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岛上演弹道导弹拦截大战,美军发来的警告,对中国是个笑话

瞩望云霄 2024-12-23 11:15:13

近期,美国在关岛进行弹道导弹的拦截试验,看似是其导弹防御能力的一次展示,实则漏洞百出,在面对中国的导弹力量时,更像是一场闹剧,徒增笑料。

美国导弹防御局于 12 月 10 日在关岛进行了首次实弹拦截试验,一枚标准导弹 3 Block IIA 成功在岛东北 200 海里处拦截了模拟中程弹道导弹,这被视为关岛宙斯盾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美国试图借此向中国发出大胆信息,尤其在台海局势紧张的大背景下,妄图展示其在关岛防御体系上的进展与威慑力。然而,这一举措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无法忽视的致命弱点。

首先,中国已经列装了多种高超音速导弹,涵盖陆基、海基和空射型号。这些高超音速武器以其独特的飞行特性和突防能力,远远超出了美军标准 3 导弹的拦截能力范围。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极快、机动性强,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复杂的机动变轨,现有的美国反导技术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追踪和拦截。这就意味着,无论美军在关岛如何精心构建其反导系统,面对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打击,都可能形同虚设,所谓的防御网络将被轻易突破。

其次,乌克兰战争已经清晰地揭示了防空反导作战的本质是消耗战。美军标准 3 导弹的成本高昂,一枚超过 1400 万美元。而中国拥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导弹武器库,若爆发冲突,中国可发动大规模的导弹攻击。美军想要依靠标准 3 来拦截中国发射的多种高速导弹,其成本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极有可能把美国的财政拖入深渊,甚至导致其破产。如此高昂的拦截成本与可能面临的海量导弹攻击形成鲜明对比,使美军在关岛的反导布局显得极为不切实际。

再者,美军标准 3 反导导弹的库存状况更是令人咋舌。据公开报道,其 2025 财年计划采购数量仅为 12 枚,本身数量就极为有限。再加上美国海军面临的一系列生产困境,如供应链瓶颈、过时的生产能力以及对有限数量的合格火箭发动机制造商的依赖等,导致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库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面临真正的高强度冲突,关岛的反导系统将在短时间内因拦截弹耗尽而失去作用。

从关岛自身的防御体系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关岛有限的陆地空间和多山地形使得基础设施开发困难重重,而多个不同系统(如陆上宙斯盾、萨德、堤丰和 爱国者防空 系统)的集成复杂性极高,这容易导致在面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的饱和攻击时,各系统之间反应不协调,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防御。此外,过度依赖固定的传感器到发射系统,也限制了其对中国精确打击导弹的能力,可以说固定部署的美军防空系统几乎就是火箭军的靶子。

在后勤补给方面,导弹、燃料、拦截器、雷达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备件补给极为复杂。在旷日持久的冲突中,由于海上补给线可能被切断,关岛很可能面临补给延迟甚至中断的困境,这将进一步削弱其反导系统的持续作战能力。

可见,美国在关岛煞费苦心构建的反导体系,不仅在技术和资源上存在严重缺陷,而且在战略层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其所谓的对中国的战略威慑,最终只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大笑话,无法改变其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劣势地位。

0 阅读:2

瞩望云霄

简介: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