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度圆皆好看
其中圆极是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中秋节
一年十二月
月月有圆缺
但中秋的圆月分外耀眼
承载着月圆人团圆
平安阖家欢的愿望
中秋一词
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
古人以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
为“秋月”或“三秋”
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
所以叫“中秋”
把中秋作为节日
源于对月亮的崇拜
古人认为太阳代表苍天
月亮代表大地
八月是收获的季节
要感谢大地的恩赐
这就有了“秋祀”
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月
到了魏晋时期
登楼临轩、酌酒赏月
逐渐成为习俗
唐代初年
中秋已成为固定节日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到明清时成为最主要的节日之一
也是仅次于春节的
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诗词
一轮明月
千百年来撩拨着
中国人最浪漫的心弦
它是屈原的望舒
李白的瑶台镜
苏轼的婵娟
照亮了文坛两千多年
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亦是团圆节
人们聚于桌前
饮酒赏月,说着团圆美满
远在异乡的人
则举头望月
眸中盛满思念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皓月当空
家人与异乡人
共赏一轮圆月
漂泊天涯的心灵
便有了归宿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自古以来
就寄托着中国人的思念
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时
乡愁在此时又浓了几分
愿你思念的人平安长久
愿有人与你一起赏圆月
愿有人与你共婵娟
皎皎天上月
赏月又赏“阅”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日
不妨和古人一样
举头邀明月
低头翻一本好书
让书籍同明月一般
照亮前行的道路
01中华诗词名家诵读赏析日历
精选186首诗词及179幅名画
赏析诗情画意,视听一体
《中华诗词名家诵读赏析日历》
以时间为轴,用诗词作线,从《春日》《夏意》到《渔家傲·秋思》《天净沙·冬》,是时令和季节的指南,也是经典与现代美学的集中呈现。
古今一体,应时应景,历史上的今天古人在做些什么?是游玩赏花,还是围炉煮茶?欲知古人今天事,金榜日历诗中明!紧扣时间点,了解传统文化里的仪式感和民风民俗,在古雅的诗情画意中,润泽一颗红尘凡心。
诗画一体,流光溢彩,每首诗词均配以大家名作——诗意画,一笔,一墨,契合着诗词的情感与思绪,诗画辉映,相得益彰,诗词费解的地方,可以在名画中豁然开朗!
视听一体,耳目同悦,每首诗词均配有二维码,手机一扫,即可畅听名家朗读,专家赏析,有声有色,给读者朋友带来无尽的美感和惬意。
02国学金句分类赏读日历
一月一主题 主题鲜明
以主题统领名句,以故事解读名句
以画作照应名句,汇名句诠释精神
《国学金句分类赏读日历》
有12个主题,12种品质;12种花朵,12种情怀,画文结合,富有情趣,文画合璧,创意独特,经典金句,精彩语录,微小故事,解读传统国学,品味人生百态,在笔墨之间、喧嚣之外读者朋友们可以寻得一些人生真谛!
世纪金榜
愿您阖家幸福
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