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情况下,人往往会出现从众效应。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受到周围大多数人的行为、观点等影响,从而不自觉地去跟从,做出和他人相似的举动或者持有类似的看法,这种从众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呢。
在很多情况下,要是没有人率先站出来引领,那么众人大概率会选择保持沉默。然而,只要出现一个人能够勇敢地带头打破这种沉默局面,或许其余的人便也都有了开口说话的勇气,不再继续沉默下去。
就在曹操刚离世之际,洛阳当时的状况,大体上便是如此这般的情形。
虽说贾逵所担任的官职并不算高,而且在此之前,其影响力也较为有限。然而在那样关键的时刻,他所提出的反对意见,居然迅速地获得了众人的支持。
要知道,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呢,要是真的把印绶交到曹彰手里,那可就会让曹魏集团陷入分裂,进而引发内战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到时候所有人都得遭殃,谁也别想有什么好结果,所以这事儿可千万不能这么干呐。
如此这般的情况下,众人皆明确表示反对,态度十分坚决,就是不肯让曹彰来接班。面对这样的局面,曹彰也是毫无办法,只能就此作罢了。
倘若他能在军队里历经多年的磨砺,从而根基扎得极为牢固,并且拥有一群对其死心塌地、坚决追随的铁杆心腹,说不定他还真有胆量发动一场武装政变呢。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根本没人支持他,他又哪能跟所有人都唱反调、对着干呢。
就这样,到了最后,曹彰彻底打消了去争夺继承权的想法。也正因如此,贾逵得以和夏侯尚一同担负起护送曹操棺椁返回邺城的任务。
原本,曹魏极有可能因一场大祸而陷入分裂的局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大祸最终竟平稳地化解了,就好像那潜藏的巨大危机未曾出现过一般,曹魏依旧维持着原本的态势,没有因这场可能引发分裂的灾祸而产生动荡。
而在此次事件当中,曹彰与贾逵无疑是两大关键主角。关于他们二人,其后来各自所走向的结局,倒是很有值得详细说一说的必要之处呢。
曹彰这边的情况是,事情发生之后,并未即刻遭到曹丕的问责。想来曹丕大概是对曾经袁绍家的那番变故深有体会吧。毕竟袁绍家诸子争位的乱象历历在目,所以在曹丕自己还没能把位子彻底坐稳之时,也就没有在第一时间对自家兄弟下手。
曹丕登基以后,曹彰便迅速被调离长安,接着就前往朔方,去应对北方的鲜卑。再后来,曹丕以曹彰立下战功作借口,给他的封邑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加,以此来极力对曹彰进行安抚。
不过在三年之后的公元223年,曹彰接到命令要回京去朝见曹丕。可就在这期间,他忽然患上了一场很急的病,而后没多久便在自己的府邸中骤然离世了,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五岁。
曹丕在他离世之后,为其操办了极为隆重盛大的葬礼。不仅如此,还准许他的儿子承袭他所拥有的爵位以及相应的封地。
那么,曹彰真正的死因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因病离世?亦或是遭人暗害呢?这其中的真实情况着实令人疑惑,到底哪一种才是曹彰离世的真正缘由,实在是有待进一步探究。
这实际上已经没那么重要啦。
关键在于,曹彰曾冒出过抢夺位置的想法。并且,他极为善战,战斗力很强,具备足以对曹丕构成威胁的能力,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情况。
贾逵此前一直站在曹植一方,然而就因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站队选择,这一下反倒成了曹丕的心腹之人。在此之后,贾逵更是一步步发展,逐渐成为了曹魏集团当中极为重要的核心人物。
并且,从那之后的数十年间,一直持续到西晋覆灭,贾家始终位列最顶尖的豪门行列。在后续的故事当中,贾逵以及贾家,还会有多次登场亮相的机会。与此同时,贾家在后来与司马家关系甚笃,待司马家掌控大权之后,贾家更是愈发权势显赫了。
站在后世的视角去看,这件事于贾家而言,确实算得上是好事一桩。然而,对于后来的西晋来讲,恐怕就很难说是一件值得为之感到庆幸的事儿了。
最起码,在后来发生八王之乱那个时候,司马家的那些王爷们心里头肯定也是持有这样的看法。
待这场风波彻底平息下来后,紧接着,曹丕迈向皇位的道路,便再无阻碍,真的是一路顺遂,毫无波澜了。
就在为曹操举行葬礼之际,曹丕已然正式承袭了曹操的爵位与官职。紧接着,曹丕便展开了全方位的清洗行动。毕竟在他看来,那些最为关键的高层位置,非得由自己的心腹之人来担当不可。于是,在曹丕的任命之下,贾诩出任太尉,华歆担任相国,王朗就任御史大夫,夏侯惇则荣升大将军。
当年那些站在曹植一方给予支持的人,除了贾逵之外,其余的人全都没能逃过厄运。他们的结局不是惨遭杀害,就是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成为例外,命运都极为凄惨。
像这样的事情,通通都在常规操作的范畴之内,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平日里经常会碰到、会去做的那一类事儿,完全属于正常开展、按惯例进行的常规性操作罢了。
然而,在这些常见的做法以外,还有两件事是曹丕必须得慎重去对待的。
首要的一件事,便是该如何去处置曹植。
彼时的曹植,对曹丕而言,已然不存在任何威胁了。一方面,曹植与军中毫无瓜葛,这和曹彰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在诸位大臣里,支持曹植的也是寥寥无几。特别是经过曹丕一番清理之后,曹植更是彻底沦为孤家寡人,毫无势力可言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曹丕反倒有了放曹植一条活路的想法。
就这样,在那之后,便出现了人们所熟知的“七步成诗”这件事。
有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啦:彼时曹丕下达指令,要求曹植于其跟前行走七步,而且要在这七步之内创作出一首诗来。接着曹植便一边走着,一边构思作诗,就在这过程当中,那首著名的“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此诞生了。
我们本是同一根上生长出来的,有着相同的根源,理应相互扶持才对。可如今为何要这般急切地互相逼迫、伤害呢?实在是让人痛心又不解,这般急切地相互为难,真的有必要吗?实在不该如此啊!
后世无数兄弟相争之际,这句诗俨然成为了最为贴切的写照。
倘若他们并非诞生于帝王之家,那想必能够做到兄友弟恭,彼此扶持吧。逢年过节时,大可去对方家中串串门、拜拜年;心情抑郁之际,也能寻对方一同把酒言欢……可身处帝王之家,众人通常都是难以自主,身不由己。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丕与曹植曾是这般情形,而往后的岁月里,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如此,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状况也是这样,还有胤禛跟胤禩同样未脱此般局面。
七步成诗的故事,恐怕真实性存疑。它源自《世说新语》,并非出自正史记载。虽说那首诗的确是曹植所作,可这七步成诗的具体故事,大概率是虚构的,实际情况应该并非如故事所描述的那般。
再者,就曹植那过人的才华而言,要是曹丕当真起了杀心,哪会给他机会去七步成诗!但凡我们品鉴过《洛神赋》,便能够知晓,七步成诗对曹植来说压根就不是什么难事。即便这个七步成诗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那曹丕也分明是在故意放水,而且这水放得如同太平洋那般大……
曹丕登基后,曹植又度过了十二个年头,且离世时间晚于曹丕。这十二年间,曹植创作诸多文学作品。尽管他长期处于被监视的生活状态,心情不免有些忧郁,但生活待遇向来不错,还获封王爵之位。
并且,曹植这一支血脉此后始终得以传承延续。直至南北朝时期,他的十一世孙还特意向上表于北齐皇帝,提出要对曹植的墓进行修缮的请求,可见其家族对曹植的敬重以及对其墓茔的重视。
相较于后来的李建成等人所面临的情况而言,这样的一个结局,真的是要好上太多啦。
而对于如何处置曹植这件事,这可着实让曹丕更为头疼不已,毕竟这是摆在他面前的又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处理起来需慎之又慎,真真是让曹丕伤透了脑筋呢。
第二件要做的事呢,那便是得考虑怎样稳稳地把江山坐稳。毕竟打下江山只是第一步,而后续能够让江山稳固,长治久安,让统治得以持续且稳固地维持下去,这可是至关重要且需要好好谋划一番的呢。
虽说此刻曹丕已然完整承袭了曹操的爵位与官职,可权力哪是能轻易就继承到手的。若想把位置稳稳坐住,首要之事便是得将下面那帮老臣给镇住、压服喽。亦或者,得去做些实事,以此来获取众人的认可才行呢。
那么,究竟要怎样做,才能够使得像贾诩这般的老臣,心甘情愿地对自己俯首帖耳、听从差遣呢?
曹丕在脑海里细细思量了一番,思索过后,他赫然发觉,摆在自己面前似乎就仅仅只有两条路能够去选择了。
要么将孙刘两家彻底消灭,进而实现统一中原的目标,凭借这统一天下的功绩,赢得众人的认同;要么干脆就直接篡夺皇位,把集团公司的产权给明确下来。
很明显,在这两个选择当中,后者做起来是要更为容易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