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抓到了!用弹弓打死西湖鸳鸯的男子,现已被找到并将严厉处置

帅气解说 2025-04-10 11:52:10

如果说杭州的西湖是一片静谧之地,那么4月7日的那根弹弓就像一颗炸弹,把原本平和的水面掀翻了。

西湖的鸳鸯,本是这5A级景区的灵魂,有人却挥着弹弓,将这种灵气和美好,一箭击碎。

保护自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4月7日下午,目击者小王和她男朋友正坐在西湖边发呆,随手把这湖光山色记录下来,这会儿,一对鸳鸯悠然游向岸边,水波荡漾,简直美得不像话,然而就在此时,一名男子站了起来,高喊一句“我要打了啊”。

然后从口袋里掏出弹弓,瞄准了其中的公鸳鸯,脖子一射,这景致几秒钟就变成了悲剧,被射中的公鸳鸯痛苦地挣扎,母鸳鸯满湖悲鸣,围着受伤的伴侣不停飞翔,它甚至试图用喙去碰触,去唤醒自己的“另一半”,直到它的尸体在水面中翻过身去,两只脚僵硬直直地指向天空。

这画面,看了心寒,罗某荣干了这事情后,不仅没有丝毫悔意,还拿起一根棍子试图将鸳鸯的尸体捞起来,最终,他没捞到尸体,跟没事人一样灰溜溜走了,无辜的鸳鸯死了,目击者愤怒了,大家都开始找这个凶手。

这事儿引来了法律和舆论的聚焦,4月9日,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处发布情况说明,明确告诉大家:作案者罗某荣,34岁,原本在西湖长桥附近游玩,随身携带弹弓,突然对鸳鸯痛下杀手,这不是意外,不是失手,这是赤裸裸的恶意,是对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冷酷猎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严重违法,最高可判五年刑期,严重者更久,即便这件事儿构不成刑事犯罪,罗某荣也无法逃脱罚款、高额赔偿,甚至行政拘留的命运无论如何,恶意伤害动物的行为必须得到严惩。

有人说,对这样的冷漠“旅行者”,不配再进任何景区,永久“拉黑”他,虽然法律未必允许,但这种呼声代表了大家对这次事件的难以容忍,有人更犀利地表示:只有铲除这种不文明游客,西湖的鸳鸯们才能真正安心。

如果你以为这样的事情只是偶然,那就太天真了,不文明行为,尤其是针对野生动物的恶行,近年来层出不穷,我们早该警醒,但总是在反思中继续让悲剧发生,2024年1月,四川有几个人用枪打猎,结果猎杀了13只鸟,其中竟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些人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刑罚,公开道歉,赔偿,而就在今年3月,厦门的盗猎分子更是毫无人性,把国家二级濒危动物活生生捆起来装袋,意图出售,被及时解救后,那些不法分子也得承担刑事责任。

像这样的事情,西湖弹弓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案例反映的,是社会对保护动植物生态的薄弱意识,从法律到监管,从人文教育到旅游管理,无一不需要检视,因为在这些悲剧中,并不只是某一只鸟、某一只鸳鸯受害,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一次次撕裂。

这次事件的背后,折射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失德,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于生态保护的态度,罗某荣自带弹弓,就不是什么偶然和玩笑,这就是赤裸裸的恶意,这场事后的反思,难道不该再问一句:我们是否认真管控过景区携带危险物品的现象?

巡逻的力度是否到位?游客教育是否做得足够?如果我们继续放任某些人的愚昧和冷漠,那不光是西湖的鸳鸯会死,会有更多的动物成为无辜的牺牲品,某些人的“得意”,终将带来生态的沉痛,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一切?

守护生态,绝不是一句简单口号,我们不仅需要更强大的法律约束,更需要景区管理者的硬核作为,直接建议如下:一是加大巡逻力度,景区里发现任何类似弹弓这样的“危险器械”,直接没收并报警处理。

二是加大科普和法律宣传,让游客清楚知道,鸳鸯这样的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谁敢动它,法律让你抬不起头,三是设立游客黑名单制度,严重不文明的行为能上社会“黑榜”,让他们不敢再以身试法。

而我们普通游客,更要从自身做起,来景区游玩不是破坏,是感受自然美好,是和动物与环境和谐相处,如果你目击类似的事件,务必第一时间站出来报警或制止,否则,沉默也是一种助力,冷漠同样是一种罪。

今天的西湖,可能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只死去的公鸳鸯,那哀鸣的母鸳鸯,和这片曾经属于它们的静谧水域,因一个人的冷酷,失去了几分灵动,愿罗某荣受到应得的惩罚,也愿这次悲剧成为一次全民的生态警醒。

因为每一只鸳鸯,每一片水域,都是大自然的恩赐,而这种恩赐,不能再被随意践踏,让我们从此铭记,再无“下一次”。

0 阅读:8

帅气解说

简介:陈俊宇