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前的桌子上摆放一块玉石,寺庙内老老小小的和尚集体坐在佛前为这块玉石“诵经”。
这就是寺庙举行的“开光”仪式。
如此宏大的开光场面,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并不会感到惊讶,尤其是喜欢祭拜的朋友,寺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很多到寺庙参拜的人都愿意拿出自己的玉石挂件,找到寺庙的和尚进行简单的开光。
更有甚者,像是钢笔、硬币这些“奇怪”的物件,也拿出来开光,虽然很荒谬,但人们这样的行为也能够理解。
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平安和幸福,而开光恰恰就能给人带来这样的心理安慰。
有人说开过光的物品能为主人带来幸运,所以这些人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让自己获得“佛光加持”。
那么到寺庙开过光的东西真的能为人祈福吗?
何为“开光”?“开光”即为“开光点睛”。
所谓开光,就是宗教以特定的宗教仪式,将一些祈愿的东西加持到这件开光的物品上,让这件物品变得有“灵性”,进而能够起到保佑平安,祈求幸福的作用。
其实开光两字并没有权威的宗教解释。
尤其是开光的具体流程,并没有统一的形式,各个寺庙大都是以其独有的方式为物件进行开光。
佛教的开光仪式倒是较为统一,基本都是一个类型。
寺庙内大大小小的和尚坐在佛像前为需要开光的物件虔诚祈祷,将所有的祈愿和祝福都加持在这个物件之上。
祈祷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但大都是念诵本寺的经文,并没有绝对的统一格式。
一些寺庙还有较为正式的开光仪式,会借助一些工具。
寺庙的开光和尚对需要开光的物件涂抹茶油,这样不仅能够让物件变得光亮,还会留有淡淡香味。
但道教的开光却是另一种方式,而且比佛教更为细致。
道家认为,开光就是把世上无形的东西以“信念”的方式注入到这个东西中去。
道教开光,更多的是为神像开光。因为为神像开光,可以让神像更有灵性,保佑一方黎民百姓。
道家开光流程也很繁琐,要求十分严格。
首先开光的人必须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道家高人,而且开光的日子还不能胡乱选择。
开光的时候还要有较为隆重的开光仪式。
开光过后,还需要很多的时间让这个物件吸取天地的“灵气”。
也就是让这个物件能够真正的得到众人信念的加持,让它真正具备一定的“灵性”。
有些道家的学者也说,开光并不一定需要到寺庙去开,只要虔诚祈祷,自己就可以做这个物件的“开光之人”。
“开光”起源,各有定论有人说,开光仪式最早源自我国传统道教,还有说佛教与道教的开光仪式并不相同。对此,两教派一直争论不休。
但大多数人认为,“开光”最早源于我国的本土道教,而且道教的开光方式也更令人信服,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了解“道教开光”,首先要了解道教文化。
道教是一个结合多种元素为一身的集合型教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说。
道教传承中,有祈愿做法类型的“巫术”,还有像是拳法、剑法一类的体术,还有许多道士对医药和人体经脉有深厚的了解。
“开光点睛”即是道家开光方式的解释。
许多人说,这个“点睛”就取自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
而这个成语典故中,又暗含着道家学说的内容。
相传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画家十分有名,就连皇帝都对他的名声有所耳闻,所以宣他进宫,为自己画条金龙。
这个画家很厉害,不过几天就把这条龙画好了,但是人们发现,这条龙并没有眼睛,很多人都希望画家把龙的眼睛画上。
但是他却说,如果给龙画上眼睛,龙就要飞走了。
所有人都不相信,画家为了印证自己所说的话,随即为这条龙点上了眼睛。
这时天色大变,乌云密布,墙上的龙就真的飞出了墙壁,冲上了天空,所有人都吓得张大了嘴巴,不知所措。
“画龙点睛”这个故事大多数人都听书过,但今天我们着重讲其中的道教元素,尤其是这个“龙”字。
龙是华夏同胞的图腾,而龙同时也是道教的主要元素之一。
道教天师的十个儿子称为“张氏十龙”,而龙又是道教的出行“三轿”之一。
总之,龙被大多数的宗教人士公认为是道教的象征之物。
所以“开光点睛”被认为起源自道家,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而,现在的一些开光仪式却变得十分“套路”,不仅缺少了必备的虔诚,甚至连仪式都被省略掉了。
“开光”逐渐变了味道曾经就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销售集团组团去寺院开光。
然而他们的开光物件十分有趣,是他们每个人手中的“工牌”。
这家销售集团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的企业文化变得更有说服力,进而让获得更多的客户,让客户更信任他们的话。
显然,仅靠开光并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很多人还吐槽开光根本不灵,但其实这些人都忘记了开光的初衷。
为这些物件开光并不是为了索取什么,更不是向谁许下愿望、要谁来“还愿”。
这些人对开光倾注了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太注重得失,反而忘记了开光的本来目的。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考试之前,拿着孩子的笔去寺院为孩子的笔开光。
家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这些笔变得更有灵气,让孩子考一个更好的成绩。
显然,这样的开光目的就不是纯洁的,甚至可以说是贪婪的索取。
孩子考出了好成绩,这些家长就说这支笔有灵性。
孩子没有得到好的成绩,这些家长又会说,开光并没用,都是骗人的把戏。
但其实,开光与否并不能决定一件事的走向,更多的是让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许多人为开光这件事添加更多的目的性,反而会让自己心理的负担加重,让原本能够做好的事情变得糟糕。
商业化“开光”说到底,开光就是给人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让自己心神安定,最重要的还是虔诚。
因为虔诚,所以有信念;因为这份信念,所以会让开光之人做事更有信心,也就更容易接近成功。这才是开光的根本意义。
然而,现在的开光却趋向于商业化。
开光变得十分套路,甚至出现了固定的流程,就像是生产车间一般,一个一个为物品“开光”。
他们会把这些需要开光的东西集体放到一个位置,雇佣一些人在那里祈祷,最后这些东西就被定义为“开光”了。
实际它真的“被开光”了吗?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有一些无良导游,会故意带领游客到他们口中的“灵寺”去求开光的物件。
嘴上说着是为了这些游客能够得到平安,实际是为了他们口袋中的钞票。
还有一些网络卖家,大肆宣传他们有多少开过光的宝贝,只要有钱就可以买,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样批量生产的开光物件,就连最基本的祈愿都不存在。
因为它被生产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够起到祈福的作用呢?
开光仪式本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如果连自己都不信任这个开光的物件,甚至觉得不可信,觉得只是一个小摆件,那么自然也就失去了开光的意义。
“心诚则灵”其实不只是开光这件事情,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这个道理,那就是“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
信仰虽然虚无缥缈,但是却有无穷大的力量。
因为信仰能够让人变得坚定,变得安稳,在获得力量的同时,还能够从信仰之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信念支撑,所以也会更容易变得成功。
有些成功的人说:自己因为身边这个开光的物件才变得如此幸运。
实际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有了这个开光物件,内心才会有了信念的支撑,才会有不断的力量去克服曾经无法克服的困难。
如果没有这个开光的物件,或许在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会轻言放弃;但正因为有了这个东西,面对困难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有能力克服,才会咬紧牙关一直坚持。
有了坚持的信念显然更容易成功。
获得了成功,却归功给了这个开光的物件,这是不对的。
实际成功的关键还是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说,因为这个开光的物件,努力的人才会更加努力,让原本不能实现的事情变成现实。
归根结底还是信念的力量,开光的东西只是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形象,给了人坚持信念的力量。
所以,开光这件事就像是一把扳手,把人们的坚持牢牢拧住,让人们更加努力的克服困难,进而会更加容易得到成功。
开光的目的正是如此。
开光物件并不一定会让人变得幸福,但它却能让人坚定信念,不断努力。
“开光”的目的本来很简单,希望能为主人带来平安和幸运。
但如果带着复杂的目的,甚至是以索取的态度去面对开光这件事情,那就失去了开光原本存在的价值。
结语若是以索取的目的进行开光仪式,最终获得的也只能是烦躁和焦虑。
若是以坦然虔诚的心态面对开光,最终将获得信仰的力量,同时也会获得坚定地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要求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灵验”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此。
有人因为开光了物件,心里更有“底气”,做事也变得踏实,这就实现了开光的目的。
而一些人却以许愿的方式看待开光,整日期待“梦想成真”,希望开光之物能够显灵,那么这样的开光则毫无意义。
开光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改变,本就努力的人更容易成功,一味索取的人自然一无所获。
你见过哪些奇怪的开光物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