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山啰,徽州这座千年古村简直是世外桃源,云雾缭绕,谁能拒绝!

鱼尔言美 2025-02-19 19:20:52

前两天我们介绍了徽州歙县的鱼灯《离芜湖4小时车程,这百年传承的民俗,不仅惊艳更是视觉天花板!》,因为鱼灯,这些村落也是被誉为最有年味的目的地之一,更因为这个鱼灯让汪满田和瞻淇火爆了全网。

但歙县不止有鱼灯,还有卖花渔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去看看这个只卖花,不卖鱼的世外桃源古村落。卖花渔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东北,原名洪岭村。地处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北有瀹岭下村,南为庄源村,东邻坑口乡瀹岭坞、瀹坑,西靠夏坑村。距离歙县县城约15公里,距离雄村乡政府约15公里,距离徽杭高速约4公里。这个古村落有着千年历史,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传承至今,村内也因此洪姓人居多。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不卖鱼的村子会叫渔村,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村子整体形状像一条鱼,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村民大多姓洪,寓意“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为“渔村”。卖花渔村虽然不卖鱼,但是却有一项传承了千年技艺,这便是徽派盆景,这里的盆景产业早在明清时期就已闻名,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赏花购景。

也因为这里四面环山,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花木生长。也是因为在深山的缘故,交通不方便,过去老一辈的人都挑着盆景走向天南地北,最远要挑到福建。1971年,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特地派人到卖花渔村选购盆景。这些盆景后来被陈列在上海人民公园内,尼克松总统夫妇在1972年2月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参观时,对充满装饰类美感、具有浓郁徽派特色的游龙梅桩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卖花渔村的盆景技艺不仅技艺源远流长,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4年,当时村干部洪锦毅开始为修路奔走筹划。得知消息的村民们都自发集资,少则几十元,多则上万元。在村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卖花渔村的公路终于通车。尽管这条路并不宽,部分路段甚至都不能会车,但这条公路不仅解决了村民运输盆景的难题,也让村民出村就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从2012年起,卖花渔村已成功举办了13届梅花节,今年应该是14届梅花节。更多的摄影师和游客知晓了这个村庄,陆陆续续来到卖花渔村,上春山,看梅花。为进一步缓解每年赏花旺季时的交通拥堵,解决制约渔村发展的瓶颈问题,2019年10月,卖花渔村的循环路建成通车。这条循环路的建成,不仅提升了村庄的交通便利性,也给大家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随着这几年去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现有的交通,依然很难承受突如其来的大流量。为了缓解交通堵塞,在花期旅游旺季时,进入卖花渔村的道路都会交通管制,游客需在南源口大桥停车场乘坐摆渡车进入村庄。当你登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满山的梅花如诗如画般绽放。红的、白的、粉的,色彩斑斓,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灿烂如星河,所有旅途的劳累和不快,都会烟消云散。阳光洒在花瓣上,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给每一朵梅花都镀上了一层金边。微风拂过,梅花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幽香。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一场浪漫的花雨,落在山间小径上,铺就了一条花的地毯。那些或深或浅的色彩,交织成一片梦幻的海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站在山顶,俯瞰着这壮观的梅花盛景,与山脚下的白墙灰瓦的渔村相映成景,美不胜收。如果起得早,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云海,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也犹如行走在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这一刻眼前不只是震撼,时间也像静止了,所有的烦恼和喧嚣都被这满山的花香所驱散,只剩下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敬畏。而眼前,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片梅花的海洋中,在云雾缭绕香飘四野沉浸中,仿佛找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