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写字”7年救下家里2000万债务,你怎么看?

古韵今风阁 2025-04-07 16:41:25

灯光照在一张空白纸页上,纸端持笔而立的年轻人在思考。

他不是在构思一幅艺术作品,而是在琢磨如何通过这根笔改变命运。

这个年轻人名叫陈曌,他相信,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信念让他放弃了父母已经铺好的“继承人”之路,转身进入书法的世界。

但他并未料到,几笔清晰刚劲的汉字能为他带来生机,甚至挽救一个家庭。

从兴趣到职业:陈曌为何坚持书法?

陈曌的书法故事要从小时候说起。

五岁那年,父母让他学书法,他们认为这是培养他兴趣爱好的方式,尽管不可能成为养活自己的职业。

当大多数孩子仍在排斥兴趣班时,陈曌却意外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方寸之间,他找到了沉浸其中时的宁静,也意识到书法带来的无穷魅力。

他想把这种爱好变成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陈曌选择了书法专业,这让他的父母感到不可思议。

父母希望他继承家业,申请商科,而非走上书法这条看不到未来的道路。

在多番争执后,父母让步,陈曌如愿以偿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开始学习他所热爱的书法专业,不断思考着如何通过书法生活。

创业初期的艰辛:书法工作室的困境与突破

大学毕业后,陈曌决定不回父母的服装厂,而是开了一间书法工作室。

创业初期的艰难可想而知,书法工作室在两个月内没能招到一名学生,无奈之下,他仍需依靠父母的接济。

第三个月,终于有学生上门报名,但这名学生却是个左撇子,与传统的书法书写方式截然不同。

面临如此棘手的问题,陈曌并没有退缩。

为了稳定工作室的发展,他专注于教学,用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让即使是零基础的人也能有所收获。

慢慢地,陈曌的书法工作室开始获得口碑,家长们纷纷闻讯而来,当工作室的学生数量达到60人时,他终于可以独立运营。

此后,他经历了一年未能招到新生的窘境,这让工作室再次趋于停滞状态。

陈曌虽然心烦意乱,也不曾放弃,反而给自己放了个假,并意外在法国发现了新的突破。

海外教学的契机:法国书法老师的意外转折

法国之旅让陈曌了解到书法在国外的潜力。

他找到了机会,在法国的学校担任书法老师。

西方学生对这门东方艺术的兴趣令他感到惊讶。

他的教学能力很快在当地打出一定的知名度。

当他希望能长久在国外继续发展自己事业时,却收到国内传来的坏消息——父母的服装厂经营不善破产,给家庭留下了2000万的债务。

肩负家庭责任:从还债到实现理想的历程

面对家庭重大危机,陈曌选择回到武汉。

他扩大了曾经的工作室,并提高学费标准。

借着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宣传策略,他迅速吸引到一百多位学生。

这一数字在一年后增长至三百人。

尽管工作压力日增,但陈曌依然日复一日地亲力亲为,他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每天的工作时间极长,以至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喉咙嘶哑、腿部静脉曲张。

书法不仅是谋生的工具,也是他真正的激情所在。

到2020年,线下课程无法继续,他又创办了网课,展开自媒体和文创品牌,意外获得巨大成功。

到2024年九月,陈曌与父母终于还清了2000万巨债,这无疑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让父母从反对者变为支持者。

这是一个关于坚持、责任和激情追求的故事。

陈曌通过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向我们展示了追梦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胜利。

他用行动表明,爱好不仅可以成为职业,还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家庭。

书法如何改变他的生活,或许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你又如何看待陈曌的路径?

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面对自己人生选择时思考的故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