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白奴的反抗行为无法顺利进行。
白奴贸易也在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给社会乃至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
造成的影响据史料记载,白奴贸易总共维持了三百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它所给社会带来变化和历史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最先受到冲击的莫过于人口和社会结构。
鞑靼人和巴巴里海盗疯狂劫掠欧洲地区,尤其是地中海沿岸附近国家的白人行为,导致当地大量年轻和健康的欧洲人被俘虏。
而这些人通常是充当社会劳动力和生产力。
他们的流失势必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导致很多行业面临缺少劳动力的情况发生,甚至一些劳动型密集产业可能还会濒临倒闭。
再加上由于市场需求,很多女性白奴被强迫带走。
从而导致了某些地区的性别比例失衡,迫使很多家庭不得不被迫分离,而地区的凝聚力也不断下降。
以及海盗的侵袭,使得沿海地区的人们开始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不安全感还可能会蔓延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除了这些之外,白奴贸易虽然给奥斯曼帝国等受益国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给受害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不仅使当地丧失了大量可用的劳动人口,而且一些欧洲国家为了解救被俘的公民,不得不准备高昂的赎金。
导致社会财富进入重新分配阶段,加剧了贫富差距。
再加上为了提防袭击,很多欧洲沿岸国家也开始增加边防巡逻,而这些额外的国防支出都是笔不小的开销。
此外,白奴贸易的盛行还加剧了文化和宗教上的冲突。
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奥斯曼帝国,毫不掩饰自己对基督教的排斥,对其教徒大肆抓捕、侮辱。
而那些被俘的欧洲人被带到穆斯林社会化后,还必须被迫信仰伊斯兰教,遭受宗教迫害,同化进当地文化之中,导致他们文化身份的丧失。
这种种行为都被欧洲基督教国家看在眼里,势必会加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冲突,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为了消灭巴巴里海盗的嚣张气焰,在17世纪左右,很多欧洲国家都曾对巴巴里海盗进行过军事行动。
其中包括英国、法国等老牌西方资本国家均有参与。
但白奴贸易真正结束的时间,还是持续到了19世纪中叶。
随着1783年沙皇俄国吞并克里米亚,紧接着1830年法国占领了阿尔及利亚,正式标志着海陆两地的白奴贸易接连结束。
再加上欧洲国家海军的不断发展,奥斯曼土耳其国家的逐渐没落,加速了白奴贸易退出历史舞台。
并且由于时代发展,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让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很多国家也开始反思起奴隶贸易的道德问题。
1807年,英国率先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法案》,正式废除了奴隶贸易,其他国家也随后纷纷效仿,此后奴隶贸易不复存在。
不过虽然奴隶买卖已经不复存在,但它曾给白奴们留下的伤害却是永久存在的。
而这一违背人道主义的制度,也成为了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