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作者预测这是疫情的第三年,也将是疫情消失的一年,具体参考了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
如果真的像他所说的,那么此时的疫情将会是最后一波,不论是病毒自己“消失”,还是疫情的到控制,市场的流通将越来越趋于正常。
待到经济恢复的时刻,没有了大面积的企业倒闭,裁员降薪,是不是大家就不去钻牛角尖似的,全民公考了呢?
那些在迫不得已情况下的年轻人们,本应该有过万的月薪、体面的白领、金领工作,在行业商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都无一例外,被房贷车贷压弯了腰,也埋头学起了行测、申论,备战公务员考试。曾经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失意。
反观曾经选择归于平凡,泯与众人,选择考公的人,原来被人看不起的体制内的同学、老乡,五年升职都达不到别人一年的加薪。在这三年里,生活没有被太大影响,稳如泰山,工资按时发放,福利齐全。甚至有的只要去一线帮忙,就有更多好处等着自己。
公考热度逐年升高,正是因为行业大环境不景气。体制内的稳定确实是当下的刚需,但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现在体制内的工作也有很多缺点,例如工资低,只能维持“温饱”,更不用说事业单位人员了,一旦单位被纳入改革范畴,等待员工的额就是失去“铁饭碗”。现在只有少数几个省份仍然把考公当做最好的选择,例如东北、山东等地。
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才是年轻人向往的。
如果真的像前文说的,疫情慢慢过去,那些考公的年轻人意识到,外面的机会又来了,自己可以继续以前充满机遇挑战和高薪的生活,或许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会一降再降。
到那时,精简型政府可能会使得公职人员数量逐步减少,进体制内的限制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高。整体形势被改变,彻底扭转。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后,服务型政府为主基调,公职人员的身份发生转变,工作从审批变成服务,日子也不好过。
一个国家要发展,就不能主力都在求安稳。年轻人都勇于创造,才能更快推动国家发展。
怎么用好政策鼓励年轻人,投入到国家发展的滚滚洪流里,才是当下重要的事。
什么时候做公务员是孩子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求稳的选择了,估计就是暂时的理想状态了。
说了这么多,也只算一个大胆的推测和预期,全民公考热确实是个畸形的社会现象,大家考公的初衷根本不是为了建设、为了服务,只求安稳。
我也只是希望疫情赶快结束,赶快消失的万千人之一,无论今后公考趋势如何,劝诫各位年轻人,不要盲目跟风,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职业路。
想多了,疫情结束五年内公考人数都会上涨,疫情已经让大家都怕了都妥协了,看看这几天物理女博士考北京城管吧,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得瑟]哪怕年轻人还有一点点想法,家长也会把它灭了……[得瑟]
如果转变成美国的雇员制 估计热情会少很多
疫情结束移民加拿大了拜拜了我伟大的祖国
物极必反,考公热是种社会病态
在如今这大环境下旱涝保收的编制更加炙手可热!
考公热降低的原因只可能一个。大面积缩招
都离开吧,我就有机会了
有的制度别喷 欧美 那些是咱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你告诉我谁离开了[得瑟]看看报考率
去一线帮忙的好处在哪,我怎么没看到,也不多发钱啊
不会有人离开的,除非是真的看破红尘啦
病得不轻
不会,每年大学毕业生都上千万的,哪有那么多岗位给大学生,而考公就是个稳定的出入
疫情过后,当企业经济稳步上升时,大学生都会往企业里钻,这时考公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少。
呵呵哒
不可能
疫情期间,会有更多的人考编
后疫?你规定的?你怎么知道是后期?历史上这样大范围的瘟疫,哪次不是几十上百年?多历史,让你聪明点
别一天天想上热搜,毛病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