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一个不多言、不多语,但特别不简单的女人”。
在宋祖英的心里,母亲的性格,影响了她一生的生活。
母亲不爱指点儿女的生活,但宋祖英想要做什么,母亲从不会去阻拦,反而很支持她,让她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正是因为有母亲的一次次“鼓励”,才让她走出湘西山区,飞向了春晚舞台。
然而,在外界眼里,“优秀又懂事”的宋祖英,却是让婆婆和丈夫操碎心的人......
家里的事情,宋祖英从未管过,弟弟的学习环境,是丈夫一人在操持着。
更让家人无法接受的是,婚后的宋祖英,选择了“丁克之路”。
如果不是丈夫罗浩凭借一己之力,排除万难,宋祖英不会迎来人生圆满的日子......
01、自己苦,但不舍得家人受苦
都说长姐如母,对宋祖英而言,她小小年纪在家“既当母亲又当爹”。宋祖英才刚刚懂事,弟弟妹妹就出生了。
比起听话的妹妹来说,弟弟的出生才是让她操碎心。宋祖英时时刻刻,都想“掐死”弟弟。
弟弟实在是太顽皮了,不好好上学,也不喜欢看书,整天东跑西跑。
而且,弟弟还是一个聋哑人,如果不小心走出寨子,回不了家,他连问路都很困难。
弟弟在家里,也是十分的调皮,把自己吃的野菜去喂鸡鸭,饿着肚子闹腾。
她会拿着棍子,追着弟弟打,但弟弟很滑溜,跑得很快,转眼间就不见人影。
长大一点后,宋祖英就让妹妹把弟弟抓住,然后她再拿小木棍打弟弟。
弟弟哭得很大声,父母在山上都能听到,父亲一声大吼:“宋祖英,你在家里不要欺负小弟”。
她只能冷哼一声,把棍子丢在地上,满脸都透着不服气。
初一,宋祖英的父亲离世,妈妈一人带大三个孩子。妈妈不爱说话,也不喜欢批评儿女的事情,她只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她回家说自己的成绩考差了,母亲也没有打她、埋怨她,而是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下一次考好一点。
她是家里的大姐,更懂事一点,看到母亲为家里日夜操劳,便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去了歌剧团里工作。
歌剧团里的工作算不上轻松,但每个月能够拿到固定的薪酬,可以帮助家人。
她在歌剧团里,永远都是那个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女孩,把钱全部寄回家。明明自己过得很苦寒,可她就是舍不得家人吃苦。
弟弟不爱读书,她就每个月写一封信回家,告诉弟弟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如果不读书,以后走出大山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住在家里破旧的土墙房子里。
19岁的宋祖英,好运地进入到中央民族学院里学习。
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心里充满着惶恐,但她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却表示自己很期待新的生活。
她还告诉母亲,如果自己在北京定居了,一定会把弟弟妹妹接过去,改变他们的人生。
1988年,宋祖英回到老家,参加了当地的一期全国青年歌赛。虽然没有拿到好名次,但也因此邂逅到罗浩。
罗浩对舞台上激情四射的宋祖英一见钟情,忍不住主动和她交流起来。
当时的他,是幕后工作人员,有着很多的人脉关系。听闻宋祖英想要拜师,他就联系到老朋友金铁霖,希望他能够收下她。
罗浩在介绍宋祖英时,金铁霖已经了解过她的音乐底子,对她十分地赞赏。
从一个大山区里靠着实力走出来的孩子,这样的好苗子,他要是收为学生,也是幸运。
拜师给金铁霖后,她和张也成为好朋友,两人时常去老师家里学习。
周六、周末的时候,学校放假,张也会找到她,让她赶紧收拾一下,去老师家里学习。
金铁霖对两个爱徒很好,不但教她们唱歌,还会留她们在家里吃饭。
宋祖英爱吃辣,金铁霖就让妻子用小米辣,做了一大瓶的辣椒酱。
她来家里吃饭时,妻子就会拿出辣椒酱,宋祖英两眼冒星光,连肉都不吃了,只盯着辣椒酱。
拜师学艺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她出师后,凭借着一曲《小背篓》红遍大江南北,还顺利得到上春晚的机会。
与此同时,罗浩也对她求婚,想要早点成家。
02、与丈夫分居8年,她无忧无虑地奋斗
罗浩的求婚,让她有些为难。罗浩家庭富有,父母都有着高薪工作,反而是她,家庭贫穷,还有一个聋哑弟弟要照顾着。
为了不拖累对方,她只能委婉拒绝求婚,表示他可以再考虑一下其他人。
罗浩一看,以为她不喜欢自己,急得他急忙跑到北京,问她的真实想法。两人第一次争吵,是因为分手的事情。
罗浩发现,对方是爱自己的,但就是不肯说出分手的原因。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宋祖英才缓缓开口,把家里的情况解释清楚了。
罗浩不想错过她,直接带着她领证结婚,让她安心工作,他会照顾好她的家人。
在领证那一天,她厚着脸皮提出婚后不生孩子,要奋斗工作的话。
她以为,这次会触碰到罗浩的底线,可罗浩在犹豫几秒后,还是拉着她走进民政局里。
1992年,宋祖英把东西收拾好,坐着绿皮火车去了长沙居住。两人没有钱买房子,只能暂时住在公婆家里凑合着。
不过,住了一段时间后,公婆就对宋祖英不满意了。原来,她一直都在外面打拼事业,忙碌起来,一两个月都看不到人影。
想到儿子要独守空房,公婆心里就很着急。他们忍不住找到宋祖英,让她放弃工作,把心思放在家庭中。
她很诚实地表示,自己早就和丈夫有过约定,婚后不会为家庭,放弃音乐。这一番话,在公婆耳朵里,听着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两人搬出婆家,自己租了一个小房子住着。宋祖英辗转到文工团里工作,家里的事情全部都是罗浩一人操心。
家人被罗浩接到城里来住着,弟弟去了专业的残疾人学校上课,妹妹也住在学校里,唯有母亲一人住在出租屋里。
平时,罗浩害怕老人舍不得花钱,就把她接到家里来吃饭。母亲想念女儿时,罗浩就让宋祖英写一封信回家报平安,不要让老人担心。
女婿对她越好,母亲越是愧疚,时常对罗浩说:“都是祖英对不起你,让你为这个家忙里忙外的”。
罗浩从未埋怨过宋祖英,家里的事情,也没有让她操心过半分。
和丈夫分居的8年里,丈夫很是照顾聋哑弟弟。
弟弟想要学习绘画,罗浩就去找好的老师,直接请对方到家里来教弟弟。弟弟和罗浩两人,就像是亲兄弟一样。
有一次,宋祖英回家时,发现家人在聚餐。她看着罗浩,问他怎么突然想起请客吃饭?
罗浩让她去厨房把蛋糕拿出来,宋祖英才想起来弟弟生日到了。
一家人为弟弟庆祝,弟弟很是开心,热情地拥抱着罗浩。
分居八年时间,宋祖英和罗浩定居在北京,终于住在了一起。对此,公婆依旧希望,宋祖英能够早点结婚生子,不要再耽误时间了。
宋祖英有些犹豫,好在丈夫对她很是包容体贴,让她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用考虑公婆担忧的事情。
“祖英,妈妈不想劝你,但还是想对你说,做事情一定要问心无愧”。母亲很少指责儿女做得对或者是不对,但她的心里,依旧希望大女儿能够过得幸福一些。
宋祖英点点头,心情有些惆怅。
03、39岁高龄生子,57岁身材好似少女
和丈夫住在一起后,两人的分居生活虽然结束了,但她的工作依旧很忙碌。
当时,文工团需要每个月定时外出演出,最多的时候,一年要去参加两百多场的演出。一年四季,她都是在外面奔波着。
成为团长后,宋祖英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她要选地方演出,还要安抚队员的心。
有一次,她看到闫学晶在后台里休息,并没有化妆。宋祖英问她,是不是遇到烦心事情?
闫学晶有些犹豫的开口,说自己不想化妆了,太麻烦了。她问闫学晶,如果不化妆,她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会有自信吗?
闫学晶摇摇头,满脸的颓废。
宋祖英把她带到镜子旁边,一边给她化妆,一边开导她:“想要有自信,就要化最美的妆。你自己都没有自信,又怎么会让别人认可你呢”?
她一番话,让闫学晶感觉醍醐灌顶,突然清醒。她说自己不受人喜欢,原来是没有自信惹的祸。
从此之后,她把宋祖英当成老师一般对待着,她说的话,她会汲取精华。
“宋祖英,你脸色苍白,是不是生病了”?2004年,宋祖英在北京演出时,同事发现她的脸色一直不佳。
化妆的时候,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无精打采,也觉得有些问题。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是太过劳累,所以没有在意。
但演出了好几场后,疲惫的感觉越发严重,她不得不去医院检查。
“怀孕了”?她摸着肚子,但她一点都感受不到孩子的存在。医生忍不住笑,说胎儿不到两个月,她怎么会感觉到?
宋祖英仔细思考后,回到团里辞掉自己的职位,回家安心养胎。
她告诉丈夫,自己要在家里休养一段时间,暂时不去工作。
丈夫以为她遇到什么事情,立即问她要不要自己帮忙?
“我是怀孕了,你怎么帮忙啊”?她忍不住调侃丈夫,丈夫愣住,许久才惊叫一声,立即抱着她。
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公婆。为了照顾好儿媳,他们来到家里住着,每天她想要吃什么,公婆都会立即去买回家。
有一次,宋祖英在看电视时,提到了一句多吃鱼油对孩子好。
公婆跑到进口超市里,买了一盒很贵的鱼油回家。看到一向节俭的公婆,突然变得这么大方,宋祖英还有些不适应。
十月怀胎,终于生下儿子,宋祖英突然感觉自己轻松多了。她的身上,不再有愧疚感,看到公婆抱着儿子时,她的心情很好。
孩子生下三个月,她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这一次,谁都没有阻拦她,就连公婆也发话:“祖英,你想上班就去上班,孩子交给我们”。
她满心欢喜地回到工作岗位,但她发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热爱工作了。
只要到了下班点儿,她就会着急下班,回去看看孩子。
那几年里,她成为团里下班比较早的人。大家都说她是做妈妈后,归家似箭。儿子在丈夫的教导下,十分的懂事。
她提着行李要外出时,儿子会很贴心地表示,妈妈你要注意安全,喉咙痛的时候,就多喝一点爸爸熬的梨膏水。
宋祖英很开心,她觉得儿子很懂事。
2014年,宋祖英如往年一样准备着上春晚的事情,但儿子有一天回家时,见到她在看春晚节目,忍不住问她,可不可以陪他过春节?
见到宋祖英愣住,儿子解释道,每年都是和爸爸过春节,都没有妈妈在,他很难过。
听到儿子的话,宋祖英思考许久,推掉上春晚的机会。她在想,自己也老了,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
而她自己,也能多陪陪儿子,而不是一直顾着工作。
放弃上春晚后,宋祖英也从文工团里退休,但她没有退掉职位。如果文工团里有需要,她会随时回到岗位继续奋斗。
儿子上高中后,住在学校里,宋祖英就和丈夫找以前的朋友聚餐,偶尔也会去看望曾经教导过自己的老师。
2022年,金铁霖老师离世,宋祖英一天都没吃饭。
她说自己心里很难过,金铁霖老师教导她多年,突然离世,让她感觉到生命的无常。
从此之后,宋祖英更加热爱家庭,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陪伴丈夫,儿子、弟弟......成为她最重要的事情。
结语:
前半生奋斗事业,后半生归于家庭,这不是宋祖英放弃初心,而是她经历半生后,懂得了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亲情,是宋祖英这辈子逃不开的一个话题。
宋祖英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陪伴家人,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她放弃事业,回归到家庭中。
看到她和罗浩出双入对的样子,真是羡煞旁人。宋祖英的成功,是罗浩用十年如一日地守候换来的。
如今,也该换成宋祖英来守候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