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催泪结局引共鸣,二刷才知三兄弟因“弃婴”而死真相

瑶湖看书卷 2024-12-30 14:03:03

电影《烈日灼心》以其复杂的人物塑造引发观众深思,主角辛小丰和杨自道游走在善恶之间,既是罪犯又是英雄,他们通过救赎寻求内心的平静。

影片巧妙运用双线叙事,将追捕犯罪分子的主线与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故事相交织。

尾巴这个角色成为两位主角心中的希望之光,展现了人性中那份割舍不掉的纯粹之爱,《烈日灼心》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而你,又能从这部电影中体会到什么呢?

作为影片的主要人物,辛小丰始终处于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犯罪分子,另一端是兢兢业业、舍生忘死的人民警察,身份的两面性也决定了人物是矛盾的、复杂的、痛苦的。

影片开头便以黑色调展开,晃动的手持镜头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彷徨、害怕与慌乱,向观众交代了人物的定位以及故事的背景。

命运的阴差阳错使人物的身份出现反转,故事的戏剧化使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警察。

在观众的视角中,辛小丰是勇敢、奋不顾身的警察,他在下水道追赶犯罪嫌疑人时身先士卒,不顾危险,为了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差点牺牲。

这些勇敢的举动,对他而言却是自我救赎。

十年如一日的煎熬,隐姓埋名,无时无刻不提防他人,居无定所……

面对自己的一身罪恶,辛小丰对生命早已看淡,他内心的痛苦却又无处宣泄,因此他通过受伤、不顾一切地抓犯罪嫌疑人达到灵魂的慰藉,消除自身的罪孽。

另外,无论是在与伊谷春的“较量”中还是执行任务时,辛小丰都展现出缜密的心思与勇气,能迅速发现伊谷春对自己的怀疑,并通过接受台湾同胞的邀请将伊谷春一步步带入自己设计的“陷阱”。

在取金鱼的戏份中,两人的较量达到高潮。

伊谷春在车内一字一句不动声色地讲述当年的案件,并斜躺着观察辛小丰表情的细微变化,眼神犀利,仿佛一把利剑戳进辛小丰的内心;而辛小丰强忍慌乱,故作镇定。

两人一前一后,都展现了超强的心理素质,紧张感充斥着整个画面。

心灵上的折磨对辛小丰来说是痛苦的,他不愿直面自己的过去,但又不得不面对伊谷春的步步紧逼。

他试图通过辞职远走高飞,远离伊谷春,但在最后一场天台戏中,他却死死拉着将要掉下去的伊谷春,而那时伊谷春心里早已知道辛小丰就是多年前那场谋杀案的主谋。

伊谷春一方面出于对法律底线的遵守和警察的职责,另一方面出于对辛小丰的同情和惺惺相惜,说道:“放手吧小丰,你们去自首吧!”这句话字字诛心,宛如刀子一样深深扎进辛小丰的心中。

面对这个随时可能将他送进监狱的“师傅”,辛小丰却救下了他,命运的齿轮由此逆转,正与邪的天平出现了倾斜。

辛小丰恪守作为警察的职责,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罪与正义的选择中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

这也是辛小丰这个人物的魅力,明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却依旧无悔,用善良偿还自己犯下的罪,他不愿看到任何一个人死去,他的内心深处依旧是善良、洒脱的。

影片最后,辛小丰在被带走的那一刻,异常平静,没有彷徨与害怕,似乎这是他设想多次的画面,也或者他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

他戴了多年的面具终于可以卸下了,这一刻他解脱了,他的心灵得以慰藉,他的痛苦与内疚在这一刻得以释放,他亲自放下了压在自己心中多年的石头,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

辛小丰这个人物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他复杂的内心情感暗示了他的结局并不简单。

他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的内心深处依旧留有爱、善良,他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站在阳光下承担一位父亲的责任。

他像千千万万个犯错误的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原谅,想要在社会上获得立足之地,但是法不容情,他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栖息地,没能看着尾巴长大成人。

在故事的结尾,辛小丰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惩罚。

《烈日灼心》采用双线叙事的表达方式,在以追逃犯罪嫌疑人为主线的同时,采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以爱情故事为辅线。

主线和辅线相互交叉,贯穿于整部影片,与辛小丰同样身负命案的杨自道身上具有一种侠义精神,他一方面惧怕警察,另一方面又是热心市民。

在开出租车被劫持时他对警察打马虎眼,而在路人遭遇抢劫时他又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身对抗劫匪的砍刀。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他是荒谬的,在受伤的第一时间不是去医院,而是以一种自虐的方式用针线和白酒缝伤口。

他不求回报,只为抚平自己内心的缺失感,消除自身的愧疚。

他的特殊经历使他看起来沉稳、冷静、理智,也正是这种特质,吸引了热情、活泼、天真无邪的伊谷夏。

伊谷夏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杨自道平平无奇的生活。

她的活泼善良打动了杨自道,他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自身的罪恶也迫使他不敢轻易靠近别人,他将自己的内心隐于黑暗中,哪怕片刻的幸福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的。

在大年三十的那场戏中,杨自道载着伊谷夏在大桥上飞驰,短短的十秒内,霓虹灯相互辉映,伊谷夏的欢呼让他终于放下了紧绷的心,光影交相映照在他的脸上,上面是他久违的笑容。

这一刻他是幸福的,他可以忘掉所有烦恼,开心地沉浸在与伊谷夏共度的时光里,不必在乎世俗,不必在意自己的过去,也可以不去想未来的种种可能。

然而,随着车的疾驰,灯光渐暗,这让他迅速变得理智,当面对伊谷夏的大胆求爱时,他不知所措,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身份的差异让他望而却步,内心的愧疚感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害怕会再次失去,因而也更加注意与伊谷夏保持距离,杨自道的理智为他披上了一层悲凉的外衣。

某种程度上,他代表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困顿,爱而不得,但是,面对伊谷夏的步步逼近,他的情感如同决堤的大坝。

他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伊谷夏自己内心的秘密,在影片的最后,杨自道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拥抱伊谷夏,做了最后的告别。

这是他别样的爱,他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守护着伊谷夏,在她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在离别时做最后的告别,这一刻他的灵魂终于得以安放。

本篇文章通过对电影《烈日灼心》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解读出导演想向观众传递的观点。

影片中的人物虽然是创造的,却活在观众的心里。

无论是游走在正邪两端的辛小丰,还是为爱付出的杨自道,都因为尾巴这个人物而让观众看到人性的两面性之外还有一种割舍不掉的“爱”,而伊谷春的存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社会上的正义。

这,也许就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