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花卉植物中,波斯菊以其美丽的花朵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备受人们喜爱。波斯菊植株较为矮小,通常高可达60 - 120厘米,茎部肉质而直立,有着典型的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花色丰富多样,像红色、粉色、白色等,花朵像小太阳一样灿烂地绽放在茎的顶端。这种花无论是作为盆栽观赏还是成片种植在花田、公园都极为合适。
在花卉种植中,繁殖效率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在花卉基地或者自家阳台种花的时候,都希望能快速繁殖出更多自己喜欢的花卉。而波斯菊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谈谈波斯菊扦插繁殖的效率相关问题。
先来说一个真实的例子。在华南地区的一个咖啡厅,老板想要在自己的小庭院里种满波斯菊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他从网上购买了波斯菊的种子,播种下去之后,发现发芽的速度很慢,而且成活的幼苗数量也没有达到预期。他很苦恼,觉得这样的繁殖效率太低了。实际上,他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在退伍军人基地,有一种植物培养的传统。这些退伍军人虽然离开了军队,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对种植的热情。他们在基地里开始了一场持续三个月的波斯菊扦插繁殖实验。
这个实验首先关注的就是温度对波斯菊扦插繁殖的影响,也就是温度梯度对比。在华北地区,春天温度逐渐升高,但昼夜温差较大。基地里设置了几个不同的温度区间,分别是15 - 20℃、20 - 25℃和25 - 30℃。这就是不同的温度梯度。
在扦插初期,也就是前3天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同温度区间的波斯菊扦插苗表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15 - 20℃这个温度区间,扦插下去的枝条稍微有些发蔫,切口处没有太多的变化。而在20 - 25℃的地方,扦插枝条稍微挺立了一些,切口处开始微微泛红,仿佛在慢慢愈合。25 - 30℃的这个区间,扦插枝条的状态看起来最好,切口处有少量白色的物质开始渗出,周围的土壤也比较湿润,仿佛被枝条自身的营养滋润着。
到了第7天的时候,差异更加明显了。在15 - 20℃的区域,部分扦插枝条底部的叶子开始发黄,有些甚至出现了腐烂的迹象。这时候一些网友分享说,在家里阳台扦插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温度,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东北网友说他想扦插一些花花草草,结果冬天在没有加温的设备下扦插了几株花,几乎都没活成,这就是温度不适宜的后果。而在20 - 25℃的区域,扦插枝条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黄色的叶子开始长出新绿的部分,切口处白色的愈合组织也更多了,周围土壤干得比较快,需要适当浇水。25 - 30℃的区域里,很多扦插枝条的茎开始变粗,而且在切口处出现了小小的嫩芽,这就是即将生根发芽的信号。
15天的时候出现了更有趣的情况。15 - 20℃的扦插苗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已经死去。而在20 - 25℃的区域,大约有30%的扦插苗生根了,这些根白白嫩嫩的,虽然比较细小,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5 - 30℃区域的扦插苗生根率达到了50%,而且根的数量还比较多,有的苗一根枝条上能分出两三根细细的根。这时候,我还想到了在西北地区的一位种植爱好者,他在自己的园子里扦插波斯菊,但是由于当地昼夜温差比较适合在20 - 25℃这个区间,所以他扦插的波斯菊成功率高,而且长得特别健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一个月的时候。20 - 25℃区域的扦插苗大部分都已经长出了新的叶片,并且开始有一些小的花苞出现了。根系也比较发达,呈白色,错综复杂地分布在土壤里。25 - 30℃区域的扦插苗已经长得非常好,植株高度能达到10 - 15厘米左右,叶子的数量很多,并且花苞也很多,部分已经开花了,花朵颜色鲜艳,就像小喇叭一样在微风中摇曳。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在华北地区有种植经验的老奶奶,她在自家院子里种波斯菊的时候,发现只要在这个季节稍微注意防晒,波斯菊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扦插苗到这个阶段也是生长得很好。
为了更全面地研究波斯菊的繁殖效率,我们还同时做了波斯菊和其他几种绿植扦插对比实验。其中一种是绿萝,绿萝大家都很熟悉了,它的扦插很简单,在正常温度和湿度下,只要湿度保持得好,几乎一星期扦插苗就会生根,而且很容易成活。对比波斯菊,尤其是在温度不太适宜的时候,波斯菊的繁殖速度就会慢很多。还有薄荷,薄荷生根速度也很快,在温度合适的20 - 30℃左右,3 - 5天就能看到明显的生根迹象。另外还有龟背竹,龟背竹的扦插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在生根基质的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才会生根,而且生长速度比薄荷慢,扦插生根大概需要7 - 10天,不过它比波斯菊在这样的湿度条件下生根还是要快一些。这些不同的绿植扦插情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波斯菊扦插繁殖在繁殖效率方面的特点。
在这三个月的实验里,我们把波斯菊扦插苗分别种在了不同类型的种植区域。在居家阳台,由于阳台的小环境温度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光照充足,如果温度合适的话,波斯菊扦插苗也能像在花卉基地一样茁壮成长。但是在一些地形较为特殊的区域,比如在山坡上,由于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朝向上存在差异,即使温度合适,波斯菊扦插苗的生长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在基地的一个小山坡上,土壤比较贫瘠,虽然温度在20 - 25℃,但是在扦插一个月后,波斯菊的生长状况没有平坦土地上的那么好。这就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除了温度,土壤等因素对波斯菊扦插繁殖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三个月在退伍军人基地的温度梯度对比扦插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关于波斯菊扦插繁殖效率的结论。首先,温度对波斯菊扦插繁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合适的温度区间能够让扦插苗更好地生根发芽,而且这个温度区间在不同的繁殖阶段可能还会有细微的变化。其次,和对比实验里的其他绿植相比,波斯菊的扦插繁殖效率相对较低,这也说明在繁殖波斯菊的时候,需要更加精细的养护。
那么,我们能不能进一步优化在低温或者高温环境下的波斯菊扦插繁殖呢?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扦插的基质,或者在扦插苗周围创造一些小气候环境的办法。比如说,在低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保鲜膜罩住扦插苗来提高局部的温度,减少空气的流动,让扦插苗周围的环境更像一个温暖的温室。在高温的时候,可以通过通风、喷水等方式来降低温度,并且保证足够的湿度。大家有没有试过类似的方法呢?或者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点子来提高波斯菊扦插繁殖的效率呢?希望大家都能来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