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抗虫覆盖:海南螟害期的应对与趋光性的利用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蔗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农作物。甘蔗的茎杆富含蔗糖,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同时它的叶子还可以用于造纸等多种用途。甘蔗植株比较高大,茎杆粗壮且中空,叶片细长,颜色多为深绿色。它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喜欢阳光充足、温度较高、降水充沛且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海南这样的甘蔗种植大省,螟害一直是困扰甘蔗种植户的一个大问题。螟虫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其生长周期中,螟害期就像一场噩梦。这个时期,螟虫会在甘蔗的茎杆里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就会蛀食茎杆。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些小小的孔洞,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是过不了几天,被害的部位就会逐渐发黄、枯萎,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和产量。
就拿海南的一个小村落里的老张来说吧。老张种了一辈子甘蔗,以往到了螟害期就特别头疼。他没有太多的防虫知识,以前就是发现害虫出来了才打药,可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损失惨重。后来他听说了可以采用一些手段提前预防和控制螟虫,就开始不断尝试学习。
对于甘蔗的抗虫覆盖措施,这其实是一种比较环保和有效的方法。比如说,有一种像黑色塑料薄膜这样的覆盖材料。这种薄膜有很好的遮光性,可以把甘蔗的种植区域覆盖起来。在覆盖后的3天内,螟虫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卵地点,因为它们的视觉习惯是在有光且植被裸露的地方产卵。覆盖一周后,可以明显看到甘蔗茎杆上螟虫蛀食的小孔数量比没有覆盖的少了很多。大概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一直保持良好的覆盖,螟虫的危害就能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
还有一些地区,地形比较起伏,有大面积的山地甘蔗种植园。这些地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抗虫覆盖方式,就是用稻草进行覆盖。稻草是一种天然的覆盖物,成本低而且在北方的一些农田里很常见。在海南也试过这种方法,效果也很不错。在稻草覆盖后的7天,土壤里的螟虫活动就变得不那么活跃了。一个月后,在稻草覆盖区查看甘蔗,发现被螟虫侵害的比例相比裸露种植降低了约40%。
除了抗虫覆盖,诱虫灯带也是在甘蔗种植中一个很有用的工具。诱虫灯带是利用了螟虫的趋光性。螟虫这种小昆虫啊,特别容易被光亮吸引。在甘蔗地周围设置诱虫灯带,在夜晚的时候就会像一个个小太阳。开始的时候,种植户们觉得这东西能有多大作用呢?但是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很神奇。每天晚上到了晚上7点左右打开诱虫灯带,每隔3个小时查看一次,会发现诱虫灯带周围聚集了大量的螟虫。大概每7天清理一次被诱虫灯带吸引来的螟虫,就发现周围甘蔗被螟虫侵害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一个月下来,有些种植户发现甘蔗产量能提高10% - 15%呢。
其实甘蔗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对螟虫的抵抗力也不同。像华南5号甘蔗,它的抵抗力就比较强。这种甘蔗的茎杆比较厚实,表皮相对粗糙,螟虫就不容易钻进去蛀食。相比之下,有一种比较冷门的甘蔗品种叫桂糖42号,它的糖分含量很高,但是在螟虫侵害方面就比较脆弱。还有新台糖22号,它在北方一些温带温室种植的时候,由于其生长周期和环境的不同,螟虫危害的情况和在海南种植也有很大差异。
我们再来说说其他的冷门甘蔗品种对比。比如说黑皮甘蔗,它除了果肉甜脆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在防虫方面,它的弱点是茎杆中空部分比较容易出现虫蛀。而紫皮甘蔗,它的紫皮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让螟虫不是很喜欢。不过紫皮甘蔗在低温地区种植的时候,生长速度慢,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袭。
在办公室种甘蔗的话,虽然不像在大田里面临那么多的虫害问题,但也有烦恼。办公室的环境比较封闭,光照可能不足。我就有个朋友,在办公室种了一盆甘蔗盆栽。刚开始的时候长得还不错,但是后来发现叶片有点发黄。后来他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是光照太少了。这时候要是在海南的露天种植,阳光充足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而且办公室的甘蔗盆栽如果发现有虫子,处理起来也麻烦,不能像在大田里可以用诱虫灯带。要是想在办公室让它少生病虫害,就得经常把盆栽搬到有阳光的地方,大概每周3 - 4次,每次保证2 - 3个小时的光照,这样甘蔗盆栽才能生长得好。
海南的地形多样,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在一些平原地区,灌溉条件好,甘蔗生长速度快。但这里的螟虫也可能因为环境适宜更容易滋生。而丘陵和山地虽然有高低起伏,土壤肥力可能会有差异,但因为空气流通性好,相对来说螟虫的传播速度会慢一些。在高山的甘蔗种植区,温度相对低一些,螟虫的活动周期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在海南的琼中地区,山地的甘蔗螟虫侵害周期就比海口的平原地区短大概半个月。
咱们再回到诱虫灯带的应用上。有网友分享说,在海口的郊外有一大片甘蔗地,之前一直都是靠农药来防治螟虫。但是周围的农田都使用农药,导致螟虫慢慢有了抗药性。后来他们采用了诱虫灯带,刚开始用的时候还不太习惯,因为要每天都去查看诱捕的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月,他们就适应了这种新的防虫方式。而且发现甘蔗的质量比以前用农药防治的时候好了很多,因为减少了农药残留。
再说说不同地域的种植情况,华北地区的种植户可能觉得甘蔗离他们很遥远,但其实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华北有些地区会种植甘蔗来做一个景观作物。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他们没有海南那么多的螟虫威胁,但是在应对一些常见的害虫时,也会用到类似的原理。像利用防虫网,这和甘蔗的抗虫覆盖有点相似。防虫网在华北种植甘蔗景观作物时,能够在夏季高温的时候,有效防止一些害虫进入,大概覆盖后的三天内,害虫靠近的数量就明显减少。
南方的海南、云南等地种植甘蔗就面临着更多的虫害挑战。云南有些山区种植甘蔗,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使用诱虫灯带可能就会面临电的问题。这时候,一些农户就会利用自然的夜间照明,比如在有月亮比较亮的夜晚,在甘蔗地周围设置一些反光的物品来诱捕螟虫。这种土办法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高科技,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也有一定的效果。大概一个星期左右,能看到被螟虫侵害的甘蔗面积减少了20%左右。
甘蔗种植在不同地形、不同地域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螟虫的危害虽然严重,但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抗虫覆盖、趋光性的诱虫灯带,并且根据不同品种甘蔗的特点进行种植和管理,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那你觉得在北方如果想要种植甘蔗作为观赏植物,除了前面提到的防虫网和利用自然光线诱捕害虫之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办法来应对可能的病虫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