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3大创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8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壹点料得 2024-12-18 10:12:5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无数英雄豪杰就此诞生,最终角逐出三个势力,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中曹魏的曹操更是佼佼者,而他之所以能成为东汉末年的最强势力主,这少不了他的三大创举,这三大创举为其势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这三大创举都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之所以能击败有着“四世三公”袁家的长子袁绍,成东汉末年势力中最大的诸侯,其独特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在当时那个时代,朝廷选拔人才完全是看家世、人品和钱财。只要你家世好,有权有势,就可以借助家族势力做官。而没有显赫的家世,有钱也行,当时的汉灵帝时期就流行捐官制度,只要你有钱,不管是三公九卿,或者是地方刺史郡守都可以任你选择。

但如果没权没钱,品行过优也可以,因为当时还有一种举孝廉制度。

在当时想做官,就只有这三种途径,这也就意味着平民出身的寒门子弟想要做官难,做大官更是难上加难。而曹操就改变了这样的制度,给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新的当官之路。

曹操的选人原则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不管你之前投奔过谁,也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只要你有能力,品行好,就可以来我这做官,不会有区别对待,你能力有多大,我就让你做多大的官。

事实上曹操也正是这样做的。其中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和乐进就是平民出身。于禁是五子良将中最为沉稳凝重的,同时其治军极为严格,从不私藏战利品,深得曹操器重,被赐予了假节钺的权力。而纵观整个汉末时期也就只有于禁和关羽有这个待遇。

而且于禁早年就投奔了曹操,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管是在攻击张绣,还是征讨吕布,亦或者是和刘备作战,于禁都取得了不小的功劳,也因此被封为了益寿亭侯。

乐进同样如此,因为身材矮小谁都看不上,但是曹操不嫌弃,提拔他做将军,随后乐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不仅在官渡之战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还曾多次平定叛乱,深得曹操信任,死后被封为了威侯。

五子良将的另外两位张郃和张辽都是敌对势力的降将。张辽在投奔曹操之前换了三位君主。但曹操并没有因为他多次换主而不信任他,反而对其多加信任,后来在合肥一战中张辽威名远扬,死后被封为了刚侯。

张郃和张辽差不多,最先是冀州韩馥的将领,袁绍入主冀州后归降了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又投靠了曹操。张郃勇猛无比,深得曹操信任,为曹魏后期第一猛将,多次抗击诸葛亮,阻止诸葛亮北伐。死后被封为壮侯。

此外还有曹操的两大护卫之一,拼死救曹操的典韦也是名猎户出身,身上还背着命案,就是这样的人,曹操都能对其委以重任,把自己的安全交付给典韦。

此举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不看出身,只要才能,只要你足够优秀就能考上理想大学,可谓是领先时代小两千年,不可谓不奇妙。

解决财政立屯田

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东汉末年最大的霸主,除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才方针外,还有一项巨大的措施,也正因为此策让曹操得以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为财政军饷担忧。

这个政策就是枣袛和韩浩等人提出的,后由国渊进行完善发展的屯田令。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导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再加之连绵不绝的战争,以至于人口缩减,土地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尤其是曹操所在的兖州和豫州,因为受黄巾起义的波及,和袁术的昏厥统治,导致此地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无数地主和难民南逃,这两地也出现了许多有田无人耕,有地无人种的情况。

而此时的曹操还在准备对外战争,随着势力的增大,粮草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而兖州的财政已经不足以供给这庞大的军队。

这时曹操麾下的将领枣袛和韩浩提出了屯田的建议,曹操没有别的办法,决定让两人试一试,于是就将枣袛提拔为屯田都尉,全面负责屯田一事。在枣袛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个计策取得了众大成功,也让曹操看到了争霸天下的希望。

很快这个制度就传播开来,在曹操的统治范围内均实行这个政策。

均田令分为军屯和名屯。军队就是军队自给自足,主要分布在临近战事的边界地区。士兵们在无战事的空闲期间就去种地,战时再集结出征。这样既能保证军队的供给自给自足,也可以极大的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

民屯就是让百姓和流民去种地,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远离战争的地区。这样可以保证民众没有忧虑,庄稼不会因为战事而受到破坏,而且民众的一切前期投入,比如种子、工具、牲口等都由国家来补贴,他们只需要出人力就可以,然后国民双方只需按照四六或者五五的比例来分成即可。

因为之前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无数百姓的地都被剥削了过去,这也就导致百姓全年都在为恶势力打工,收入却没有多少,极大的降低了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而这屯田令的实施则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百姓们干的多得的多,国家也得了多,如此是双赢的局面。

此策实施仅五年,曹魏势力的粮草就丰富了起来,家家富裕,国家粮草充足,曹魏再无粮草之忧。屯田令的成功让曹操没了后顾之忧,再也不用担心粮草补给问题,也为曹操争夺天下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此举对后世也影响颇深,在我国建国初期,无数土地需要恢复生产的时候就采用了和其差不多的政策来鼓励生产。

与时俱进的政策

曹操除了招揽人才和屯田令,还有一大举措,也为曹魏势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代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那就是曹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改变政策和法令。

当初曹操东征陶谦期间,没曾想遭到亲信张邈和陈宫的背叛。张邈是当时的陈留太守,也是因为他的收留曹操才迈出争霸第一步。陈宫则是曹操的好友,富有才学,是东汉末年比较优秀的谋士之一。

这两人都是曹操的亲信好友,一个因为吕伯奢被杀之事,一个因为张让被杀之事,都对曹操起了反意,恰逢此时的吕布从袁绍处逃离,来到了陈留,见到了张邈和陈宫二人。

吕布和张邈和陈宫三人一商量就决定尊吕布为主,将陈留献给吕布,对抗曹操。于是就有了打开城门,迎吕布进陈留一事。曹操就这样被偷了家。

因为此时曹操的家眷都在兖州,曹操得知被背叛后,急忙派在兖州的大将夏侯惇去擒拿吕布,可夏侯惇虽然勇猛,但是智慧方面明显不是他的强项。

最终在陈宫等人的设计下被吕布军擒拿,而吕布也不敢杀夏侯惇,怕激怒了曹操,于是就有人提出以夏侯惇为人质跟曹操换取一些金银财宝。

曹操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心软了,因为夏侯惇和自己是族兄弟,年轻时还救过自己的命,两人感情深。曹操认为千金易得,良将难求,就要答应吕布的要求。

可这时一个名叫韩浩的小将站了出来,对着曹操说道不能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不然以后所有人都会效仿,绑架求财之风盛行。吕布不敢动夏侯惇,他只是说说而已。咱们只需要大军压境,吕布害怕后肯定会放过夏侯将军的。

而事实也正如此,吕布在得知曹操方的消息后,也不敢和曹操死战,就这样吕布迫于压力放了夏侯惇。

在这之后曹操将这个事情定为了一条法令,不管任何人威胁,不能妥协,不能助长这种不良风气。说来也巧,这条法令颁布后果真少了不少绑架求赎金之事,甚至连治安都上来了。

除此外曹操还在平定北方,占领冀州后,为整治冀州的不良风气,特意颁布了一条整顿风气令。

在当时并州、豫州等地,有一个特殊的风俗习惯,在每年的寒食节全都不吃东西,节食。曹操知道这一消息后,觉得这是个落后的风俗,于是就颁布了一个惩罚令,如果再有不吃东西的时候就会受到处罚。

结语

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东汉末年的最大霸主,还有其子曹丕得以建立魏国,全仰仗的是曹操打下的基础,而曹操能打下如此大的基业,完全离不开这三种壮举,而这些壮举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 [1]曹操的屯田制[J].金融世界,2016,(05):120-121.

中国知网 [1]韩国磐.曹魏的屯田——中国田制史述略稿之一[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01):21-35.

中国知网 [1]夏海.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读曹操“求贤三令”有感[J].党员干部之友,2022,(02):52-53.DOI:10.19427/j.cnki.dygbzy.2022.02.028.

中国知网 [1]张鑫.曹操“求贤三令”的内涵探究[J].军事历史,2018,(05):74-76.

百度百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