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青橘罐头呐
编辑 | 青橘罐头呐
前言
特朗普再次加大关税力度,对我国增加的关税已经累计达到了104%之高。
然而美财长贝森特却发表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言论。
美国财长的警告
中国的迅速反制更是给这场经济风暴火上浇油,对美增加34%的关税,犹如一记重拳,直击美国经济的软肋。
这一幕仿佛在诉说,在紧密相连的全球经济中,任何单方面的激进行为,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伤及自身。
而在这场博弈背景之下,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4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达出的观点简单而直接。
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对抗中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是一个“大错误”,美国掌握着谈判的最大筹码。
因此贝森特警告中国,如果继续加剧局势,可能会失去与美国对话的优先权,也就是所谓的“特权”。
这是因为贝森特表示,明智的贸易伙伴们正如同在一场无声的竞赛中排队等候。
他们选择保持冷静,不激化局势,而这种策略似乎为他们赢得了优先地位。
很明显,中国在美国提出增加关税之后的反应,在贝森特看来,并不是“冷静”的。
这种“筹码论”不仅是对中国采取反击措施的批评,也凸显了美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试图主导局面的野心。
这是因为在贝森特的眼中,美国的贸易逆差似乎被视为一张“王牌”。
他坚信这一逆差能为美国提供更多的谈判空间,而中国作为顺差国,若在这种局面下选择反抗,无疑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事实上贝森特多次强调美国在谈判桌上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其他全球贸易伙伴已在排队等候与美国的对话机会。
据悉4月6日贝森特和哈西特,这两位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智囊,正努力为总统的关税政策辩护。
他们表示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正排队等候与美国对话,其目的是想要降低美国增加的关税。
与此同时贝森特更是反复强调美国在谈判桌上的独特地位,暗示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这个角色。
因此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在贝森特眼中俨然成了一张王牌,他声称这一举措为美国创造了最大的筹码。
所以其在8日接受采访的时候,认为中国如果不冷静,很可能会被迫失去这种优先权,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贝森特的言辞并非毫无依据。
毕竟美国的消费市场庞大,许多国家的出口都依赖这一市场,而美国的贸易逆差也意味着大量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且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对全球生产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
可问题在于贝森特将这一影响力的核心定位在了“逆差”本身上,却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及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深层次互补性。
有趣的是贝森特提到的“中国失去谈判特权”的问题,更多的是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误读。
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外部压力时,是否“失去特权”并非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贸易优势并非仅仅建立在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上,近年来中国通过创新和转型加速推动了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新能源、光伏以及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突破,不仅提高了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逐步减少了对传统经济体如美国的依赖。
这个过程中的“特权”本身,在中国看来,恐怕并不像贝森特所说的那样重要。
例如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中,中国已经占据了领先位置。
电动汽车、光伏面板等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增长,尤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而美国在这些新兴行业中的布局虽然强大,但相对较为滞后。
因此即便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依然能够通过多元化市场和技术创新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
其实有个鲜明的例子摆放在眼前,那就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
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的施压,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担心中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焦虑。
但这也同时透露出一个信号,美国所强调的“筹码优势”不过是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变化的抗拒。
在全球化的今天,单一的市场优势和“特权”恐怕并不能轻易决定一国的经济前途。
就像是在贝森特所强调的“筹码优势”理论下,美国的政策似乎是围绕着通过贸易逆差来增强其在国际谈判中的位置。
所以说贝森特和美国政府对于中国失去“优先谈判权”的论调,正是基于一种过时的经济思维。
全球化不是零和游戏,也不仅仅依靠某个国家的单方面优势来主导全球经济秩序。
中国的底气并不仅仅来源于市场规模,更在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稳健的产业基础以及日益完善的国际合作网络。
凤凰卫视2025-04-07——美财长:50多个国家联系了美国,想要进行贸易谈判
俄罗斯通讯社2025-04-08————美国财长:中国在与美国的关税问题上升级局势是一个大错误
海外网2025-04-05——钟声: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不是出路
中国青年网2025-04-08——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中国连环反制
美强盗制定的特权,只不过是在吸世界人民的血,美国佬的筹码就是战争贩子,利用威胁迫使你弱视国家的屈服。伊拉克战争,美国佬只用一袋洗衣粉,就发动了战争,这也是美国佬维一的筹码吗?????
美国越来越恶心,怎么不说失去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