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堂弟,一个211,一个一本,都参加考研,结果211的落榜

红蓝双 2024-06-22 08:15:43

我的父亲三兄弟,父亲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二叔和三叔。

二叔九十年代考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老家的县城工作,三叔则选择了参军到了西部某省,后来又转业在这个省的某个市工作。

二叔和三叔,各有一个儿子,两人同一年出生,二叔的儿子比三叔的儿子只大四个月(文章后面简称大堂弟和小堂弟)。

大堂弟和小堂弟都是七岁进入的小学,从此,两人无论是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都是同一个年级。

那时,因为爷爷奶奶还在,每到寒暑假,三叔就会将小堂弟送回老家,因此,每到寒暑假时候,因此,每到寒暑假时候,爷爷奶奶的小院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几个堂兄弟成天在小院里玩耍嬉闹,虽然吵得很,但爷爷奶奶脸上却一脸幸福。

既然两个堂弟聚在了一起,又是同一年级,有时候,父亲就会关心的询问两个侄儿的成绩,每到这时,小堂弟都骄傲的对父亲说,“大伯,我成绩一直稳定在全班前一二名之内”,而二堂弟听到小堂弟在班上成绩拔尖,很小声告诉父亲,他的成绩只在班上中等偏上。

每每听到这里,父亲就鼓励二堂弟,要向弟弟学习,追赶甚至超越弟弟,两兄弟要比翼齐飞。

两个堂弟读初中时候,我正在读高中,有一次的暑假,我闲来无事,顺手将两个堂弟的暑假作业拿起来看了一下,结果我发现在班上成绩只是中等偏上的二堂弟,暑假作业明显比成绩排名前列的小堂弟做得更准确一些,题型也比小堂弟的难一些。

当时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对这种有些反常的现象有些不太理解,按理来说,小堂弟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暑假作业应该比中等偏上的大堂弟做得更好一些,但事实上却不是,一度让我怀疑小堂弟是不是为了炫耀虚报自己的成绩。

不过,高考时,小堂弟被一所211学校录取,而大堂弟只被一所一本院校录取,从事实上证明了小堂弟并没有撒谎。

两个堂弟也是有缘,虽然学校不同,但两人居然学的是同一个专业,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两个堂弟都下定决心,为了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两个堂弟大学毕业后都准备考研。

去年,两个堂弟大学就要毕业了,作为堂哥,很关心他们考研的事情,通过电话联系得知,本科读211大学的小堂弟报的是某985大学,而就读于一本的大堂弟居然与弟弟一样,也报的是这所985大学的研究生。

作为过来人,我心里很清楚,本科就读211大学的小堂弟应该很大把握能考进985大学的研究生,而一本的大堂弟希望应该不是很大,我本想劝劝大堂弟不要好高骛远,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

研究生考试成绩出来后,两个堂弟同考一所985大学的研究生,就读一本的大堂弟居然比就读211的小堂弟高出了四十分,最终大堂弟考上了985大学的研究生,而小堂弟则以十分之差无缘这所985大学。

看到这个结果,在联想起初中时候两个人的暑假作业,似乎一切都明白了,其实这在于高考地域性的差异。

高考时候,不同的省,就算同一套题,各个学校录取分数线都不一样,偏远地方相对于发达地区,同样的学校,录取线一般情况下要低一些,有时就会出现发达地区分数高只被录取到一般学校,而偏远地区分数不算太高而被录取到比较好的高校现象。

但在研究生考试环节,没有了地域差异,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偏远地区的大学生,同台竞技,自然就有所差异。

0 阅读:66

红蓝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