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题字为何总有那么多争议?启功关键时刻力挺

趣史汇 2021-03-26 17:34:19

郭沫若,郭老是我国一代文豪,在国内外都有着盛名,是我国鲁迅之后的中华文化领袖。郭老不仅仅是文学巨匠,同时在文字研究方面也有着巨大成就。甚至在书法方面,也有着一席之地。

郭老的书法被称为郭体,当代的文化圈中的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等,皆以得到郭老的书法题字为幸。

但是对于郭老的书法,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既是认为郭老书法有底蕴,有创新,当为一代名家之书法,并称其书法为郭体。另一种声音却是截然不同,称郭老书法结构松散,笔力无力,艺术水平低下。对其书法极为不屑。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封“康生”评价郭老书法的信:“我用脚指头夹一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好。”当然,凭这一封信并不能代表郭老的书法水平,郭老的书法水平到底如何呢?郭沫若的题字为何总有那么多争议?启功关键时刻力挺。

郭沫若郭沫若的书法水平

首先对于“康生”的那封评价信,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不说以康生的性格是否会写出这种信,其次这封信的封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

康生担任的职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个是党的职位,一个是政府职位,显然不是康生所写。

那么郭老的书法到底如何呢?

郭老以草书见长,笔力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郭老提出学书执笔的八字要诀:回峰转向,逆入平出。他的书体既注重传承,又兼有创新。世人称誉他的书法为郭体。

郭老在书法艺术上学习和研究了70余年,在青年时,郭老的书法就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最早在辛亥年间就已经被人所知。

当代的文化圈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等等大家,皆以得到郭老的书法题字为荣幸。由此也能看出,郭老书法水平是极高的。

启功先生也是书法大家,在他的口述中,他对于当年迫于情面应援郭老的“兰亭非王论”仍是有很大的自责。但是他对于郭老的书法却是毫无疑问的力挺。称郭老绝对是书法大师无疑。

但是郭老书法也确实有一些缺陷,郭老的书法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就是书法不够沉稳,笔力稍显不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山东博物馆题字为例,经常引发出“山东情妇馆”的不良瞎想。

对于郭老的书法,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使用比较公正的眼光去看待,郭老的书法水平,肯定而言不是像那些批判者所说的一样,那么不屑一顾。

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过于地提升其书法高度。郭老大部分题字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与当时的顶尖大家也确实存在一定距离,书法中的缺陷也的确是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称其为书法家,但是不能拔高到顶尖行列。应当以相对公允的态度去看待。

既然说郭老的水平也属于书法家的行列,那么郭老的作品又有哪些呢?世人只知道启功先生喜欢题字,但是其实郭老题过的字,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郭老又题过哪些字呢?

郭老的题字

1958年,黄陵县的人民请求毛主席帮忙为黄帝陵题字。毛主席大力推荐了郭老,当时的郭老已经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文豪,并且书法方面也有了极高的名声。

于是当年五月,郭老便为黄帝陵题字,并在1963年镌刻在石碑上,如今仍矗立在黄帝陵大门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1972年徐悲鸿的夫人书法家廖静文,请求郭老在丈夫的一幅未落款的奔马图册上题字,郭老之前将1943年送给廖静文的一首七绝诗题了上去“豪情不让千盅酒,一马冲破万重关……”题上去。

这一幅奔马图册的题字便成为了徐悲鸿的极其喜爱,如今已经成为了徐悲鸿纪念馆的珍品。

不仅仅是徐悲鸿,郭老还给许多知名画家题过诗,如傅抱石,李可染这些大画家都曾经为郭老题诗。

当然郭老题过最多的,还当属牌匾字。如,故宫博物馆、沈阳故宫、黄帝陵、中国银行、中国书店、杜甫草堂、屈原纪念馆。其中最为人称赞的便是故宫博物馆和中国银行的题字。

郭老在故宫博物馆的题字,是绝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有人称故宫博物馆之前的牌匾字,比郭老的牌匾字好时,绝大多数人还是觉得现在挂在故宫的“故宫博物馆”五个字更加好,更加有时代精神,更加有书法的气派。

郭老对于中国银行的题字,是极其有艺术价值的。启功老先生极力赞赏的也是这四个字。当时是南汉臣非常欣赏郭老的书法,请求郭老题字,于是郭老也是笔走龙蛇不带犹豫地把“中国银行”四个大字写了下来。

在启功老先生自述时,启功老先生也是对四个大字极力的赞赏,声称要贬低郭老的书法,首先看看中国银行的牌匾再说话。启功老先生本身也是自成一派的书法大家,足以看出郭老书法水平。

郭老的书法水平一直以来都有两种声音,但是郭老书法水平确实经得起质疑。我们不能说郭老是书法顶尖者,但是也绝对配得上大家的称号。启功先生评价是:“唯有郭先生才能有如此大手笔,我等不及太多”。郭老以草书见长,笔力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

郭老提出学书执笔的八字要诀:回峰转向,逆入平出。他的书体既注重传承,又兼有创新,自成一派。我们对于郭老的书法,也应正确地认识,对于故宫博物馆以及中国银行的题字已成顶尖之作,其他的题字却又不及之。

无论世人如何诟病,郭老始终是一代名家,虽不能称之为顶尖书法家,却也值得一书法大师的称号。郭老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诗文词赋,也不仅仅是一幅幅的牌匾题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

1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