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西充县出兵抗日,八百壮士仅一人生还,川人从未负国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1-18 04:29:10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遍中华大地,国难当头之际,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856名热血男儿纷纷请缨参军。他们离别故土,远赴前线,投身抗日战场。在湖口保卫战、南昌攻防战、龙衢战役等关键战役中,这支被誉为"打不死的锤子兵"的西充军团以其顽强的战斗精神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史诗。当硝烟散尽,856名西充儿郎仅李宏毅一人生还。1963年,这位百战归来的抗战老兵重返家乡,面对乡亲们的万人空巷相迎,他泪流满面。

川军抗日路 壮士从军行

1917年,在四川西充县占山乡,一个普通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威震抗日战场的李宏毅。李家在当地算得上殷实人家,供李宏毅读完了私塾,又进入西充县立高等小学继续求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日渐膨胀,频频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制造事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入侵中国。

战火虽未烧到西充,但抗日救国的呼声却响彻四川大地。西充县城的街道上,"西充抗敌后援会"的抗日标语随处可见。县城集市上,征兵动员的鼓声震天,吸引了众多青年驻足。

李宏毅在县城赶集时看到这一幕,内心热血沸腾。他毅然决定报名参军,尽管此时他的女儿才刚满周岁,妻子又有了身孕。

1937年的金秋十月,西充县856名热血男儿集结完毕。他们被编为8个连队,踏上了漫漫从军路。从南充徒步到合川,再乘船顺长江而下抵达重庆,最终编入了川军43军26师。

这支队伍中有一人因身体原因被退回,其余855人则被送往江西景德镇石门街进行军事训练。在那里,他们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使用武器,掌握战术技能。

训练期间,这群川军新兵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意志。他们说川话骂人的口头禅"怕锤子"成了他们不惧生死的代名词,这也为他们日后"西充锤子兵"的威名埋下伏笔。

训练结束后,这支部队便整装待发,准备开赴前线。临行前,部队首长对他们说:"诸位都是四川好儿郎,川人从不负国,希望你们能在战场上发扬川军精神,为国争光。"

这些西充男儿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场惨烈的战斗,而这支856人的队伍,最终只有李宏毅一人能够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在他们即将面临的战场上,有的人将倒在湖口保卫战的枪林弹雨中,有的人将永眠在南昌城下的阵地上,更多的人将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用生命诠释川人忠勇。

湖口血战酣 锤子名扬天

1938年夏,日军在华中战场发动全面进攻,矛头直指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湖口。这座素有"江湖锁钥"之称的军事要地,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太平天国时期起,这里就是兵戈频仍之所,几经易手。

国民政府军队措手不及,日军进军速度之快远超预期。在这危急时刻,临危受命的正是由西充子弟组成的川军26师。这支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军,不得不以劣势装备对抗全副武装的日本精锐部队。

为延缓日军进攻速度,国军在江面上布下水雷防线。然而日军的波田支队不仅有海军和空军支援,还配备了大量重型火炮。相比之下,川军26师连最基本的重机枪都没有,轻机枪的数量还不及其他部队的一半。

7月4日,战斗在一声炮响中拉开帷幕。李宏毅所在的机枪班在前线阵地上严阵以待。日军的炮火优先瞄准机枪阵地,开战不久,机枪班班长就壮烈牺牲。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李宏毅挺身而出,接过轻机枪指挥权。他带领新兵顽强抵抗,枪口喷吐的火舌将一批又一批冲锋的日军扫倒。

战至正午,日军在飞机轰炸和毒气弹的掩护下撕开了川军阵地的防线。眼看日军即将突破,李宏毅抽出大刀,带头冲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他的举动激励了全体川军将士,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就此展开。

战斗中,一颗子弹击穿了李宏毅的肩膀。鲜血染红了军装,但他拒绝后撤救治。简单包扎止血后,他又重返战场,率部将日军赶出阵地。

这场激战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川军26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位团长阵亡,官兵伤亡超过五千人。但他们也让日军波田支队损失了一千五百多人,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湖口保卫战虽然最终以失守告终,但西充子弟用鲜血证明了他们的勇猛。在这场战役中,李宏毅因作战英勇被提拔为机枪连代理排长。而"西充锤子兵"的威名,也从此传遍了抗日战场。

这场战役之后,川军26师的指挥官们发现,每当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只要派出以西充兵组成的敢死队,就没有攻不下的阵地。这些来自西充的年轻人,用"怕锤子"的豪气写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

然而,这仅仅是西充子弟参与抗战的开始。在随后的南昌攻防战中,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那些冲锋陷阵的身影,将永远定格在中国抗战史的画卷之中。

南昌城下战 铁血写春秋

1939年初,国民政府军队发起反攻南昌的战役。这座江西省会城市已被日军占领一年有余,是日军在华中地区的重要据点。

川军26师接到命令,负责突击南昌城西北角的城墙。李宏毅所在的西充敢死队被派往最前线,担任突击尖兵。这次战役中,日军在城内布置了大量碉堡和铁丝网,还有装甲部队协防。

3月18日凌晨,在浓雾的掩护下,西充敢死队携带爆破器材,悄悄潜近城墙。日军的探照灯不时扫过城墙,每当光柱扫来,突击队员就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天刚蒙蒙亮,突击队发起了猛烈进攻。爆破手们冒着密集的机枪火力,将炸药包投向城墙。一声巨响过后,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

李宏毅带领机枪组架设火力点,掩护突击队员攀爬城墙。日军的一辆坦克突然从街角冲出,向突击队扫射。李宏毅指挥战士们用手榴弹瞄准坦克的履带,成功将其击毁。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的装甲部队开始反扑。一辆又一辆坦克从城内驶来,子弹如雨点般密集。川军指挥部派来增援,但在日军坦克的火力压制下,增援部队难以靠近。

危急时刻,西充敢死队员们想出了对付坦克的土办法。他们用绳子绑着炸药包,趁坦克转向时冲上去塞进履带。这种以命搏命的打法,让日军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战至午后,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西充敢死队身上。师长陈安保在视察前线时不幸中弹牺牲,遗体就倒在日军火力覆盖的区域。李宏毅率领十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踏着血泊爬行。

他们用担架抬起师长的遗体,在弹雨中往回撤。途中,担架手一个接一个倒下,最后只剩下李宏毅和另外两名战友。三人轮流背着师长的遗体,终于突围而出。

这次战役中,西充敢死队的表现令敌我双方震惊。日军司令部不得不在战报中特别提到这支"不怕死的四川部队"。而国军高层也因此对西充子弟刮目相看。

然而,荣誉的背后是惨重的代价。仅在夺回师长遗体的行动中,就有八名西充子弟壮烈牺牲。整个南昌战役结束后,西充敢死队伤亡过半。

幸存的战士们没有时间悲伤,很快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日军在华中战场的反扑愈发猛烈,而等待着这些川军将士的,是更为惨烈的龙衢战役。在那里,更多的西充儿郎将用生命守护祖国的土地。

龙衢战火殇 孤胆归乡梦

1941年深秋,日军在浙江龙衢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是一场关系到浙江全局的重要战役,川军26师被紧急调往前线增援。

此时的西充子弟已所剩无几,李宏毅被任命为连长,带领残存的战友继续战斗。战场上的硝烟越来越浓,炮火声日益密集。

10月15日,日军出动了两个师团的兵力,配备重炮和毒气弹,向龙衢发起总攻。川军26师担任阻击任务,在一个叫石梁的山头布防。

李宏毅率领的连队驻守在最危险的东面高地。日军的进攻异常凶猛,他们使用了大量毒气弹。没有防毒面具的川军战士们只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毒气中坚持作战。

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阵地多次易手。第三天傍晚,日军调来了重型火炮,对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弹片像雨点一样落下,战壕被炸得千疮百孔。

一发炮弹在李宏毅身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大腿。血流如注的李宏毅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守着这个弹痕累累的阵地,他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

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川军26师伤亡惨重。师长下令撤退,但李宏毅的连队已经被包围。他命令剩余的战士分散突围,自己则带着重伤员继续坚守。

在那个血腥的夜晚,李宏毅和几名重伤员躲在战壕里。他们听着日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却无力反抗。就在日军即将发现他们时,一阵浓雾突然笼罩了战场。

李宏毅趁着浓雾,背着一名重伤员,带领其他伤员艰难地向山下爬去。他们在黑暗中跋涉了一整夜,终于在第二天早晨与友军会合。

这场战役中,西充子弟几乎全军覆没。当年从西充出发的856名热血男儿,到这时只剩下李宏毅一人在战场上幸存。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永远长眠在了异乡的土地上。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宏毅带着满身伤痕回到了阔别八年的家乡。他走遍西充县的每一个角落,将战友们的牺牲情况告诉他们的家人。

1963年,西充县政府为这些抗日英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当李宏毅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时,街道两旁挤满了前来致敬的乡亲。一位老人颤抖着双手,将一面锈迹斑斑的军旗交到他手中。

这面军旗,是当年856名西充儿郎出征时的见证。如今,它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思念,成为了一段不朽历史的见证。西充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抗战赞歌,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