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期间,日本缘何保持“中立”,未主动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两大欧洲强国陷入血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德国盟友的日本,在远东并未对苏联趁火打劫。迄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之先,苏日之间,仿若止水,未起波澜,大体维系着相对和平之局。彼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各方势力纵横捭阖,然苏日边境,幸无兵戈扰攘,暂享安宁。这背后,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日本对苏联军力的畏惧是根本所在。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让日本深刻认识到苏联的强大。昔诺门坎之役,日军遇苏军,战力悬殊,一触即溃。其军死伤枕藉,装备损毁无数,元气大伤,损折之巨,实乃刻骨铭心。此战既毕,日本高层幡然醒悟,纵苏联主力鏖战西线,抗衡德军,然其于远东所屯之军,亦不可等闲视之。因此,日本在战略上选择了避开苏联,转而南下进攻英美。

次,《苏日中立条约》之缔结,于日本而言,实乃获取法律保障之举。1941年4月13日,两国达成此约,约中双方承诺互不侵犯,领土互尊,一方涉战,另一方中立。此约如盾,护日本北境,使其南进时无后顾之忧 。公元 1941 年之四月,苏日二国订《苏日中立条约》。其约严规:倘有一方卷入与他国之战,彼一方于战事存续之时,必守中立,以此确乎双方战时之态。这一条约不仅维护了苏联远东的稳定,也让日本得以在苏德战争期间保持“中立”,避免了与苏联的直接冲突。《苏日中立条约》既立,其约束之力显焉。于苏德战争之期,日本未敢破此协约,苏日两国之间,亦未起大规模之冲突,边境之间,暂得安宁。

及夫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势蹙,于外交多求于苏。1945年5月,冲绳将陷,日“六巨头会议”上,多位高官力主借苏斡旋,止息战事,获天皇首肯。美军于太平洋战场步步紧逼,锐不可当,军势日盛。日军屡遭攻伐,战战皆艰,穷于应付,军事压力与日俱增,战局愈发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太平洋战事后期,美军攻势凌厉,日本势蹙,深感败局将临。为息兵戈,日本政府高层聚议,决计谋求苏联中立调停,以图体面停战。日本当局期望苏联居中调停战事以止兵戈。苏联政府对其请求久未明确答复,可日本仍心存侥幸,直至苏联对日宣战前夕还未放弃这一幻想。这种幻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苏日之间的“中立关系”。
综上所述,日本在苏德战争期间保持“中立”,未主动进攻苏联,主要源于对苏联军力的畏惧、《苏日中立条约》的法律约束以及太平洋战争后期对苏联外交上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