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被誉为千古谋圣?盖其人性通达也

不败顽童 2022-08-17 16:16:16

兴周八百年姜子牙,开汉四百年张留侯,这句话毫不掩饰地给了张良崇高的评价。

张良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也被后世推崇为“谋圣”,甚至还有人说“张良之后无良相”,这样一个光芒万丈的历史人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他的人格底色究竟是什么呢?

他运筹帷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汉高祖刘邦的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屡次奇谋,多次挽救了一时魔怔了的刘邦,成就了那个时代“白衣飘飘”的旷世风采。

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只盯着张良身上的传奇色彩看,而是要拨开迷雾看青天,从他身上去对标和反思,找到能让自己成长的营养。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张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超凡脱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当然,也包括他的一些自然本性。

曾有这么一个隐性的张良

张良身上最有意思的还是他掩盖在历史下的面孔!表面上看,他是贵不可言的富公子,他们家三世为韩国的丞相;他是风度翩翩的美少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他是运筹帷幄的善谋者,胸有成竹,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但其实张良也是一个精致、谨慎、科学的复仇者。

为什么说得罪谁,都千万不要去得罪读书人,特别是一个要跟你死磕的读书人?张良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良一辈子就是追求“报仇雪恨之后,无欲无求”。前半句,让他竭心尽力地帮助刘邦成就了一番伟业,并留下了千古美名;后半句,让他在刘邦高举屠刀的时候,他却可以悠然见南山,心安理得地修仙去了。

张良前期的行为基础就是复仇!他的复仇对象就是毁掉他的国家和家族的强大秦朝!毁国灭家之恨不共戴天,必须要推翻秦朝!

那么,怎么去复仇呢?杀掉秦朝的领军人物秦始皇,这是一种最直接粗暴的方式,擒贼先秦王嘛!

这事张良干过,他曾散尽家财,聘请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游的路上,伺机暗杀秦始皇,可惜的是,大力士力气够大,手法却不够精准,扔出一个大铁锥,却误中副车,刺杀秦始皇一事功亏一篑。

按理说,张良这种散尽家财也要与敌人鱼死网破的行为就已经让人很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是,张良还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偏执者。所以,如果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之中,遇到一个人咬牙切齿地对你叫嚣着“我跟你没完”,一定要引起重视和警惕。

刺杀秦始皇失败一事,让他幡然醒悟。要报复秦朝这样的庞然大物,光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势必难行。他所需要的便是去寻找自己的亲密战友,然后一起来瓦解、推翻秦朝。这种报复的逻辑很简单,我不能直接要了你的命,那我就想尽办法毁掉你所在意和最宝贵的东西,你要建设的东西便是我要破坏的东西。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又会疑惑了,张良咋就报复心这么重呢?秦灭六国,其他贵族也没见这么你死我活的呀?

这里解释一下复仇的基本逻辑,复仇的决心有多大,基本上取决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曾经爱得多深?爱之深才会恨之切。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被第三者破坏了,如果受害者本身就不怎么爱自己的对象,他(她)会跟第三者不死不休吗?放心,顶多就是站在尊严、道德、利益的立场上强烈谴责,然后见好就收的。

第二、你受到的伤害有多大?还是上述那个例子,如果你们的生活本来就过得捉襟见肘,双方一直就在凑合过日子,这个时候别人拆散了你的家庭,你感受到只有侮辱性,而没有伤害性。你会决定自己的日子不过,非要让对方也过不下去吗?张良不一样呀!人家是贵族中的贵族,钟鸣鼎食,晨钟暮鼓,结果一下成了流落江湖的亡国奴,这种反差,他怎么接受得了?

第三、你自身的能力有多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本是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仇恨其实一直存在的。仇恨其实就是极端的利益矛盾,但不是所有受害者都应该去复仇的。如果被人冒犯了就不死不休地想去复仇,绝大多数会被淹没和镇压。要想复仇,必须强大自己,强大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巧就巧在张良恰恰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

萧何、韩信其实也是秦朝统一的受害者,他们为什么没有像张良那样采取极端复仇的方式呢?因为他们本身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痛感没有张良那么强烈!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秦朝和张良之间的仇恨死结已经结下了!以前的张良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之后的张良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秦朝毁掉了张良关于生活的一切美好幻想。

家破人亡的张良流亡民间、颠沛流离,越是苦难,越是让张良必须给自己一个交代,越是要对这段刻骨铭心的仇恨一个了结。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路过博浪沙时,张良和沧海大力士共赴伏击地点,以大铁锤狙杀秦始皇,可惜误中副车,没能一击功成。

这次刺杀失败经历让张良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光凭一己之力采取这种简单的刺杀方式是不大可能实现自己推翻秦朝的目标的,如果自己真的要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要借势而为。

借力打力的思维,很多人可能一听就觉得很明白。但其实很多人并一定能够合理地运用它。因为借力打力,首先你得做到知己知彼,判断出敌我的差距在哪里;其次,你要借到合适的力,才能借力打力;最后,你借了别人家的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事怎么善后也十分有讲究。

张良散尽家财,找一个沧海力士对秦始皇进行袭击,这是果决!张良选择一击不中、即刻身退,这是理智;张良身为韩相,却选择投资刘邦,这是在权衡;张良选择功成身退,不再和刘邦纠缠,这是智慧!

张良的复仇其实是精致的,因为他的目标很坚定,步骤很明确,关键他还知道在合适的时间收手!仇恨很容易蒙蔽一个人的双眼,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和自己、和仇恨和解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很多人诧异天生贵胄的张良为什么要选择辅助出身底层的刘邦?甚至他当上了韩国的国相之后,还多次出面扶着刘邦前行。最后更是舍弃了韩王,委身于刘邦帐下。

其实关键就是在于读懂上述张良的精神诉求,他通过识别,觉得刘邦这样的人才足以和他共同去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其他所谓的贵族,即便扶上位了,也不过是另一个秦始皇。

之所以说张良是一个活得很精致的人,是因为张良是一个真正该糊涂时候糊涂,该清醒的时候清醒的人!他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选择事了拂衣去,更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通过上述介绍,不知道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张良身上一些隐性面?他很聪明、很通透,但是他的基础行为逻辑却是复仇,洗刷掉家仇国恨的前耻,这便是他最大的人生追求。功名利禄对他来说,不过是过眼烟云,所以,他最后才能在求仁得仁之后功成身退。

张良的谋略思想

张良既然被称为“谋圣”,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去分析一下的他的谋略思想了。

早期的张良其实还是相对比较青涩和冲动的。

博浪沙刺秦这种事情,其实不是智者所为,而只是勇者所为。为何?真正的智者,是会充分去评判事务的风险性的,而不会热血上涌,便不顾代价去做一件“不成功便成仁”的事情的。刺秦成功的可能性太低,风险性太大。

所幸,历史注定要给天纵之才张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张良并没有因为刺秦一事被抓捕,而是辗转反侧流落到了下邳,并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人生的老师——黄石老人。

张良拜师黄石老人的故事,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详了,所以就不详细介绍了。这里着重介绍几点生活智慧:1、凡事不可钻死胡同,要主动摆脱自己不满意的生活状态,就像张良走刺杀之路不成功,便及时另寻机会那样;2、要对未知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敬畏心,这样才有可能经得起各种考验,黄石老人考验张良可不是一次两次,张良若是犯了贵族公子的脾气,那将一切白搭;3、一定要学会找到失败的正面意义,因为失败已经不可挽回,唯有通过失败去找到原因、总结经验、提升自我,才能迎来转机。

张良得到黄石老人传授的《太公兵法》(也有人说是《素书》)之后,思想境界、见识格局突飞猛进,真正达到了“大成”的境界。

为什么张良的突破就这么容易,一本书就能改变他的人生?咱们普通人为什么读书万卷却依然感到前路迷茫?

这其实牵涉到一个人的底蕴和见识问题,张良是什么人?他爷爷、他爸都是韩国的国相,他从小生活和教育的环境能差吗?他见过的人和事,可能是有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这就是底蕴和见识,大家别不服气,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不管你选择哪条路,你能比那些出生在罗马城的人更快到达罗马吗?

黄石老人传给张良的东西不光帮助张良打通了任督二脉,直接跃升为顶级高手,还为张良提供一个标准的高手试金石。很简单,你要看这个人是不是高手,拿《太公兵法》试一试就知道了,刘邦就是这样被张良试出来的。是不是和武林高手试一招就知道对方是不是高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良后来选择全心全意辅佐刘邦,从逻辑上来说就是:相互识别之后的相互成就。相互识别是基础,相互成就是目的。刘邦能帮张良报仇雪恨,张良能帮刘邦成就梦想。

刘邦一生怼人无数,但却对张良言听计从;张良奔波于汉国和韩国之间,却始终对刘邦牵挂不已,其实都是因为两人之间的这种默契。

那么,张良辅佐刘邦,究竟帮助刘邦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呢?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

1、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仅仅包括去守住一块地盘,而是要摆脱流民思维。比如刘邦入关中的“约法三章”,比如张良劝刘邦就藩四川,并为其争取到了汉中这块至关重要的战略之地。这些都是要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问题,没有长远的格局,很难看得到,因为刘邦本身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

2、提高战略格局。最开始的刘邦其实陷入了一种快意恩仇的绿林思维,比如他死磕雍齿,比如他久攻颍川不下,最后屠城报复;比如他进入咸阳便猴急猴急地去找花姑娘;这些都是因为他的格局缺失和战略短见。是张良把他慢慢扶到了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战略高度。

3、实施匹配政策。怎么样保证自己的战略目标能实现呢?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呀!项羽要分封天下,咱们无可阻挡,顺从他就是了嘛!彭城一战,刘邦精锐尽失,咱们打不赢但是躲得起,耗着他就是了!荥阳对峙,刘邦惊险万分,最后想分封六国贵族来达成共同抗敌,张良及时制止了他,对手走过的错路咱们千万不能再走了。韩信、彭越关键时候不愿出力、坐地起价,也不要生气,先哄着他们嘛!

归根到底,张良是帮助刘邦打造了一个滴水不漏的战略体系,这也是刘邦怎么折腾都有惊无险的根本原因。

没有张良,刘邦估计早就坟头长草了,他们老刘家的江山更不可能传承下去。

再举两个例子,刘邦建国后,选择定都洛阳,一个叫娄敬的齐国人觉得这样不合适,建议刘邦迁都长安,这件事最后也是张良帮他拿定主意的。刘邦后来因为和吕氏家族的矛盾日益激烈,想要废掉太子刘盈,这件事还是已经退隐江湖的张良帮他摆平,张良建议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自己去明白废太子刘盈已经彻底不可为。

那么,张良的谋略思想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既然选择辅佐你,我就时时尽心尽力尽责地守护的问题,确保你不能犯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错误,其他时候的答疑解惑,其实都是锦上添花。

张良的厉害之处

其实,像张良这样的王佐之才,历史上也还是有一些的。姜尚、周公、管仲、范蠡、文种、王猛、孔明等等,都算得上此类人才。但为什么这么多同类英雄的稀释,依然不能减少张良身上的历史光芒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人性逻辑出发!

世界上的树叶大同小异,但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和人之间也是类似的,大家都有相似的人性和欲望,但往往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张良就是精准地控制了那可能坏了大事的“毫厘”,他有着无比清晰的自我认识和求得求舍的性情洒脱!

借用管理学培训的一句话:“认清自己,再去理解别人!”张良的理性在于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别人要的是什么?两者如何结合?如何在合适的时候说分手。

张良是一个谋者。谋者,谋的是什么?谋的是事,是人,更是人性和利益!就是说,谋者的主要职责是就事论事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至于管理和执行,那是王者和兵者的事情。

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瞎掺和吗?这就能说明张良厉害了吗?没错!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是很难能可贵的!有些事情,不是你说你不想掺和,然后你就能置身事外。萧何那么聪明,最后还要靠自污来保全性命;韩信那么坚决地支持刘邦到底,不最后还是被逼造反了吗?能随时将自己摘干净的人,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智慧。

另外,如果一个人喜欢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高谈阔论、指手画脚,不光会害了自己,对整个团队也是一种难以弥补的伤害。举个例子,一个学者或者一个专家,不安心做学问,一心想搞管理,那会是什么后果?

学者,是负责把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专家,是负责把理论落实到实处!张良既是一个学者又是一个专家!但这并不代表张良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领导者,领导者是需要有在关键时刻清醒做决策的魄力和能力的,这一点张良不如刘邦。

所以张良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然后那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哪些事情是自己想不想干都要面对的!

老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如果你是将军身边的士兵,你每天想当将军试试?人,一定要学会成就别人的同时,还要带给别人舒适感和安全感,这一点韩信就远不如张良。

人生一世,不外乎在上下两根线之间折腾,下线是生死,上线是满足!如果不能确定上线,就得保证下线;如果保证了下线,则要明确上线!张良显然在这一点上是历史上做得最好的之一(还有范蠡、李靖、郭子仪等)!

为什么有人会说中国封建史中“张良之后无良相”?随便举几个例子吧!霍光?霍光过刚,所以难以保全家人!诸葛亮?诸葛亮心思太重,过于执着,所以深陷“逆天改命”的泥潭!王猛?人亡政息,死后苻坚就没有了的方向!魏征?迎难而上,只是碰到了一个需要榜样的君主而已!赵普?重文抑武的执行者而已!于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血气方刚的文人傲骨而已!曾国藩?事事周全,自始至终也没有摆脱“想要成圣”的局限性……

张良是真正把事理和人性理解得特别通透的一个人,有一点“见路不走”的世外高人的味道。他既理性又深刻,既精致又豁达,对于自己的情怀和事业、人生的得与失都把握得既精准又洒脱。

所以,他能够高屋建瓴地否决刘邦分封六国诸侯的想法,因为人性之中的贪欲是不能轻易去满足的,拿肉包子去喂狗,你指望狗能死心塌地跟你进山打猎?

所以,他会快速反应地提醒刘邦千万不能对韩信自封齐王的事发怒,因为人性的欲望一旦被彻底否决,容易导致有些人气急败坏地走上极端,一定要学会做顺水人情。

所以,他会当机立断地在刘邦登基之后选择归隐山林,因为人性之中,自古以来就多有共患难者,少有共富贵者。反正自己的理想已经实现了,何必留恋红尘,将自己置于无穷无尽且难以预防的风险之中?

种种案例都充分说明,张良是一个举重若轻的人,世间万事早已了然于胸,任它千变万化、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倒、从容不迫

总结:我们应该向张良学习的东西

如果大家问我张良身上什么最值得我们学习,我希望是张良那种释然放下的态度,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空灵。

这种东西其实是比较虚无的,但却是一种人生修炼的理想状态。

人活一辈子,最难做到的就是“与环境的和谐”和“与自己的和解”。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要心存善意,却总会在不经意间做下错事、心生恶念。如果我们活在自己的执念之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善恶分明,而且自己也越活越累。

任何一种走向极端的情绪都不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判断和抉择,要找准取舍之间的平衡点。在思考自己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自己即将付出什么;在思考别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之前,一定要学会掂量自己能给别人带去什么。

功名利禄、福寿绵绵,这些都是人性之中所向往的美好东西,但是,凡是美好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全部拥有的。不要一直在欲望的深渊之中挣扎,要懂得适当的知足常乐。

张良最后的隐居山林、求仙问道真的是明哲保身吗?未必,极大可能是他对当时那个社会、那个自己已经无欲无求、无牵无挂,他放下了自己的执念,他需要去追求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哪怕那个自我那么虚无缥缈!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何其洒脱!何其轻松!

张良实现了安邦定国的抱负,辅助君王平定了天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急流勇退,是难能可贵的。世人口中常说“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