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最新紧急军情,播报全球热点资讯,欢迎关注“军情急报”!
据央视新闻7日消息,大约十年前,中国因为没有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核心技术领域长期遭遇外国“卡脖子”,以致于外企国业曾经狮子大开口,直接向中方开出1台7亿元的天价。就是因为他们咬定了“中国肯定造不出盾构机”。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80后盾构机设计师杨辉带领科技团队持续攻关,终于攻克了围绕盾构机的上千项技术难题,设计制造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盾构机,一举扭转了我国发展中的被动局面。
究竟什么是盾构机?其实,它就是一种隧道掘进机。传统的开山挖掘,需要用炸药炸山,然后再通过人工清理渣土,费时费力。而有了盾构机,就可以实现一边“开山”一边“吃土”,一边“清理”一边“排出”,省时省力。有人计算过,使用盾构机,可以节省90%的工期,以往挖隧道要是需要10年,有了这个家伙,只需要10个月。
但这项技术却始终牢牢掌握在英国、日本和德国等西方国家手中。他们也常常拿这项技术满世界漫天要价。1997年的时候,我国曾在挖掘一处隧道时,考虑向国外购进盾构机,结果对方直接开价7个亿,而且操作和维修过程全程保密,以防被我们学了去。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在盾构机等问题时,受尽了窝囊气。
但西方的要挟也在侧面上倒逼了我们自主研发。后来,我国组织了近20位专家持续攻关,终于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盾构机,而且定价只有西方的约1/30。不仅如此,经过市场的检验,中国盾构机的质量十分过硬,丝毫不输西方产品。因此,物美价廉的中国造盾构机迅速行销全球,快速打碎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并占据了超过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这一技术领域的领军者。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盾构机等一系列西方卡脖子的领域突出重围,关键一点就是我们的研发团队,特别是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从国产大飞机到国产航母,从北斗导航系统到新冠疫苗研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的科研团队不仅完全实现本土化,而是更是越来越年轻化。如今,80后甚至90后,都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主力军,他们正承载着中华“科技强国”的梦想阔步向前。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兴国、实业兴邦,“中国制造2025”更为我国工业化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最明晰的顶层设计,而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更从外部环境上倒逼我们加速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因此,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工业化进程不仅没有受到美西方的拖累,反倒是每日登上新台阶,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天,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中国工业,未来可期,中国雄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