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丨对话张旭」:独立、开放、共情的建筑

构筑空间 2022-08-25 20:56:54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张旭,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旭可建筑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2008年毕业于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SIA(瑞士工程师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在瑞士 Buchner Bründler 事务所工作期间,参与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获 2011 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与建造。作为指导教师,辅导东南大学团队-布伦瑞克理工大学学生团队-(Team TU Braunschweig-SEU)获得 2018 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 China 2018)第三名。2020年旭可建筑获首届“自然建造·Architecture China Award”青年探索奖。

我和合伙人可南是同济大学同学,机缘巧合,本科毕业后去瑞士学习和工作又遇上了。2010年,我做完世博会瑞士馆,他也刚好回国不久,两个人都处在各自的节点上,因此创立自己的事务所其实源于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建造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念的实践,以及在大环境内为自己开辟一片“微环境”,实现“为生活和环境建造”。几年后,我们开始逐步步入正轨。

▲张旭(左)、刘可南(右) 瑞士巴塞尔骑行,2007年

从国外到国内势必会有差别。尤其是回国的时候,我们正赶上中国的快速发展事情。经济带动了很多现象的产生。各种东西都在商品化,空间也成为一种商品,建筑物也是商品,在历史的车轮下,很多的差异实际上我们是要直面的,比如在和甲方沟通过程中被遏制的专业话语权等。

当然,在瑞士的教育背景也在逐渐滋养着我们的事务所。信任和责任,是写在瑞士法律条款前的两个词。因此,对他人,我们首先是带着信任去交流、合作的,需要从我们自己做起,构建一种充满和谐和信任感的社会。我相信这也是大家都向往的状态。

▲张旭(左)、刘可南(右)

我们事务所大概有二十来人。在事务所里,人和人的交流和交往的距离很小、密度很高。我们是希望每个人是能够独立工作的,并且在不同的项目类型以及项目的不同阶段都能够参与到专业工作中来,包括对内和对外的专业合作与沟通,比如和甲方、设计院、结构方、材料商、施工单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交流能力和他对于这个项目的全方位的介入的开放心态是非常重要。

▲工作室日常

做项目,并不是流水线的工作,每个人都要瞻前顾后,得熟悉方方面面。因此,我们事务所实际上处于并肩作战的状态。如果碰上我不熟悉的工作,也会去学习,跟年轻人一起进入到工作中去。

我们的项目也很多变,比如这次是艺术馆,下一次可能是停车楼。结构类型和材料的选择也会多样化,不会一个人一直做某种类型。所以我们强调独立和开放的精神,同时有很多接触新事物和新的人群的机会。

▲莫干山停车楼

当一个设计在一伙人的长期坚持之下成为一个房子的时候,它的初衷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积极的,至少对于我们而言是这样的。我们想做的是平常中有不寻常的建筑,它不会很奢华,但是又具有相当的品质感。因此,我们希望用简单、常见的材料,营造出一种“不寻常”的场景,但同时它又要跟具体的场地或者文脉环境息息相关。

设计语言跟设计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它能够呈现一种社会成本和所追求的生活品质之间的辩证思考。比如在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大乐之野·锦溪等民宿酒店项目中,都能看出我们如何在控制造价的情况下,用平常的材料营造出特别的空间效果,和有别于城市生活的度假居住体验。

▲莫干山宿里度假酒店

以及 2019 年完成的丁蜀镇青龙山多功能馆。它是一个清水混凝土的建筑。在这样一个小镇上,能够完全实现整体清水混凝土浇筑这种在国内几乎尚无非常成功先例的设计手法,有赖于设计和施工的共同研究和良好配合。

▲丁蜀镇青龙山多功能馆和鱼亭

▲丁蜀镇青龙山多功能馆

实际上,我认为设计必须首先得到自己的认可,同时要考虑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野心去设计和建造。对于非专业人士的包括居民、甲方等的审美或者需求,设计师需要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去理解和处理,要让建筑既有专业上的价值,同时也能让社会群众看到它积极的方面。

在某一属性上而言,建筑是一个背景、一个环境,它不是呈现在最前面需要你无时无刻关注甚至干扰你的一种物体。如果一个建筑能够成为一个好的背景,其实它也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比如说金鹰美术馆,在两百米高空的一万平米的空间,可以看到南京360度的城区、长江等周围山水面貌。我们并不需要把内部设计当成着重打造的亮点,因为天光云影不断变幻下的丰富景色,就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设计最稀缺的资源,其实就在于城市本身无时不在变化的风貌和场景。

▲南京金鹰美术

现在很多人会被一些割裂式的建筑理念所吸引。但相较于现在的建筑,我其实更关注早期的现代建筑。因为关注这些建筑本身,就是关注 19 世纪末的世纪之交时的建筑师如何看待传统和未来,其实跟我们今天一样。任何时代的建筑师都是承前启后的,既要受到当下的影响,又要往前看,有时可能还更需要再往后看(远一点的历史)。但我们很多建筑和媒体都活在当下,跟随潮流。

我一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转换性的思考。我喜欢回看过去的事情,有些建筑是革命性的,有些建筑是改良性的,它跟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那种感觉好像是在退潮的沙滩漫步,能够找到很多闪闪发光的贝壳和宝藏。我觉得这很有意义。

▲亚洲建筑档案中心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薛亮

▲三官堂遗址更新 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空间,实际上是设计场景和氛围。而场景和氛围实际上是由非常多的细节构成的。比如东北壮观的林海雪原,这个氛围不是因为某一棵挺拔的树,某一朵美丽的云,或者某一片雪花,而是由这些细节融合在一起,包围着我们,渲染出一片北方的景象。

建筑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控制细小的因素和具体的部分,同时我们又要将很多个具体的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独有的空间氛围。所以氛围对我们来说是客观的事情,是一个物质化的过程,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结果。

▲金鹰美术馆设计草图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宜兴四号井遗址旁边的矿源展示馆。这个展示馆实际上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的矿文化,另一方面是展示了与矿有关的生活。比较特别的一点是我们在里面还做了一个可以在地下游览的体验性小缆车。它其实是把游乐性、科普性、知识性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融合性的矿文化体验场所。它更有一种流动感,一种沉浸感。

建言思想汇之张旭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