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浙江温州一位老农扛着锄头,像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耕种。翻土施肥时,意外发现田垄间有一个奇怪的东西,通体一色,非常纤细,表面印制着英文字母,是一枚美制响尾蛇导弹,苏联收到消息后不仅上门索要,甚至差点因为这个导弹与我国闹翻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为什么会因为一枚导弹就产生隔阂呢?
响尾蛇导弹是美国在一九五三年,研制出的全球首款被动式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弹头是红外线探头,可以感受红外线,然后自动跟踪敌机的喷火口,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八百五十米,因速度极快,命中率极高,也被称为“空中杀手”。
从导弹的名字就不难知道,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响尾蛇,它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一款导弹。那么这枚导弹为何会落在浙江温州的田野里呢?
事情要从一九五八年的九月下旬说起,国民党空军派遣杨世驹,驾驶一架RF-84侦察机,在温州上空实施低空照相侦查,为了进行掩护性能较差的RF-84侦察机,之后又派遣出二十四架RF-86战斗机执行任务,其中四架战斗机上面携带了响尾蛇导弹。
在温州以东的低空领域,人民解放军空军与国民党部队相遇,在上空发生激烈交火,在撤退是因为飞机故障,我军飞行员王自重烈士的不幸掉队,遭到敌军12架飞机围堵。面对多架敌机的强势围攻,飞行员王自重沉着应对,凭借着高超的战斗实力,优秀的驾驶技巧,重创敌机。
最后寡不敌众的他被敌机发射的秘密武器击中,不幸遇难,当场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一岁。这是响尾蛇导弹在是实战中的第一次使用,也是世界上首次实战中空军导弹被使用。据悉,敌军一共对我军使用了五枚响尾蛇导弹,有四枚爆炸,还有一枚离奇消失,不明去向。
温州的一个小山村里,老农突然发现的那一枚导弹,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从天上掉下一枚导弹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由于农民搞不清这是个什么东西,于是直接上报给了当地政府。政府派遣专家前去查看,发现这竟然是我军一直在找的那枚没有爆炸的响尾蛇导弹,它对我方军事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于是很快就被我军秘密押送至北京。
正是这枚导弹,开启了中国空中导弹的新时代,军队高层十分重视这枚导弹,启动秘密五五工程,要求科学专家对这枚导弹进行紧锣密鼓的解剖分析和仿制工作,正当科学家攻克这一难题时,苏联人突然找上门来。当时苏联方面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正抓紧时间研发着空对空导弹。当他们得知我国拥有一枚完好无损的响尾蛇导弹后,就立刻向我国索要。
我们不想再受制于苏联,一开始不予理睬,后来是推托正在搜寻,到了最后就成了我国正在自主拆解加紧研制,当时我国军控科技水平有限,空空导弹的技术更是一片空白,想短时间研制出一枚美国导弹显然是不太可能。
苏联由于没有得到响尾蛇导弹,内心暴躁不已,赫鲁晓夫在他日记还曾写道,我们的军事秘密、技术图样和生产工艺全部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中国,像亲兄弟一样跟她们分一块面包,他们为什么连缴获的响尾蛇导弹都不肯给我们。经过多次博弈,双方达到协议,苏联共享响尾蛇导弹后,中方才会将响尾蛇导弹送给苏联。
将导弹送往莫斯科后,苏联专家很快就发现了它的精妙之处,在导弹上安装热感应元件,导弹就能自动追踪攻击目标,两年后苏联仿照这枚导弹,研制出K-13空空导弹,按照双方协定,我军也引进了K13导弹,我军历时三年,也终于研制出空对空导弹霹雳-2,它也随即成为上世纪,我国空领的一把利器。
如今,我国的军事实力越发强悍,令国人为之骄傲,令世界为之震撼,已经脱贫的中国,将在新时期的征程中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