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蒋百里父女在卢浮宫留影,蒋英17岁,明眸皓齿气质非凡

琦琦评过 2025-02-21 13:55:31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蒋百里和蒋英身上也同样适用,他们父女两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蒋百里作为父亲,从小就是女儿蒋英一直憧憬的对象,在蒋英看来,父亲博学而又温和,在人生大事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行事上也有自己的原则。

而蒋百里,从小到大似乎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蒋百里出生的时候,国内的格局相当混乱,那时候为了救国图存,许多人都不远万里前往国外学习。

蒋百里就是其中之一,去到日本军校读书之后,学习更是兢兢业业,在毕业的时候,为了表达鼓励和认可,日本天皇甚至亲自赠剑给了蒋百里。

一时之间,蒋百里在日本风头无两,不过,蒋百里没有被日本各界的赞誉冲昏头脑,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想要报效祖国。

于是,不顾其他人的挽留和劝阻,蒋百里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国内,当时国内有许多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而蒋百里凭借优秀的简历,以及出色的才能,在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学校的校长,这个时候,别人称呼他就已经需要用少将这个词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成为了校长之后,蒋百里也丝毫没有架子,和学生之间相处的极为融洽,甚至有许多学生主动给他写信倾诉苦恼。

就算在今天,也有不少学生看到老师会绕道而行,在上个世纪,能够和学生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蒋百里有多受爱戴,可想而知。

为了替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校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不过,蒋百里虽然多次奔波,可是身为教育部负责人的段祺瑞,只是点头答应。

而作为教育经费的钱迟迟没有打到账上,再加上,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蒋百里,想要培养新型的军人,他们有新的理念,新的作风和原则。

而旧的培养方案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蒋百里新的培养方案就迟迟落实不了。

蒋百里等得起,可是那些学生从学校出来,是要进入战场的呀,这些学生等不起啊,蒋百里愧疚极了,觉得自己辜负了学生的信任。

或许是对前途感到迷茫,又或许是因为自己无法履行对学生的诺言而感到悲伤,蒋百里用手枪自杀了。

所幸,当时一直跟随蒋百里的勤务兵,看校长天天愁眉不展,心中有了一点准备,所以在蒋百里开枪的时候第一时间夺走了手枪。

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前来看望校长,在知道校长被手枪仅仅打中了肺的表面,不日就能醒来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鼎鼎有名的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在学校的办公室里自杀了,这件事情一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为什么会自杀?

人们热烈的讨论这个问题,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之前一直不给军费的段祺瑞,这时倒是一反常态,邀请了日本最先进的医疗团队来给蒋百里治疗。

不治疗不行呀,如果蒋百里死了,群众的怒火他段祺瑞也承受不起啊,蒋百里的这一次自杀,改变了军校的处境。

同时也帮助自己迎来了爱情,日本治疗团队治疗蒋百里的时候,一个叫佐藤屋子的护士,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的照顾着蒋百里。

这个护士温柔又美丽,一直醉心于事业的蒋百里,忽然就迎来了自己的爱情,一个中国人向一个日本姑娘求婚。

佐藤屋子一开始很迟疑,她知道蒋百里的事业在中国,如果他嫁给了蒋百里,那就得远离故土留在中国,故乡的亲人怎么办?

而蒋百里用自己的热切行动,用自己一封封的情书,彻底打开了佐藤屋子的心,他们俩人结婚了,屋子也改名为蒋左梅。

之后,在蒋百里的身边,总有一位温柔的女子跟在左右,蒋左梅成为了蒋百里最棒的爱人和战友。

夫妻两人恩爱无比,更是先后生下了五个小孩,不过或许是天意弄人,这五个小孩都是姑娘,还好夫妻两人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家人的生活过得也相当甜蜜。

蒋百里在读书的时候有许多同窗好友,他们一同求学,一同探讨这个国家应该怎样变革,情谊相当的深厚,许多友情甚至持续到了许久。

蒋百里和钱均夫,两个人更是在成婚之后,来往都相当频繁,眼看着好友蒋百里每天有那么多乖巧可爱的女儿围绕在身边。

钱均夫看着自己的儿子钱学森,虽然还满意,但是总感觉,如果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那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也就是两家人关系相当的铁,在钱均夫和妻子努力了那么久都没有女儿的动静之后,蒋百里和妻子蒋左梅同意将三女儿过继给钱家。

三女儿就是蒋英,不过过继给钱家的那段时间,蒋英还有另一个名字,钱学英,以前女儿在身边的时候不觉得。

可是把三女儿送给钱家之后,看着其他的四个女儿,蒋百里和妻子总会想到离开的那个女儿,不知道他在钱家过得好不好。

不知道蒋英在钱家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交到新的朋友,心情愉不愉快?越想,蒋百里夫妻越是思念,整天唉声叹气的愁容满面。

而蒋英,在钱家,虽然钱均夫夫妻对他非常宠爱,哥哥钱学森也温文尔雅,可是蒋英总会想起自己在蒋家的时候,可以和姐姐妹妹叽叽喳喳的聊一天。

那样的日子该有多快活呀,最终,为了让小姑娘恢复开心,蒋英回到了蒋家,她和钱学森的兄妹情谊,这才中断。

钱学森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是从不需要父母担心的,蒋英也经常在父亲嘴里听到钱学森的名字,想起来小时候的那个哥哥。

因此,在钱学森23岁准备出国的时候,蒋英和家人一起前去送行,两个人如今也是大孩子了,可是依旧相当亲近。

在离别的聚会上,学习音乐的蒋英还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在当时的钱学森眼里,那个弹琴的小姑娘闪闪发光。

不过钱学森固然优秀,可是蒋英也毫不逊色,在音乐上的成就令人咂舌,万国音乐会,一向是相当盛大的音乐比赛。

在这之前,女高音比赛的冠军一向被外国人收入囊中,而在蒋英1943年参加的那届比赛上,蒋英拼界绝对的优势,大获全胜,让国人狠狠的扬眉吐气。

在万国音乐会之后,蒋英还在国外呆了三年,丰富了自己在音乐上的阅历提升了对音乐的见解,在四六年的时候才回国。

许多人慕名前来,想要看一看这位来自中国的音乐家,能够表演出怎样的歌曲,蒋英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在1947年5月31日举办的蒋英个人演唱会,好评如潮,许多报纸真相报道,他们用最好的词汇来夸赞蒋英。

他们与有荣焉,终于可以在外国人面前堂堂正正地说,我们中国也有自己优秀的艺术天才,不比外国差的。

回国之后,蒋英和身为教授的钱学森,年龄相仿,两个人来往不禁密切了起来,他们在彼此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蒋英喜欢学识渊博的钱学森,钱学森爱慕灵动自信又漂亮的蒋英,在即将去美国深造进一步学习的前夕,钱学森找到了蒋英。

也是在这个时候,钱学森提出了自己最热切的恳求,跟我一起去美国吧,或许是搞学术的都相当一根筋,蒋英拗不过钱学森,再加上心里有好感。

两人在1947年结婚之后,共同奔赴美国,刚到美国的时候,蒋英由于英语不太流利,所以和人交往都成问题。

而钱学森总是热情地教蒋英英语,帮助她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钱学森还特意给蒋英买了一架钢琴,让妻子可以自由地弹唱。

这段求学的时光平静而温馨,真正的意外发生在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时候,美国并不打算让钱学森回到中国。

毕竟钱学森在学术上的能力实在太恐怖了,一个人顶五个师,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把钱学森囚禁了起来。

被美国强行挽留的那段时间里,为了不让生活被美国人监听,保姆什么的肯定是不能请的,双手弹奏乐器的蒋英无怨无悔的开始做起了家务活。

在丈夫感到郁闷的时候,蒋英也用音乐来驱散丈夫心中的烦闷,直到回国之后,钱学森投入到科研之中,蒋英才放下心来有了一点自己的空间。

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和孩子,当一个音乐家,全国各地乱飞表演肯定是行不通的,蒋英成为了教师,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他们夫妻两人,一个人投身于国防,一个人醉心于音乐,互相奋斗的同时又互相挂念,成为了当时有名的佳话。

参考资料:

大众网——蒋英:走出钱学森的光环之外 2012-02-17

凤凰网——钱学森和他的音乐女神蒋英:5年软禁一起演奏度过2012年02月16日

中国文明网——钱学森的贤内助蒋英:"这辈子就是为钱老活着"2012-02-20

凤凰网——蒋英:我的父亲蒋百里 2012年02月09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