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开始下场收房子,危险的信号出现了

圭木说房 2025-02-06 15:48:16

时光飞逝,转眼间咱们已经跨入了2025年的大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楼市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在人们心里搅起不小的波澜。就在春节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不仅迎来了新的一年,也迎来了楼市新的篇章。那么,在这全新的一年里,楼市能不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呢?保障性住房政策又能给我们带来啥样的新启发呢?

咱们先回过头,瞅瞅2024年的楼市是个啥情况。那时候楼市政策跟翻书似的,一页接一页地出,可市场呢,就像是个挑食的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喝,就是不买账。政策虽然一再放宽,但楼市还是走得慢悠悠的,跟个小脚老太太似的。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老百姓的钱袋子瘪了,对未来的日子也没那么有信心了,那高高在上的房价,让人一看就心里直打鼓。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地方城市开始琢磨新招儿了——收储商品房,把它们变成保障性住房。全国上下,已经有32个城市摩拳擦掌,想要靠这一招来化解房地产的风险,给楼市加点油,提提速。

可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往往就骨感多了。就拿合肥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来说吧,收储的商品房数量才5733套,这数字一看,确实有点“小巧玲珑”。再看看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不久才搞定第一批收储,436套,这数字说出来都让人想笑。

更逗的是,央行大方地拿出了3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想要给大家搭把手。可你猜怎么着?到2024年11月,真正用上的钱才435亿元,占比也就那么一丁点儿,14.5%。这笔钱就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幕后就是不肯出来见人。

说到这儿,咱就得问问了,为啥地方城市对这事儿不太上心呢?其实原因也简单。房价那么高,租金收益却少得可怜,这买卖谁愿意干?虽说收储的房价已经打了不少折,但租金回报率还是让人提不起劲。所以地方城市对这事儿自然就没啥热情了。

现在问题就来了:楼市要想稳住,收储商品房看起来是个法子,可地方城市不积极,这可咋办呢?

有专家就琢磨出主意了:要么央行把再贷款的利率往下降一降,让地方城市能多赚点;要么就等着房价再降一降,收储的成本也就下来了,租金回报率自然就上去了。但说实话,这两条路都不好走。降利率可不是小事儿,得考虑到整个货币政策的大局;而房价下跌呢?万一搞大了,那可就是一场金融风暴啊。

其实从央行这3000亿再贷款的事儿上,咱们就能看出楼市的病根儿在哪儿。现在的楼市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想当年楼市火的时候,大家挤破头也要买房,现在倒好,都成了观望者,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成了“接盘侠”。

所以要想楼市稳住,光有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得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房价有上涨的苗头,开发商也能看到销售回暖的迹象。只有这样,大家才会重新对楼市动心思。

当然啦,收储商品房这个法子也不是全然没用。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它或许能成为一根救命稻草。但要想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还得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一起使劲儿才行。

说到底,2025年的楼市还是充满了未知数,挑战一个接一个。收储商品房能不能成为稳楼市的关键呢?这个嘛,咱们还得等着瞧。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