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们在卷的手机影像,一个软件就可以搞定

妙晴看科技 2023-07-05 11:26:04

要说这几年来,手机厂商们的顶级旗舰,都在卷些什么。

估计机友们三秒内,就能答上来。

毕竟在硬件上,各家的最新旗舰基本都拉到顶了。

剩下来,能够打出明显差异化的,似乎只有影像。

更具体来说,应该是各家手机厂商独有的影调。

这个大伙都很熟啊,这两年手机成像素质上来后,厂商就开始卷影调审美了。

vivo蔡司、华为XMAGE、小米徕卡和OPPO哈苏。

各有各的成像风格,让机哥挑花了眼。

当然啦,厂商卷影调的路子,算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因为这玩意儿,几乎只有旗舰机能享受到。

至于过期旗舰和中端机,主打的就是管生不管养...

唯有自救,才能让老机子重铸荣光。

该咋救呢?

咱们也许能从酷安的谷歌相机板块中,能找到答案。

中端机和老旗舰的影像救星

谷歌相机的成名,最早可追溯到Pixel 3时代。

那时的谷歌意气风发,掏出一手计算摄影,把IMX 363打磨到了极致。

比如暴力的多帧合成,让拍出来的照片,拥有极高的动态范围。

还有独家的Super Res Zoom技术,实现了数码变焦的画质越级。

也因为谷歌算法强大,有大神就把相机+部分算法,移植了出来。

经过多年发展,和民间适配。

现在的谷歌相机,甚至进化到了有风格化影调的程度。

如果动手能力够强。

你甚至可以在相机设置里,调出自己喜欢的直出影调。

当然啦,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直接用大神做好的配置,肯定是最省心滴。

机哥已经提前配置好了,过期旗舰小米10U的谷歌相机。

咱们一起来看看,在大神配置加成下的谷歌相机,能否实现影像真越级。

以下样张:左边为原相机,右边为谷歌相机(徕卡柔和模式)。

咱们先看看,主摄上的成像效果。

小米10U发布那年头,手机厂商们还在比拼超高动态范围。

原相机的实际成像,也是如此。

天空压光、暗部提亮,妥妥的标准HDR高动态照片。

右边的谷歌相机,在动态范围和影调的取舍上更为激进。

天空过曝,马路更亮,但暗部还沉了下去。

倘若以DXO的眼光来看,是要被当场抬走的。

但在全民影调时代,这明暗有序的画面,和真实的光影感...

不由自主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德味儿。

类徕卡的影调捣鼓到位了,咱们再放大看解析力。

两张图片都放大170%后,能看到原相机照片的地面细节,被涂抹得很干净。

谷歌相机这边嘛,得益于多帧合成算法,保留了更多细节。

这波是数毛党的胜利。

主摄这边,是谷歌相机赢了。

那长焦方面,原相机能否夺回一筹?

继续上图。

小米10U原相机的祖传毛病来了,长焦泛白,观感就不太好。

谷歌相机这边,明暗对比更强,锐化量也更低。

放大200%看细节,依然是谷歌相机这边赢了。

原相机长焦,选择用降噪+涂抹算法,来弥补画质的下降。

小图看还行啊,但一旦放大,看起来会有点“脏”。

谷歌相机,则是宁愿保留噪点,也不涂抹。

所以细节方面,谷歌是更好的。

这两组样张对比下来。

机哥基本能确定,配置的作者,有正经研究过米徕经典的成像特点。

像是柔和的低锐化,偏冷的低饱和色温。

还有经典的明暗高对比,都是照着徕卡调的。

不过,手握米徕手机的机友们,应该都懂。

徕卡影调是有质感,但不是所有场景都合适。

就拿这组样张来说,谷歌相机的成像,对比度用力过猛了。

当然啦,这个问题倒不难解决。

毕竟这套谷歌相机,有整整12套影像风格。

徕卡柔和对比度太高,咱就换成徕卡灵动模式,再拍一组。

喏,这次效果就不一样啦。

白天的场景测试下来,原相机算法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那条件更苛刻的夜景,谷歌还能不能坚挺如初呢?

机哥直接上地狱级场景,在房间里开一盏台灯,测试长焦暗光表现。

但很显然,这次原相机,又双叒输了。

谷歌相机不仅有明暗层次,对于细节的保留还相当炸裂。

清晰可见的文字和噪点控制,甚至不弱于今年那一批顶级旗舰。

看到这儿,估计有机友已经手痒,巴不得立马装个谷歌相机来用。

但...大伙先别急。

谷歌相机出色的画质,可以说是牺牲拍照体验换来的。

第三方谷歌相机,有两种拍照模式,分别是:

HDR+和HDR+增强。

前者呢,主打无延迟抓拍,体验和原相机差不多。

至于HDR+增强,拍照得等相机转圈。

如果你只追求极限画质,其他都无所谓的,谷歌相机就挺合适。

相反,如果平时就喜欢咔咔一顿拍,享受指哪打哪的感觉。

那第三方谷歌相机,显然没内味儿。

左:HDR+丨右:HDR+增强

机哥个人经验,HDR+适合白天用,晚上最好用回HDR+增强。

毕竟多帧合成,对于画质加成很高,不用白不用。

趣味玩法

除了影调和画质有明显进步。

现在的第三方谷歌相机,还有一个很骚的玩法。

那就是自动给照片加水印。

机哥用徕卡柔和模式,开启水印功能,简单拍了两张照。

别的不说,水印边框加上以后,照片质感突然就上来了。

主打一个bigger拉满。

而这,仍不是谷歌相机玩法的天花板。

据机哥所知,比较成熟的谷歌相机版本,现在就有好几个。

AGC、MTSL、LMC...

各有各的特色功能,机哥一时间,也很难全部盘清楚。

如果机友们想入门玩玩。

机哥比较推荐AGC,也就是今天写文章所体验的版本。

目前在酷安呢,有两位大神在为AGC做本土化适配。

分别是@ちん 和 @飚车老马。

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酷安搜一下他们的主页。

里面有很详细的谷歌相机安装和使用教程。

以AGC相机为例。

安装完App后,把配置文件复制到指定文件夹,再打开App加载配置。

接着,享受拍照的乐趣就完事儿。

总之嚯,谷歌相机优缺点都很明显。

但它配置高度自由,让用户能定制出无数种成像风格。

同时还能保持很优秀的画质。

和原相机互补使用,实在不要太爽啊。

文章的最后,机哥来个小竞猜。

下面这组样张。

一张由谷歌相机拍摄,一张由小米13 Ultra拍摄。

机友们能分出,哪一张是真正的米徕吗?

2 阅读:1616
评论列表
  • 2023-07-06 21:03

    好多高像素说用什么镜头,搞什么联名,但成像效果不如苹果手机的低像素,苹果手机都不吹这些。

  • 2023-07-06 18:11

    优化就是p图

  • 2023-07-06 16:06

    软件在哪儿呢?博主

    sliverranger 回复:
    有没有可能,拍照摄像等基础功能不需要连接谷歌服务器[抠鼻]
    向右看齐 回复:
    以前可以现在不知道。

妙晴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