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石器时代,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一样重要,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也互相促进。木质生产工具在旧石器时代的功能是重要的,无可替代,其作用也显而易见,无须质疑。一般来讲,在旧石器时代木质工具有着采集食物、狩猎动物、制作石器等几个功能。
木质工具的功能
虽然在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没有挖掘出相关的木质工具,木质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必然普遍存在,旧石器时代的猿人也必须借助和使用木质工具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能推测木器时代的存在,但木-石共用时代肯定存在。
根据考古资料,并考察现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狒狒等)的食物来源,可以推测,旧石器时代的猿人以采集经济为主,其采集食物包括了植物、昆虫、软体蚌壳等,其中采集的植物有各种野果、新鲜的树叶、可口的嫩芽、美味的花朵、可食用的植物根茎等。在采集部分野果、树叶、嫩芽和花朵时用双手能胜任,植物根茎则可用石器-尖状器来完成。
通过观察当前的野生枣树、梨树、核桃树、桃树等果实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野果长在树枝的远端,这时候仅仅依靠双手很难采摘。即便猿人是爬树高手,但要爬到野果树的树梢远处,仅凭双手去采摘也很有风险且低效。有人说猿人可以通过摇动树干使野果落地,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是摇动大树需很大的力气,二是能被摇落下来的都是很成熟的野果,大部分还没熟透的野果摇不下来。
因此,借助工具去采摘是一种选择,用石器不太合理,一是旧石器时代石质工具体形都比较短,抓在手上也延伸不了多长,并不好敲打野果;二是用石器抛掷野果效率很低,向树上的抛掷一次石器击落不了几个野果。所以,借助木棍的长度来敲击野果使其落下是最好的方式。
旧石器的猿人既可以在树下用合适的木棍敲击野果,也可以爬到树上,一只手抓住树干保持平衡,另一只手拿着木棍不停地扫打野果,使其纷纷落下,便于从地上拾捡和收集野果。借助木质工具来采集野果的方法既方便、又高效、还安全,同样可以适用于采集新鲜的树叶和美味的花朵。
同时,挖掘植物根茎时,猿人即可用大尖状器,也可用尖木棍,而尖木棍还能用于捕捉穴居类小动物,如老鼠、河狸、水蛇等。从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经济考察,可以证明木质工具具有采集各种植物类食物重要功能,使采集野果、新叶、嫩芽和花朵变得方便高效,是采集活动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旧石器时代狩猎是猿人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据民族学资料显示,近代原始部落狩猎有三种方式:
一是群体围猎较大型动物,如鹿、貘、食蚁兽等(不同地区的动物会有不同),先用篝火围住动物,然后猿人青壮年手拿短木棒击打动物、用长木矛刺向动物,或者向动物投掷短木棍和长木矛,使其毙命;二是挖陷阱抓捕动物,在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一个陷阱,在陷阱下埋上短的尖木棍或尖竹棍,上面铺上植物枝叶加以伪装,动物经过时便掉落陷阱中,并被短的尖木棍或尖竹棍刺中;
三是单人伏击狩猎,即单个猿人藏在某处,等中小型动物经过时,用长木矛向目标动物投掷,从而获得猎物。不管哪种方式狩猎,近代原始部落都会用到木质工具。依此可类推,旧石器时代的猿人会使用木棒、尖木棍、长木矛等木质工具进行狩猎。
那么猿人可否用石制工具进行狩猎?旧石器时代典型的石器是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如果用这些石器直接砍、砸、击或刺向动物,因石器尺度都不大,需要近距离面向动物,显然不太可行,原因有二:其一,很难靠近动物;其二,石器长度不够,杠杆太短,攻击的力量不足,猿人本身还会受到动物的攻击,危险性很大。
当然,在旧石器中期的许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球,据考证这些石球是狩猎时的工具,但在旧石器早期很少发现石球。所以,在旧石器早期,木质工具是猿人狩猎时必备的工具。
即使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猿人可向动物徒手投掷石球或用飞索抛掷小石球来捕获猎物,木质工具因其使用轻便、容易制造、长度合适等优势,仍然是猿人狩猎时重要的补充工具。因此,在旧石器时代,木质工具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用于狩猎动物,是狩猎经济的重要工具。
考古上把打制石器分为直接打击法和间接打击法两种,其中间接打击法分胸压法、肩压法和腹压法三种方式,间接打击法是通过尖木棒或尖骨棒等中介物来打击石片。间接打击法比直接打击法更可靠、更稳定、更先进,所产生的石片比较薄且狭长,刃部较锋利。
旧石器早期猿人都采用直接打击法打制石制工具,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间接打击法,而到后旧石器时代后期则广泛采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石制工具。由此可知,间接打击法是旧石器时代非常普遍且重要的打制石器的方法,其打制的过程需要借助尖木棍,而尖木棍正是旧石器时代重要的木质工具之一。
如美洲印第安纳原始部落,在打制石器时,先在尖木棍手柄的顶端处绑一横木,做成T形尖木棍;打制石器者即可站立也可坐着,然后将石核插入地面,用双足夹住石核,并把T形尖木棍横木置于胸部,让尖部抵住修理好的石核台面的边缘,打制者用胸部用力挤压并推动横木,便可压下既长又薄的石片。
这种方法压制出的石片显然更方便,形状可控,效率也更高。依次类推,在旧石器晚期,猿人也可能广泛采用该方法来剥片。实际上,无论是胸压法,还是肩压法,或是腹压法打制石器,都必须借助尖木棍。从这一点足以说明,木质工具也是猿人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石器的重要工具。
石制工具中的石片或刮削器也是制作木器的工具。所以,木质工具和石制工具是一对互相成就、互为工具制造模具的关系,很难说是先由木质工具,还是先有石制工具,正如不好界定是先有鸡还是后有蛋的关系。
木质工具的制作方法
旧石器时代木质工具主要有木棒和尖木棍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需要,会有不同的尺寸变化。猿人狩猎时会使用短且粗的木棒和长的尖木棍,粗短木棒便于近距离击打动物或稍远距离投击动物,长尖木棍也就是木矛,其方便稍远距离刺戳动物或远距离投射动物。
最原始短木棒粗细会比较均匀,随着狩猎不断实践,短木棒会发展成一端较细,一端较粗。较细的部位适合猿人抓握,便于连续抡击,而较粗的一端是击打的力量更大。这或许从现代棒球棍的形状可以预见。当用于采集野果、新叶、嫩芽或花朵时则会选用细长木棍,能充分利用木棍的长度,便于扫打树梢远端的野果、新叶、嫩芽和花朵。
如果是挖掘植物根茎或采集蚌壳、螺蛳、蜗牛等软体动物时,则会使用短的尖木棍,便于手的操作且省力。那么猿人使用的木棒和尖木棍是天然的吗?也许天然的木棒偶尔能找到,但使用一定不顺手;天然的尖木棍也一定不够尖利,且尖头容易折断。很显然,只有经过猿人制作过的木棒和尖木棍才使用顺手,效率才高,也只有人工制作才能有数量较多的木棒和尖木棍。
如何制作合适的木棒和尖木棍?木棒制作相对简单,包括三道工艺,一是获取木质原料,二是去除原料上的树杈、小细枝、小刺等;三是刮削掉树枝上的凸起部分和粗糙的树皮。尖木棍制作比木棒制作多一道工艺,前面三步工艺与制作木棒相同,第四道工艺便是尖头部分制作。该工艺是猿人制作尖木棍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完成预示着猿人的制作木质工具工艺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因此,制作尖木棍应该是从制作木棒技艺中发展过来,且一定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也就说,人类最制作并使用木棒和尖木棍并不是同时发生,制作和使用尖木棍应远晚于木棒的制作和使用。无论是制作木棒还是尖木棍,猿人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树枝、树干等木质原料,也许是捡来的枯树枝,也许徒手折断、拧断或掰断的新树枝,也许是借用砍砸器砍断的新树干。
砍砸器是否真能砍断一根稍大的树枝或树干?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朗兰茨曾亲身做过试验,试图用石器(砍砸器或原手斧)来砍稍大的树干或树枝,连续砍伐几个小时,即使手臂、手腕变得非常疲惫,甚至手上的肌肉和关节有些受伤也没能砍断一根稍粗的树干。
该试验表明,猿人在获取木质原料时,不太可能用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砍伐树木来获得,更应该是捡来的枯树枝或徒手弄断的新树枝,还有一种可能是用火烧断的树干或树枝。有了木质原料后,接下来就是去除树枝上的树杈、小枝或树刺,使木棒便于手的抓握。
因这时树枝上的树杈、树刺一般不大,这道工艺可以徒手或借助砍砸器来完成。第三道工艺,则可借助有刃部的石片、刮削器来等工具,较为方便刮削掉树枝上的凸起部分和粗糙的树皮。
这道工艺虽然简单,但刮削的部位多,刮削量大,石片和刮削器也容易损耗,所以需要更多的带刃边的石片和刮削器,这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片和刮削器占比大的原因。
以上三道工艺就能完成木棒的制作,但尖木棍还需关键的第四道工艺。如何使木棍的一段变尖?可否用砍砸器砍木棍使之变尖?前文已论文过,砍砸器是很难砍伐木头,尤其是较硬的木头(为了让尖木棍具有较大的刺穿力),更不可能通过砍击能使木棍的一端变尖锐。通过民族学的研究观察,近代某些原始部落用火烧的方法石木棍一端变尖。
即用火来烧烤木棍的一端,然后用石器敲击木头碳化的部分,接着再用火烧木棍,然后又用石器敲击碳化部分,如此反复,最后用刮削器加以修整,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尖锐部分。
这种方法较为可靠,在旧石器早期的元谋人文化遗址、西侯度文化遗址、蓝田人文化遗址以及北京人文化遗址中都出现了用火痕迹。虽不能证明旧石器早期人类是否学会了取火,但至少说明当时的人类已认识了火,会使用“火”的工具。猿人加工木棍尖锐部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用刮削器慢慢来刮削木棍的一端,并反复持续。
这种方法制作的进度会很慢,且对刮削器的损耗比较大,是一种不经济、低效的方法。当然,还有学者认为,木棍尖锐部分是通过磨制出来的。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推测,原因有二:其一,磨制是一种高级的制作工艺;其二,磨制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才出现,并广泛应用于石器制作工艺。
总之,旧石器时代木质工具木棒制作工艺有四道,一是获取木质原料,二是去除木质原料上的树杈、树刺和小树枝,三是刮削掉树枝上的凸起部分和粗糙的树皮,四是制作尖头部分。木棒制作只有前三道工艺,尖木棍制作有四道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原料不是用砍砸器砍树得来,而是捡来的枯枝,或徒手弄断,或火攻而来的新树干;带刃石片和刮削器大量用于第三道工艺;制作尖头也不是磨制出来,而是火烧而成,这是制作尖目棍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