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有妈妈会为你做的三种东西,如今想起,忍不住泪流满面

村口小酒馆 2023-12-26 09:28:30

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怎么会无条件呢?儿时他们盼着你学习好,长大了希望你有个好工作,成家了总觉着你不会带孩子。他们爱的条件也简单,你过得好,不是成名成家腰财万贯的好,而是,比他们好。

岁月从来如水,生活向来似歌,在高低起伏中,我们经历着喜怒哀乐。每当风吹起涟漪,我们心情不得平静时,不由自主便会想起妈妈。有福的人,回家看看,失去妈妈的,只能在记忆里找寻些温暖。

1、鞋垫

过去的人们穿鞋习惯于垫个鞋垫,具体有什么好处,我至今想不出来,可能是为了耐磨,也可能是便于清洗。

大家垫的鞋垫多出于妈妈之手。在巧手妈妈的一针一线下,小小的鞋垫总是花里胡哨,不是绣个花就是绣几个类似平安健康的字。若是妈妈手拙,鞋垫素面干净,上面针脚虽大,却密密麻麻,手摸上去有点涩。

在干惯了活的妈妈眼里,世上没有休息时间。哪怕操持完所有的家务,坐在炕上歇歇脚的功夫,手也不能停下来。缝制鞋垫,是她们口中打发时间的玩意,你不能劝阻,因为她们一句“不累”、“不费工夫”的话语,顺口到理所当然。

如今,很多人已经收不到妈妈缝制的鞋垫。有的是妈妈上了年纪,再无精力;有的是妈妈离开人世,再无机会;还有的,是不愿意妈妈受累,自行购买。年轻人,早已没了垫鞋垫的习惯,他们对妈妈爱的理解,在于一双双自己看上的新鞋。

2、茶叶枕头

在我儿时的某段时间,特别流行用茶叶做枕头。许是当时北方小城的茶叶尚且金贵,被人们看作招待客人礼尚往来的高档物品,谁家要能做个茶叶枕头,妈妈的面上有光。

茶叶枕头里面的茶叶,自不舍得用新鲜的。它们一搓搓一堆堆,都是喝完泡干的剩茶叶。外面的剩茶,妈妈定不会收集,家中的茶叶,妈妈收集起来很是耗费功夫。

每次喝完茶清洗杯子,妈妈都要用一个细纱布的小袋子过滤一遍,然后赶忙铺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晾上,时不时去翻动一下。待到晾干后,妈妈把它们塞进布袋子,挂在墙上。

妈妈的日子,从来不着急。装剩茶的布袋子,在一次次不厌其烦中,渐渐鼓了起来。妈妈将它摘下来,拍平,估量着够一个枕头的量,再倒出来用小筛子筛一遍,然后缝制枕头。

茶叶枕头和荞麦皮枕头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当你枕上,妈妈的手轻轻拍在身上,就是睡得香甜。

3、织毛衣

老式的毛衣,已经退出我们的生活。现在的毛衣,轻便柔软,不扎脖子。

在过去,毛衣是冬天必备的物品。全家老少能穿上舒适厚实的毛衣,妈妈功不可没。那会儿毛线是畅销品,不好买。妈妈听说哪里有毛线出卖,早早出门排队。其实毛线都一样,但妈妈认为,去的早买上的毛线,比晚去买来的暖和。

买来的毛线事一挂一挂的,需要绕线团。我记得一年的深秋,我和妈妈坐在床上,屋子里生起火炉,窗上已有雾气冰凌,妈妈给我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唱着歌,我双手撑着毛线,她缠线团。几十年过去,这一刻似乎定格在我的脑海,永不磨灭。

新毛衣不可能常有,大多数时候,妈妈织的毛衣都是旧毛衣拆开清理,又编织的新花色毛衣。在我的印象里,毛衣的薄厚程度妈妈总以几平针来形容。现在记不清楚,可见当时的我对这一切习以为然。

现如今,不管是鞋垫、茶叶枕头、毛衣还是其它,都成为“过去”的一部分。年轻的妈妈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喜欢购买生活物品。很多东西,注定不可再现,很多人,注定不能再见。如果您还有机会,拿起手机,发动汽车,去看看妈妈,听她们唠叨一气,真的,这才叫幸福。

2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